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重点、聚力攻坚,全面完成2018年各项工作目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中办回访调研报告重点任务,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注销、扣除、补偿等方式全面退出矿业权,力争完成10座水电站关停退出阶段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的年度整改任务。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重点、聚力攻坚,全面完成2018年各项工作目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精准扶贫措施,夯实全面小康基础。认真落实《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确保6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10个片区县、3个插花县申请摘帽。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9万人。严格落实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金补助政策,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建立搬迁项目跟踪督查通报机制,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严守“四条”政策红线。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贫困村内巷道硬化、入户道路硬化和农户庭院硬化“三化”工程进度,集中解决道路难行、院落破旧、垃圾堆放、人畜混住、生活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解决33.9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加大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支持力度。启动实施农村C级危房改造。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加快实施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用好500亿元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大力发展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和乡村旅游扶贫,优先支持具备条件的贫困县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集中扶持150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以产业扶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抓好生态、教育医疗和社保兜底扶贫。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聘用生态护林员项目。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着力解决深度贫困乡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对贫困乡村教师在职称评聘、津贴补助、教师周转房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完善深度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加快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保险再报销、医疗救助四个报销渠道,加快大病集中救治覆盖所有深度贫困地区。提高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标准,着力推进培训、鉴定、输转一体化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力量推进脱贫攻坚。继续实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大建设项目、惠民实事项目优先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政策,完善扩大定点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探索创新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合作办学等新模式,切实增强帮扶成效。

(二)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落实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中办回访调研报告重点任务,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注销、扣除、补偿等方式全面退出矿业权,力争完成10座水电站关停退出阶段性任务。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快林地草场确权工作,着力解决好林草“一地两证”问题,稳步推进核心区和缓冲区生态移民搬迁,减畜6.18万羊单位。积极推进黑河、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严格执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强化项目审批监管。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深入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甘南、定西、兰州酒泉4市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实施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玛曲沙化退化草原综合治理等重大规划,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营造林360万亩以上。扎实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规划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的年度整改任务。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有序开展农村集中或分散污水治理系统,抓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减排工程,加强工业、城镇生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环保约束性指标。抓好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有序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循环经济和大宗产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三大基地建设行动。认真执行国家能耗“双控”制度,严格落实年度能耗强度和总量目标考核责任,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扎实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基础工作。加快敦煌市可再生能源利用城市建设,推进国家级低碳城市试点和国家级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三)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进一步落实“三重”“三一”工作方案。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加大政策措施研究储备。精准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战略、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破解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难点卡点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深入落实“十大扩消费行动方案”,推动互联网养老、医疗、家政、快递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旅游休闲、教育文化体育健身等新兴消费热点,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促进传统消费提质升级。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投资的精准性、有效性,实现项目建设收益的最大化、持续性。省市联动加大重大项目的论证谋划和争取,及时调整、补充、完善项目库,切实落实重点投资项目、重大前期项目、重大建设项目“三个项目清单”。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做实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展引会,争取新引进一批世界、全国500强企业。发挥PPP引导资金作用,鼓励大型央企、民间资本、外商投资参与PPP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加快推进张掖武威全国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试点工作。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落实领导包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重大项目建设调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和按计划推进。加快推进银川至西安客专、中卫至兰州客专等铁路,渭源至武都、平凉至天水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年内兰州城市轨道1号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营、兰州南绕城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公里以上。积极争取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西宁至合作至成都、酒泉至额济纳等铁路,武都至九寨沟、彭阳至平凉至大桥村、张掖至扁都口、敦煌至当金山口、王格尔塘至夏河等高速公路,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天水军民合用机场、武威机场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柳沟至敦煌、平凉至庆阳、天水至陇南铁路,庄浪至天水、灵台至华亭、景泰至礼县等高速公路及平凉、临夏支线机场前期工作。继续抓好引洮供水二期、天水城区引洮供水以及常乐电厂、兰州二热异地搬迁改造、首航节能光热发电示范等在建项目,加快白龙江引水、引哈济党、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马莲河水利枢纽、昌马和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快实施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现代畜牧业产业链、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民乐20万平方米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临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推进兰州航天高新产业基地真空装备产业、中车兰州整体搬迁、兰州生物研究所新建Ⅲ价轮状病毒疫苗车间等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实施好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二期、职教园区自建院校新校区、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平校区二期、七里河体育场、简牍博物馆、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兰州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等社会事业项目。认真落实省政府与万达集团、中核集团、首创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万达集团文化旅游,中核集团装备制造,首创集团庆阳海绵城市和兰州、定西水污染治理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开展地方债务大清查,严控债务增量,逐步化解债务存量,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加强重点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排查防控,完善并落实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以绿色发展崛起为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坚持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的总方向和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全面落实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建设中部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区、河西走廊和陇东南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谋划储备全省绿色生态产业项目包,推动实施一批生态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足的生态产业新项目,积极培育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循环农业、中医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推动全省绿色发展崛起。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全面清理退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内煤矿,全年关闭退出煤矿22处、产能471万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确定退出产能1000万吨的目标。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力争今明两年新增产能1890万吨。严控煤电新增产能,依法依规淘汰关闭不符合要求的煤电机组。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实行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动态调整,加大电价降成本工作力度。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认真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制定出台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行动计划,谋划实施重大标志性改造提升项目。扎实开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行动,支持中石油兰州石化国Ⅵ车用汽油质量升级,实施长庆油田和玉门油田增产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电工电器数控机床、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推进风光水火核储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建设肃州、玉门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推进河西等地新能源就近消纳示范区建设。着力培育大健康产业、中核产业园、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戈壁农业等新发展动能,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启动中科院武威钍基熔盐堆项目建设,打造一批骨干企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旅游强省建设,重点建设20个大景区、4条精品线路和5大区域旅游目的地,抓好张掖丹霞、黄河三峡、官鹅沟5A级景区创建工作,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64座。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服务业标准化发展专项行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五)抓实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挖改革创新红利,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完成全省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彻底打破“信息孤岛”,尽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一网办理。对全省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再规范,切实防范权力复归和边减边增。加强公共交易资源平台、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监管信息对接共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力争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照(码)走天下”。持续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制定出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具体规定。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不断加大反垄断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查处和纠正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积极破解用地、用能、融资及人才支撑等要素瓶颈,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市场活力。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推动省属企业与央企战略合作,对具备条件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巩固省直部门管理企业脱钩成果,加快推进脱钩企业整合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组建陇药、电子电气、工程咨询、旅游投资等10个大型企业集团。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建立权责清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加快推进省属企业其他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坚持电价市场化改革方向,扩大直购电交易规模,确保达到320亿千瓦时。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争取在陇东地区开展社会资本与央企合作油气探采工作。择机出台新版《甘肃省定价目录》,完善绿色发展价格政策。稳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省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科院近物所兰州新区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示范园、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兰州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省级双创示范园区作用,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电子商务、网络支付、共享单车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国防工业、科技协同、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社会化等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支持兰州、天水、白银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强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双向转移转化和项目对接,加快中航510所真空装备产业园等工程建设,巩固提升我省国防工业的基础地位。(www.daowen.com)

