理论教育 东郊迎来新中国首家电子大学

东郊迎来新中国首家电子大学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将当时国内理工科实力最强的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电讯系、位于南京的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位于广州的华南工学院电学系调出,在滚滚流淌的沙河与府青路之间,比邻成都东郊军事工业区,圈出660亩土地,开始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信息高等学府——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人们亲切地简称之为成电。新中国的电讯梦就此起步。选址小组因此反复报请国家建委、二机部,请及早定夺。

东郊迎来新中国首家电子大学

1955年5月,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再次降落到猛追湾以东的这片田野上。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将当时国内理工科实力最强的位于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位于南京的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位于广州的华南工学院电学系调出,在滚滚流淌的沙河与府青路之间,比邻成都东郊军事工业区,圈出660亩土地,开始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信息高等学府——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人们亲切地简称之为成电。新中国的电讯梦就此起步。

正如成都东郊工业区地址的选定是反复权衡的结果一样,成电老校址的选定更是经历了反反复复的踏勘和考量。

中央只是决定将成电建在四川成都,但是具体放在哪儿,则需要进行选址。成都方面按照城市发展规划,从校舍占地面积、用电、用水、交通、排污等角度综合考虑,提出了四个校址方案供选择:

方案一:北门火车站通城内马路的东边,簸箕街的西边。

方案二:簸箕街的东边,府青公路以西,沙河以南,府河以北的区域。

方案三:青羊宫以西(送仙桥以西),成温公路以北,规划公路以南,财经学院以东。

方案四:乡农寺街后边,李家碾附近地区。该地区位于城西偏北地带的青西乡,距城约两公里。

最初选址小组认为方案二比较理想,该板块交通便利,离城又近,用水用电容易解决,东面和成都东郊工业区接近,福利设施可共同利用,缺点是府青路为火车站连接城区的货运干道,会对学院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方案成都市委无意见,北京方面也同意。因建校时间紧迫,此方案在省委未正式批复同意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总体设计。岂料一个月之后,省委意见正式回复:经审查研究,省委不同意原定的所有方案,理由是该地产粮多,指定在市郊的丘陵地带及山区重新选址。

时间已经耗费了两个半月,此时离中央定的开学的日子已不满11个月,可是却连校址都没定下来。新组成的选址小组不辞辛苦,从1955年12月至1956年1月都在忙着实地踏勘,总共查看了成都市区和郊区的龙潭寺、回龙寺、红庙子、狮子山、乡农寺,南郊的航空学校,城内的南较场、大坟包,包括丘陵和山区的16处地点。但是,经过认真比较,所有人都认为,上述地点完全不能与原来的方案二相比。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如下理由:如今已是1956年的1月,中央的命令是必须在当年9月开学。因为时间紧迫,未来学院的教学主楼设计图纸已定(套用的是苏联莫洛托夫动力学院教学主楼),房屋面积大(26.5万平方米),正面长223米,而作为丘陵地带的狮子山、大坟包等地,没有足以放置该大楼的平坦地形。如要削平山包进行施工,则施工土方量大,工期长,绝对赶不上开学的时间。其他地区或是地形狭小,难以拓展,或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选址小组因此反复报请国家建委、二机部,请及早定夺。1956年1月12日,有二机部10局副局长王士光,有相关的苏联专家,有省、市委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的关于选址的专门会议,最后确定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校址。

1955年11月,时任政务院(即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第7局局长的吴立人被任命为成电的建校筹委会主任。国家明确要求,成电必须在1956年秋季按时招收新生开学。新学院将建立在一片田野上,完全是白手起家,筹备新学院的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但距离成电开学的时间已不足一年。最麻烦之处在于,相关的师生、设备、图书、物资分散在上海、南京、广州,必须将这些人员和物资安全地迁往几千里之外的成都,组建成新的学院。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但是,这些都难不倒老八路吴立人。

吴立人慨然走马上任。他先带队到交大、南工、华工三个学院深入调研,摸清了家底和相关教师、学生的思想状况,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鼓动和宣传。1956年6月,学校筹委会从北京迁到成都办公。在此之前,身为三校相关领导的筹委会委员分散在三地,他只得孤身一人,经常往返奔波于京、沪、宁、穗之间。在与三个学院教师的不断交流中,吴立人逐渐形成了筹建成电的具体思路,他认为多重用懂教学的人参加建院,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少走弯路,又可以增加教师对新院的热爱。他搭建的筹备组的工作班子全都是懂教学的教师。无论是负责跟外交部沟通联系聘请苏联专家的,负责三校搬迁以及新院主楼建设、校舍配套等总务工作的,负责新院招生工作的,负责筹备新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工作的,负责在上海采购新院仪器设备工作的,负责筹建新院图书馆、购置图书的,还是负责新院主楼实验室电气线路的设计安装工作的,负责重庆转运站工作的,吴立人全都委托相关的教师负责到底。在吴立人人格魅力的感召下,这些负责教师宁愿放下自己的专业,任劳任怨,通力合作,使各项筹备工作都紧张有序地推进。

为了保证按时开学,学校的校舍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教学主楼是成电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一幢苏联风格的大楼,楼体长223米、宽75米,实际建筑面积(地上部分)26323平方米。在当时,这主楼是亚洲单体建筑跨度最长的大楼,是成都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这幢大楼最初只是以红砖为本色的、外表稍嫌粗糙的楼房,整幢楼没有用钢筋,全是用砖块砌成的。它原本拟建七层,因担心成都地下水位高、地基不牢,最后只建了五层。

