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郊这个工业文明的处女地,经过“一五”建设的辛勤耕耘,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其电子工业基地的地位日益凸显。以电子工业项目为核心,以机械、机电、航空等各个领域的工业企业为辅的东郊工业区,带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发展壮大,从此在祖国的大西南巍然屹立。
1958年,成都东郊有几个重点电子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者上马。
1958年3月,春光明媚,桃红李白。历经四年多的艰苦奋战,715厂(西南无线电器材厂,后更名为宏明无线电器材总厂、82信箱)终于正式建成投产。建厂过程中的人才培训,715厂做了很大努力。省市调来的许多地方干部,被送到各个兄弟厂去实习,还派了三批人员去苏联学习:第一批有10人,是夏明文厂长等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第二批有十多人,主要是技术骨干;第三批有20人,主要是车间的工长。工厂先后从苏联引进加工机械、仪器、仪表等设备共509项、3600多台(套),还引进了苏联的技术资料和电子元件样品,建成了集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等阻容元件8大类36个代表型号,年产量3700万支的生产线。以尼·达·高尔波夫为组长的40多位苏联专家来到工厂,从基建、安装设备、试生产到正式开工投产,一直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建厂初期的715厂,职工人数最多时有6000人。工厂是以研发、生产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电子企业,也是我国第一批新兴电子工业骨干企业。
1958年6月18日,719厂(成都无线电厂,后更名为新兴仪器厂、69信箱)与715厂同一天,在715厂的坝子里联合举行开工投产典礼,当时国务院机械工业部派了人,四机部派了人,苏联也派了一个代表团来,当时四川最高军衔的贺炳炎上将也来了。
工厂于1954年4月开始筹建,1956年6月建成投产。工厂聘请以戈尔什果为组长的32名苏联专家到厂指导工作,从苏联引进908台(套)机械加工设备和仪器,并且还派出57名管理技术干部赴苏联对口企业进行培训和实习。该厂是生产复杂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专业厂,为飞机配套的导航通信系列产品,就是他们的主要生产方向。投产典礼这天,当时的四川省省长李大章,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寅等,前来参加典礼。刘寅题词:“祝贺同志们已经取得的成就,预祝同志们在尖端技术上取得更大成功。”当笑逐颜开的李大章拿起剪刀一剪,一条红绸带翩然飘落时,雷鸣般的掌声和锣鼓声响成一片。这次开工典礼,苏联方面专门派了一个7人代表团前来祝贺,团长正是苏联部长会议无线电电子技术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符拉基米尔斯基·谢尔盖·米哈依洛维奇。
1958年12月,784厂(锦江电机厂、107信箱)正式投产。工厂从苏联引进机械加工设备和各种仪器1000余台,以及各个型号的雷达样机和全套技术资料,又从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瑞士购进机器设备13台,总计花费外汇415万美元。工厂聘请格·阿·索特尼科夫等8名苏联专家到工厂工作。苏联为项目提供了主体工程设计图纸,以及研制测高雷达和地对空导弹配套产品的全套技术图纸资料,并先后派遣四批专家做现场技术指导。工厂三次选派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58人赴苏联考察学习,并在国内老厂培训各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1504人。
与此同时,有四个电子部下属的大型军工企业落户东郊。
1958年,圣灯寺马漕沟又诞生了一颗电子企业的新星773厂(当时暂名马槽沟一号,后更名为红光电子管厂、106信箱),它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综合性电子束器件基地。773厂沿用原788厂的领导班子和厂址,从四川德阳迁到了这里,于1958年开始工厂的基建。
