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好语文的奇招:提升语感和阅读能力,拓展国学视野

学好语文的奇招:提升语感和阅读能力,拓展国学视野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扫码收听采访音频柳雁阳在报告会上人和人之间语文水平的差异,小学就可以看出来。主要是输出作文和其他大语文的系列教材。到了小学一二年纪的时候,有语感、综合阅读能力很好的学生,有作文能力、表达能力很强的学生,也有看到作文就头疼、看到书就不想看的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可能没那么快。语文分数的提高分两部分。国学里面好一点的东西是,它的道理是有故事的。我认为靠谱的语文老师、靠谱的语文机构,都比较少。

扫码收听采访音频

柳雁阳在报告会上

人和人之间语文水平的差异,小学就可以看出来。

——柳雁阳

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

让语文课回到读书

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孩子为什么不读书

读不进书怎么办

本期嘉宾柳雁阳老师

将专题聊聊学习语文那些事儿

本期嘉宾:柳雁阳

湖北母语时代文教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曾任广水市文联科员、《真情》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华传奇》杂志社执行社长、湖北“民风”杂志社有限公司(长江传媒旗下子公司)总经理

现任湖北母语时代文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编辑兼任《读者·读点经典》杂志执行主编、《向导》(作文素材)杂志执行主编、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创新创业分会秘书长、洪山区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十六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化文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研发策划、出版发行工作

柳雁阳(中)访谈中(www.daowen.com)

我们是一个做语文教育的研发机构。主要是输出作文和其他大语文的系列教材。母语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比如做数学你要先理解题目。语文水平的差异跟小时候的习惯有关系,有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即使还不识字,爱听故事也是一种学习。到了小学一二年纪的时候,有语感、综合阅读能力很好的学生,有作文能力、表达能力很强的学生,也有看到作文就头疼、看到书就不想看的学生。我觉得好的习惯应该从小时候开始培养。

生活中,有些人平时交流没有问题,可一遇到演讲就感到有障碍,这还是因为读得少、练得少了。读书要大声地读出来,我们的顾问、北大中文系的陈晓明教授也是这么建议的。上阅读课的时候,要让孩子大声地去朗诵经典,慢慢培养语感,这是其中比较有用的一种方法。

语文能力的提升可能没那么快。这与人们的观念也有关系。相当于理科英语高考中语文好像不拉分。好的能考到130多分,差一点的七八十分,不像其他学科,差距拉得那么大。之前我也听到很多人讲,比如高考复读,第一年语文考100分,第二年还是考100分,不会考110分。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他没把时间花在这上面;第二、考试有时是变化的,正好考的是你不擅长的东西。

语文分数的提高分两部分。首先,孩子年龄小,上小学,我们假设他不爱阅读,也很反感作文,要写500字可能抓破头都想不出来怎么写。我觉得第一步要先让他喜欢读书。哪怕读的书不是那么有营养。比如儿童文学,让他被里面的情节吸引住。文字的比漫画的要好,因为漫画是视觉故事,建议尽量看名著;看不进名著的,找名著里面好看的;还看不进的,就看看儿童作家的作品。还有一些孩子喜欢科学知识,可以多看一点文笔稍微好点儿的科学科普书籍。当然,这是不得已的情况。对自己的孩子,你还是尽量还让他多看有营养的书。虽然他会抗拒,你还是要为他挑选,为他把关。

喜欢看书以后,再让他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现在很多机构开了阅读课。我调研了一下,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考试的阅读理解。我强烈不建议从小学阶段参加这种培训。第二种是指导孩子读名著。名著的考试其实是有点无厘头的,考的是你读过还是没读过。比如《水浒传》一百零八将里面某一个人的名字。如果是看得不仔细,或者时间长了不记得——我也不记得——我觉得这是比较次要的东西。

另外,有一种“速读”培训。就是用很快的速度去阅读书籍。我觉得刻意地去追求阅读效率,比如看武侠小说看个大致的情景,我觉得用处不大。对学生来说,可能它的负面效应家长低估了,那就是让他很浮躁。比如有很多孩子,一看什么东西就说我知道啦、看过啦。我的建议是阅读要让他确实能理解。

