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建设路片区的街道名称既不古香古色、包含迷人的历史典故,也不时髦亮丽,甚至可以这么说,建设路片区的街道名称是非常单调的。“中央大道”自然是建设路,它的历史最为“悠久”,也不过才六十多年。当年,建设路(1965年以前叫猛圣路)两边,排列着号称十街坊的七个街坊,除了沙河以东的建设路1号、2号相继变成厂房,除了邮政局,银行,贸易公司开的书店、商店、餐馆,就是广阔的田野、坟冢、农家的林盘院落。从1956年到改革开放以前,二十多年间基本上一直都是如此。
成都东郊的剧变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此时,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都东郊工业集群凭借自身厚重的实力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新厂房和新住宅楼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国营的、地方的、大集体的等不同所有制下属的建筑,陆陆续续将沙河两岸的耕地填满,最终形成了成都东郊工业区纵横16.4平方公里、有着数十万人口的规模。从当年的一张航拍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西北方向蜿蜒流来的沙河是整个工业区的分界线,府河以东至沙河以西是远近闻名的成都东郊生活区,层层叠叠的灰色或土红色的苏式楼房和新修的灰色单元宿舍楼新旧混杂,挨挨挤挤。其中最亮丽、最惹眼的建筑在107信箱宿舍一区的背后,那是电子科大巍峨壮丽的教学主楼。沙河以东,是成都东郊工业区的生产厂区,有一条市区的主干道(二环路)纵贯南北,不管是电子部、航天部、航空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石油部、国家科委所属的国防工厂、科研单位,还是省属、市属、区属的企业,所有的厂房、车间、库房、办公大楼、烟囱等都井然有序地摆在二环路的东西两边。各种工业符号的建筑物连绵不断,还有郁郁葱葱的行道树、厂区里的绿化树,从南到北不断地铺展,与金黄的油菜花海和翡翠般的麦田相连,那种宏伟壮丽的气势让人血脉贲张。
东郊航拍 1980年代初期 成华区政协供图
之后,原先建筑物之间的人行便道逐步扩展成了街道。街道形成了,迫切需要有个名称。当初为新街道取名字的人,怎么都绕不开“建设”二字。比如:在成电(今电子科大沙河校区)南苑,与之比邻的是6号信箱国光第一宿舍区九街坊。过去,九街坊与南苑之间有一条起自一环路东一段不通车的步行小巷,如今这条小巷已经扩展成了街道,取名建设中路。与这条街相连的是建设巷的北巷口,这里是国光的第二宿舍区十街坊,十街坊的围墙与107信箱八街坊的围墙之间,有一条三四米宽的小巷,这条小巷一直通到沙河边。当年,69信箱的工人们喜欢抄这条近道去二环路边上的工厂上班。令人费解的是,左边是建设中路,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这条路却变成了巷,叫建设支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107信箱第一宿舍区八街坊与沙河电影院旁边的新华书店之间,有一条可以通行一辆卡车的小巷,名叫建设巷。如今,建设巷早已不是一条小巷子,而是一条商铺林立的繁华大街。建设巷大街两边的商铺各有特色,店招和门面一家比一家惹眼。华灯初上是建设巷最辉煌、最喧嚣的时候。霓虹灯闪闪烁烁,人流熙熙攘攘,亮着车灯的轿车来来往往。食品店前,排着一列列的长队,空气中食物的香味四溢,混合着吃货的喧哗和欢笑。这是一条吃货的繁华大街,但是它的名称依然叫建设巷。
在建设中路和建设支巷以北,隔着早先的成电南苑(今太阳公元、甲壳特区),这里有一条街正好处在电子科大沙河校区的南大门口,这条起自一环路东一段的街名叫建设北路二段。从一环路东一段路口一直往西,与府河红星桥(原一号桥)连接,这条街名叫建设北路一段。这条路穿越沙河上的踏水桥,穿越二环路东二段,一直往东,早先名叫厂北路,现在定名建设北路三段。(www.daowen.com)
在建设路南边,与建设路平行的第一条街名叫培华路。培华路起自一环路东二段,建设南新路以西叫培华西路,以东叫培华东路。培华西路的位置在建设路南侧二街坊(82信箱第二宿舍区)和四街坊(107信箱宿舍区南苑)的背后,这是一条美丽整洁的小街,是成华人引以为荣的校园文化一条街。此街长不过五百米,却分布着三座校园,街北是培华小学(前82信箱子弟校)和锦电幼儿园(107信箱锦江电机厂幼儿园)比邻,街南是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部(原名三十中)。这条小街,所有临街的宿舍楼都重新进行了统一的外墙装饰,贴上了棕红色与白色相间的外墙砖;暴露在街面上的空调外机全部罩上了雪白的罩子。三所学校呈现在街面上的建筑和围墙都是富于个性化的色彩和装饰,比如:培华小学是凝重雅致、昭示校园文化的别致围墙,石室初中学校是以汉阙造型的古朴的校门,锦电幼儿园是童心勃勃、色彩艳丽的园门。街两边的行道树是枝干婀娜、四季常青的女贞树。这一切,不仅让这条小街显得整洁美丽,而且还使它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培华西路是校园文化一条街 常德摄
在建设路南边,与建设路平行的第二条街分成三段,一环路东二段至建设南新路名叫建设南一路,建设南新路至沙河大桥名叫建设南二路,沙河大桥至二环路东二段名叫建设南三路。二环路东二段以东叫建设南路。穿过SM广场(原82信箱工厂区的围墙外)路口,就进入了建设南路,可以一直走到东郊记忆(原红光电子管厂)的大门口。这条路当年连接的工厂,有红光电子管厂、宏明无线电器材总厂、光明器材厂,以及一个市属国营企业耐火材料厂。以前,建设南路每天有几万人上下班。
与建设路垂直,与一环路东一段平行,起自高地(原红光电子管厂宿舍一区),终至新华公园后门的这条街,名叫建设南新路。在沙河边与此路平行,起自建设桥头的红叶处,终至建设南二路的这条街,名叫建设南街。在这条街上,是建设路街道办事处以及培华社区办公楼所在地,也是大名鼎鼎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原工人医院)所在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