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虽然很早就将发展议题纳入合作议程中,但它始终未上升到重要地位,而杭州峰会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举发展旗帜,对发展问题的关注始终贯穿办会全过程。在中国的精心筹备和全力推动下,杭州峰会实现了二十国集团历史上的三个“第一次”,改变了以往峰会对发展议题只“唱高调”却开出“空头支票”的现象——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第一次采取集体行动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第一次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这三个“第一次”不仅成为二十国集团发展历史上的首创,还向国际社会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即二十国集团不应只关心二十国自身的事情,也要关注世界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杭州峰会通过在“引领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核心任务中加入“包容增长”,增加了发展的视角和权重,拓展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内涵。
1.第一次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联合国在2015 年通过的为促进全球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共包括17项具体目标。2016 年是落实该发展议程的第一年,杭州峰会通过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率先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迈出步伐,使得二十国集团成为全球发展治理的主要平台。这份行动计划不仅包括设定“高级别原则”,而且承诺通过“国别与集体行动”推进落实,其中还特别明列了集体行动将围绕的具体“可持续发展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农业、粮食安全和营养,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普惠金融和侨汇,国内资源动员、工业化、包容性商业、能源,贸易和投资,反腐败、国际金融架构、增长战略,气候资金和绿色金融,创新、全球卫生,甚至还将行动的详细措施,如何对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分项目标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第一次就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采取集体行动
杭州峰会第一次就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采取集体行动,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助力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减贫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它通过自愿政策选项强化包容增长,提升其工业发展潜力,具体包括:促进包容和可持续的结构转型;支持可持续农业、农商业和涉农产业发展;深化、扩大、更新本地知识和生产基础;促进可再生能源和能效在内的可持续和安全能源领域的投资;探索就工业生产力和职业培训开展合作,同时促进可持续和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的投资;支持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贸易工业化;关注妇女和青年,撬动国内和外部资金,支持平等获取资金的机会;将科技和创新作为实现工业化关键手段等。[1](www.daowen.com)
3.第一次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
为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杭州峰会欢迎11个多边开发银行共同提出的《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行动的联合愿景声明》并批准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它们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项目质量、加强项目储备、增进新老多边开发银行的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有利环境和动员私人投资,同时加强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的整体协调与合作。二十国集团将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多边开发银行一道,采取政策措施,通过动员公共和私营部门资金,弥补全球基础设施鸿沟,促进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帮助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建设可持续的、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
4.其他促进发展的内容
在杭州峰会通过的针对其他议题的共识中,也随处体现了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例如,在《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中,特别强调了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支持,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利用科技创新、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的机遇,制定相关战略和计划,推动包容性发展,开展国际合作和自愿的技术转让,为建立最不发达国家技术银行采取行动,与发展中国家分享最佳经验和项目。再如,在《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中,特别提出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获取数字技术和发展数字贸易,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取贸易融资工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加对贸易融资的资金安排,推动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并向价值链上游攀升,推进和加强贸易促进援助倡议。[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