1958年,776厂(国光电子管厂、6信箱)在圣灯寺以西的沙河边开工剪彩。该厂是为雷达、尖端武器等配套生产电子产品的。它原本选址在德阳,本拟与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等一大片重型工业区连成一片,有关方面后来意识到它的特殊性,即在成都东郊进行重新选址。圣灯寺附近的建设路一号,原是部属293、294技工学校的校园,是专为东郊各厂培养技术工人的,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有2000多人,这时,部里决定利用两所学校的校址和技术力量,将其改造成776厂。一颗电子企业的新星,即将升起。
红光电子管厂大门 成华区政协供图(www.daowen.com)
1958年6月,906厂(成都电机厂、68信箱)在东郊破土动工,这是“一五”期间确定兴建的工厂,是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的追加项目之一,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微特电机制造厂,是电子部唯一的为军事电子装备配套的特种微电机工厂。苏联援建的专家肖霍夫、高洛沃夫等9人来到工厂,帮助设计,指导了包括安装、调试、试生产等过程。工厂还专门选派有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去苏联进行学习和考察。1959年,工厂即开始试制生产DK-1A直流伺服电机、DRK-627交流伺服电机和S-369B直流发电机,为飞机罗盘伺服系统等配套。
1958年7月1日,766厂(成都通用无线电测量仪器厂,后更名为前锋无线电仪器厂、40信箱)在东郊府青路2号动工修建,在以后的年代里,厂门口修建了堪称成都第一座现代立交桥。766厂的办公大楼刚好在桥头屹立,从一号桥(红星桥)进入东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前锋厂,前锋人自诩该厂为“东郊的桥头堡”。该厂是我国首个自行设计建设的通用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生产厂,是全国机电行业大型骨干企业,机电部第四区域电子计量站就建在该厂。
参与该厂筹建的职工全是由部里出面,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特别是重庆716和天津712这两个老厂调来的人多。那个年代,各地都在大上快上,建材奇缺,但东郊的土地上独独不缺黄泥,而这恰恰是烧砖烧瓦的最佳原料。不知最早是谁的创意,反正前锋人为了及时建厂,集体实践了一个最原始的笨办法——自己挖土烧砖。说干就干。他们在其实还是田野的既定厂区选了一片地势突兀的黄泥坡地,建起一座老式的砖窑,开始取土、和泥、制坯、晾坯,再点火烧窑。恰遇这年成都的冬天奇冷,天寒地冻,下起了难得一见的大雪,把成天加班加点制造砖瓦的前锋人冻得满手长冻疮。食堂是用稻草、木料、竹子、黄泥临时搭成的,用餐时只能蹲在地上,吃的也不过是开水泡饭之类,偶尔有咸菜下干锅盔就像加餐。砖瓦有了,胆子就壮了,他们仅用7天,就建好了1号厂房的主体工程。这是前锋的开拓者们值得自豪的第一座像模像样的建筑,它一直陪伴了前锋人很久。
建设路排队等候买“参考消息” 刘开诚摄
还有一个厂,地处成都九眼桥附近,距离沙河两岸的成都东郊稍远,但它仍是部属重点企业之一,是成都这个电子工业基地的组成部分,这个厂的名字叫708厂(南光机器厂、109信箱)。
南光厂于1877年创建时称南光公司,至2005年的128年间,名称变更了15次。19世纪80年代,更名为有四川近代工业开端之誉的四川机器总局,造出了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后膛枪,为云南、广西、川藏等边防省区提供过21.9万支洋枪。成都之有电灯,始于四川机器总局1904年安装的第一台发电机。20世纪40年代,以厂长钟林为首的中共地下党组织,秘密研制成功达到美式先进水平的火箭弹,又秘密将火箭弹全部资料带到华北解放区,并于1949年9月在北京近郊试演火箭炮发射成功,被苏联专家誉为“中国的喀秋莎”。
“一五”期间,名叫川西机械厂的南光被改造为电子部直属的708厂,1956年转产无线电专用设备。1965年以后,“南光”成了国内真空设备领域极具影响的著名品牌。
在三线建设期间,成都东郊这个电子工业的基地已经崭露头角,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此时,又有两个重量级的大型电子企业移师东郊组建,让东郊如虎添翼。这两个厂,一个是来自北京的电子管钨钼丝分厂,搬迁到成都东郊组建的745厂(成都东方电子材料总厂,后更名西南专用材料厂、现称成都虹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53信箱),是全国最大的军用钨钼丝生产基地;另一个是来自南京的970厂(亚光电工厂、7信箱),是中国第一批研制生产微波半导体器件及电路的骨干企业。
到了1965年,成都东郊这片热土上已经布局了十大电子企业,成都东郊的实力以及对国防和航天工业的贡献让外界刮目相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