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这些不变与变化,构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话语的核心要义。首先,中国支持联合国在2030年议程中充分发挥作用,认为有必要加强其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职能,以便整合联合国系统内相关机构与其他多边机制的发展努力,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2013年至2016年,中国先后发布了三份关于新发展议程的中方立场文件,详尽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在相关问题上的态度与主张。作为立场文件的关键内容,每份文件都包含总体原则、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执行手段(落实途径)等几个部分。它们在许多方面保持着高度一致和延续性,又因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呈现出某些调整和变化。正是这些不变与变化,构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话语的核心要义。

第一,在总体原则方面,中国对议程范畴、国家自主权、国际发展合作之权责分担等问题的态度基本保持不变。首先,在新议程的授权或职能范畴上,中国认为议程应以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其背后的逻辑在于,“贫困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首要挑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而“经济增长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根本出路”。[28]与此同时,中国也认识到必须“应对新的全球性挑战”,[29]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经济增长乏力等。[30]其次,中国多次强调各国对自身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的自主权,这意味着中国并不认可某种整齐划一、普遍适用、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发展模式;更具体地说,这反映出中国对主要发达国家以“华盛顿共识”之名行干预之实的警惕。再次,在权责分担问题上,中国一方面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认为这是整个国际发展领域展开合作的基础,而不仅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原则;[31]另一方面则始终呼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机制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保障其平等参与。

在上述主张保持基本稳定之余,中国的态度也呈现出某些调整,其中最关键的是对合作共赢原则的愈发重视和强调。对比来看,三份立场文件都表达了对合作共赢精神的提倡,但最初的重心是“合作共赢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32]此后则扩展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33]这意味着它已不仅是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指导准则,更是上升为全局性的纲领。相应地,起初对“共同利益”的强调,随后也发展为更进一步的“树立利益共同体意识”与“合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前者相比,后两者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兼具规范内涵,无疑是层次更高的愿景。

第二,在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上,综观三份文件,中国对可持续发展三大核心维度——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重视始终如一。不过,因应于国际与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对优先事项的关注也在与时俱进。一些新的全球性挑战以及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意义格外重大的主题,如工业化、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利用、国家治理等,近年来受到决策层的日益重视。其中,改进国家治理成为优先要务,既反映了中国改革对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对SDG 16可能带来潜在风险与挑战的主动回应和应对。(www.daowen.com)

第三,在实施手段或落实途径方面,中国的态度亦可谓稳中有变。这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即联合国机制、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全球经济治理。首先,中国支持联合国在2030年议程中充分发挥作用,认为有必要加强其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职能,以便整合联合国系统内相关机构与其他多边机制的发展努力,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中国的这一立场相当稳固;但在具体途径及环节上则出现若干重要的增补和细化。例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HLPF)在后续评估中的核心作用、[34]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技术支持工作以及联合国发展系统在更广泛意义上帮助成员国落实议程的功能,[35]均得以进一步凸显。另外,G20被赋予新的关键职责,即制定落实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发挥表率作用,并且与联合国主导进程有机统一。

其次,关于发展伙伴关系,中国一直以来的基调是推动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更具体地说,它包括坚持南北合作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应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等。在可预见的相当一段时期,这些仍将是中国在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上的基本态度。不过,某些细微的调整或补充也值得重视。例如,除南北、南南合作之外,三方合作的形式得以提及;多利益攸关方如私营部门、民间社会、慈善团体的参与得到鼓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性也被提升至新高度。

再次,关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一贯的立场是通过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来提升治理成效、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具体而言,其中包括对多边贸易体制、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维护,以及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等。除此之外,近年来也出现了某些新趋势。其一是对国际规则的重视度逐步提高,从“完善全球投资规则”[36]到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其二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视,即“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其三是对发展协调机制的强调,即“将发展问题纳入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范围,推动经济、金融、贸易、投资等各项政策服务发展事业”。其四是对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之良性途径的展望,即“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其目的是确保“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共享发展红利”。[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