(六)积极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拓展发展空间。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是甘肃发展最大机遇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通道优势,着力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抓好四个制高点。依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平台,拓展文化交流合作领域,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抢占文化制高点。充分发挥我省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优势,构建“一中心四枢纽五节点”现代物流产业布局,推动高铁经济带、兰州空港临空经济发展,推进“铁公机、江海息”一体化发展,抢占通道制高点。启动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建设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抢占科技制高点。以建设丝绸之路信息港、紫金云大数据中心为重点,打造以兰州为中心辐射中西亚的核心信息枢纽和信息产业基地,实现“共建丝路信息港、共享陆海大数据”,抢占信息制高点。加快中新南向通道建设。落实好渝桂黔陇四方合作共建中新南向通道框架协议,开展通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公路铁路物流功能配套建设,打造省级综合物流运营平台,实现南向通道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加快兰州、武威、天水国际陆港和兰州、敦煌、嘉峪关国际空港建设,积极探索临海“飞地经济”新模式。进一步强化与沿线省区的物流网络协作,完善开放口岸功能,积极争取获批粮食及整车进口口岸。深化国际产能合作。落实“一省一国”对接机制,加快牙买加甘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产业园、金川公司印尼红土镍矿等境外项目建设。做好国外贷款项目谋划争取工作,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商务代表处、营销网点及特色商品展销馆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布局,扩大对外经贸合作。积极开展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与认证的国际互认合作,提高食品农产品贸易水平。

(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实施1000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组织实施“组组通”道路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贫困地区3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实施通硬化路工程。开展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试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稳步开展农村改革试验区、土地入股改革试点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试点。积极创建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强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打造更多“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戈壁农业、田园综合体、集约养殖等农业新业态,争取新建戈壁生态农业6万亩。制定出台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三年实施方案,加快建设以兰州为中心、河西为主轴、陇东南为支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县乡农贸市场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推进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区港联动”一体化融合发展,促进兰州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建工业合作园、科技合作园、创新产业园。建成35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力争我省66个开发区审核纳入新版国家开发区目录,推动一批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实施兰州-西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协调推进金昌、敦煌、高台、陇西、会宁、麦积、华池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深入实施藏区“十三五”建设项目方案,落实国家支持临夏州等加快发展的政策,全面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八)加大补短兜底力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保障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促进就业增收。认真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做好分流职工、失业人员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康县、高台等17个县国家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输转富余劳动力500万人以上。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城市疑难病诊疗中心和儿童、妇幼等专科医学中心建设,强化县级医院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整合工作,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强化供水供气供暖等民生领域价格专项检查。启动实施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全年完成改造任务23.22万套。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实施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建设、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着力解决中小学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办好第十四届省运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强食品药品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省人大的监督评议,虚心听取省政协的意见建议,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