吴立人 电子科大档案馆供图(www.daowen.com)

主楼的设计是非常讲究的,门廊设计了八个气派高大的拱门,不仅设计了地下室,而且还设计了防空洞。楼层内部有电焊球形灯、吊灯、广播信号设备、实验室电气设备、避雷网设备、消火栓、暖气管道等,可容纳90人、120人、150人、210人的所有大教室都必须做成斜坡,而且都要求装玻璃材质的活动黑板,等等。

眼看秋季开学时间迫近,1956年4月11日主楼正式开工。前几个月的施工既紧张忙碌,又井然有序,一切都按照建设进度计划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工程愈往前推进,原材料供应就愈紧张。别的不说,每天光是红砖就需要五万多块,最要命的是,这些红砖成都附近不能生产,必须得从内江等地的红砖厂运来。不仅每天的红砖需要量无法保证供应,就是交通运输也成了大问题。关键时刻,成都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取得了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的支持,当机立断,决定将成都及温江地区附近县城的古城墙拆除一部分,以厚重的城墙老砖暂时取代红砖。通知下达后的第四天,各地的城墙老砖陆续运到,为主楼工地解了燃眉之急。就是这些取自成都市和附近县城古城墙的不同朝代的古董老砖,叠砌成了教学主楼的底层,为成电教学主楼奠基的这些古董老砖无形中增添了新中国第一所电子大学的厚重。

1956年5月,上海的交通大学在隆重庆祝六十年校庆之后,包了一艘名叫“嘉兴号”的轮船,船上载着交通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的教师及其家属、电讯系二、三、四年级正在求学的学生、仪器设备、图书,轮船乘风破浪,沿着长江溯流而上。轮船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武汉、宜昌,直抵水路目的地重庆朝天门码头。在重庆下船以后,接到成都这边的通知说,成都的房子还没盖好,你们别来。没办法,他们只好在一所中学住下,把桌子拼起来当床铺,住了一个多星期。之后,船上所有人员和物资换火车,终于在鞍马劳顿半个月之后顺利到达成都东郊。到成都以后,房子还是没有盖好,就只好借住784厂的宿舍。

1956年9月初,教学主楼轮廓初现,其雄伟壮观的面貌令人惊叹。9月15日,主楼两翼楼房基本完工,一、二层还实现了临时供电照明。但是,因为缺少材料和零件,门窗玻璃只装了一部分,卫生间还不能使用,楼梯也还没有装扶手。不仅如此,主楼中部的正厅、大楼梯间、门厅、科学会议厅还在继续施工。此时的教学主楼的景观不可谓不特殊,令人永世难忘:主楼两翼还矗立着鸟笼般的脚手架,主楼背后的大片水稻田刚刚收割过,一个个金黄色的稻草垛排列在宁静的田野中,犹如即将接受检阅的方阵。

临近开学的那几天秋雨绵绵,脚下的黄泥非常滑腻,一片泥泞。新入学的新生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州,他们或乘船或乘车,甚至还有家境贫困的新生步行几百里路赶来的,学生们就像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沙河畔的成电。此时的成电分明就是个大工地,脚下随时踩的是沙土泥泞,耳朵里随时听到的是发电机搅拌机的噪声。因为到处泥泞,在积水多的地方,甚至用迁坟的棺材板搭便桥,弄得胆小的女生都不敢过。此时的办学条件确实很艰苦,学生食堂是一个大草棚。厕所也是川西平原司空见惯的大草棚覆盖的大粪坑,大粪坑上用树条子和木板隔成蹲位。

9月17日这天,成电如期正式开学。这是一个下着小雨的早晨,3000名师生踏着泥泞,冒着雨走进教学主楼,学生们在教室里的混凝土地面上席地而坐,一人拿一块木板当课桌,上了第一堂课。这一堂课的意义特殊,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专业大学的第一堂课,这里寄托着新中国的电讯梦。

从稻田望主楼西 1956年 陈艾摄

成电从1955年5月开始谋划,1955年11月任命吴立人为建校筹委会主任(后改任院长),1956年1月在成都沙河边选定校址,1956年4月11日主楼破土动工,1956年9月17日正式开学行课。这一连串的时间节点让人惊叹,“成电速度”真是一大奇迹。正是有了吴立人等一批老成电人的呕心沥血的奋斗,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新中国的第一所电子大学才可能顺利诞生。

1960年,成电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六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4万余名全日制研究生和11万多名全日制本专科生,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六十多年来,成电承担了数以万计的科研项目,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民族电子工业摇篮”[4]

成电开学第一天 1956年 陈艾摄

成电与成都东郊这个国防工业区近在咫尺,东郊的各家大厂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成电为东郊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还与工厂联手搞科技项目的研究,学校的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工厂用于生产。成电不仅为各个厂办大学提供了师资力量,而且还把工厂里有成就的科研人员请到学校去上课。可以这么说,成都东郊各家国防大厂的光荣与梦想与成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如今,可以告慰吴立人老院长的是,成电已经跻身亚洲一流大学。成电成了中国电子院校的排头兵,当代最具专业优势的重点大学。5000多亩土地,24个学院,3万多名学生,2000多名教师,11名两院院士,近百位国家级专家。正如校史剧《又见青春》所说: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成电可以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一个人人可以出彩的平台和机会,他们可以成为精英和栋梁,也可以成为像刘盛纲等院士一样,用毕生的奋斗,成就一段最有价值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