还有国学机构教孩子读《三字经》《弟子规》一些国学的东西,其实孩子是不理解的。第一是字面上的东西他不一定理解,有的理解了字面之后他也不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这些都是口号式的东西。国学里面好一点的东西是,它的道理是有故事的。我觉得即使孩子很小,也要跟他讲内容。要找到让他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讲。

我前面说了要多读。多读是找到语言的节奏。但是只读不想肯定是不行的,“学而不思则罔”。书读多了,自然就会积累写作方法。哪怕想不起来细节,只要记得大致结构就可以应用。

还有一些机构是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教一些作文的模板、套路,没有抓住语文的本质,忽悠家长的成分会比较多。我举个例子。作文写不长,他的解决思路是用“发散式思维”,但是我觉得他发散得就没边儿了。漫无边际可以把一个开头写到几万字,你看了内容之后就会觉得:他要表达什么主题?不知道。他就是写了一个流水账。这样的训练又是一个误区。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写不了四百字的作文,每次都觉得很困难,甚至下笔都觉得很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应该是“从头开始”。你要首先教孩子观察。他不会下笔,无从写起是因为他在生活中不观察。每个人都有生活,有的人很细心地观察了,有的人不观察。再有就是他不会把他观察到的东西写具体,包括人物的对话、动作、心理活动。一写就是:奶奶说了什么,他表达的是奶奶说的那个大致意思,我怎么说的,爸爸怎么说的,他会这样写,他不记得奶奶说的原话。奶奶说那个话的表情、骂他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他都不写。他要是会这样写具体的话,就不仅能写长还能写生动,还能表达出你想表达的东西。这些是不能去违背语文教育的规律去另辟蹊径的。

人和人之间语文水平的差异,小学就可以看出来。我认为靠谱的语文老师、靠谱的语文机构,都比较少。我也认识很优秀的老师。他的文学底蕴比较高,有自己的方法,有效果,但因为难以复制会导致一个问题:很难做大。他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没办法解决。我认识的一个老师,一年带学生可以收入一百多万,你机构能给吗?

也有人问我,说语文教育就是要多读书、多练笔,说起来大家都知道,那我的孩子是不是不用送去培训了?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很爱看书,阅读方法也很正确,写作文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我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真的不需要去参加培训。但是通过参加培训班喜欢读书了,也找到正确的方法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那是否让他继续提高?我觉得因人而异。其实我还担心这些问题回答起来太笼统。包括有些家长问我,孩子不爱看书,你能不能给他开个书单?看什么书能提高语文成绩?这种问题能躲的我一般都躲了。因为你不知道他孩子的学习状况,有的孩子是有想象力的,缺少的是表达力;有的孩子挺有思想,但是文笔很差。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

我们注意到小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会用成语。一篇500字的作文里可以用十几个成语,来显示他很有文采,词汇量很大。有些老师对此也很无语。因为他还没有明白“用词准确”比用词华丽或者用很多形容词要重要得多。很多机构在这方面就不知道该怎么教,就想了一些表面的事情。我其实带我的小孩上过有些机构的作文课。老师就可以从头到尾,把机构研制出来的范文告诉你,让你去跟着读,告诉你“妈妈生气的眉毛像什么”?像两只打架的毛毛虫。第一堂课上完了,布置的练习,名字就叫《我的妈妈》。然后所有的小孩都会写:“我的妈妈生气的眉毛像两只打架的毛毛虫。”拿回去给家长一看,家长想,我的孩子昨天还不会写,今天作文写得这么好了,很激动。他们把优秀的作文放在墙上了,但是没有几个家长关心别人的孩子写得怎么样。如果家长看到这千篇一律的作文,我觉得他们会很无语。家长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就是因为家长自己不会呀。但是家长如果细心地听了培训机构的课,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行,会把我的孩子教傻。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排斥模板。到了小升初、初二初三,针对基础太差的孩子,要求从头开始的话不现实,这个模板的方法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形式上的东西大家都会,但是思想感情差得很远。现在甚至有人研究出了“作诗机”,你输个关键词进去,他就帮你把诗作出来,但意境上会有很大差别。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看同一本书,为他挑选好的书籍,鼓励孩子写读书笔记,多问他的感想,和他交流,家庭的氛围对孩子提升语文水平很重要。当然,这对家长的要求也很高,并不容易做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