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社会性和生理性。分析这些特性,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性的概念。
1.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一个人整体心理面貌。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个性。比如,一个处事谨慎的人,在工作中,会表现出严肃认真,办事稳重;购买商品时,也会认真仔细,决不草率从事。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是通过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完整地、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的。
2.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一个人在行为中的偶然表现不能代表他的个性,只有在行为中比较稳定地、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他的个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老话形象地说明了个性的稳定性。但是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个性还具有可塑性。个性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同时又在这种条件下发生变化。然而,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实际上,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一个人的成熟,他的个性特点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有的人原本外向开朗,遭遇沉重的打击后变得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但其变化一定遵循“跨时间的延续,跨情境的一致”的原则。比如,失败可以使人消沉,但通过自我调节人也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www.daowen.com)
3.个性的独特性和共同性
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许多心理学家都强调了个性的独特性。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的。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心理面貌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因为个性是在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多种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些因素及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但这也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共性,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同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的人,也会具有一些相同的个性特征。这种心理上的共性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个性包含共性,共性又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比如,公认的德意志民族的严谨、法兰西民族的浪漫、中华民族的勤劳等表现是各民族的共性;如同样是固执,在溺爱的环境里有骄横的意思,在艰难的环境里就有反抗的意义,即所谓个性的表现。
4.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理性
一个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理因素的制约,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在一个人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生理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不能将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原因都归结为一种因素。如果只考虑人的自然属性而脱离了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形成人的个性,如印度“狼孩”的事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