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语电影中,香港电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电影迷心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香港电影的辉煌中,在从无到有挖掘IP、开发IP、打造IP、利用IP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地方。
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在这个阶段就不得不讲这样一个人,他的做法不但值得所有IP产业的人借鉴,也值得所有商业人士学习。
这个人叫邹文怀,听名字你可能不知道他,但他创办的公司你肯定听说过——嘉禾影业。
邹文怀原本就职于邵逸夫先生的邵氏集团,1970年4月邹文怀正式脱离了邵氏集团,和几位好友凑钱成立了嘉禾制片公司。邹文怀此时非常明白,在影业上难与老东家邵氏集团抗衡,想要突破必须不走寻常路,即嘉禾制片公司必须用一部电影来证明自己,以此站稳脚跟。
邹文怀开始有意识地利用IP效应。
当时香港观众心目中有两个大侠,一个是方刚,一个是盲侠,这两个人物角色非常受追捧。
方刚是由张彻执导的武侠片《独臂刀》中的主角,讲述了方刚以残疾之身练成偏门奇功的传奇故事;盲侠是日本电影《盲侠座头市》中的主角,讲了一位双目失明却充满人情味的剑客的故事。
作为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没有任何品牌效益,资金必须都用在刀刃上,如何高性价比地拍出一部注定要火的电影呢?
邹文怀把握时机很敏锐,他创意性地提出拍一部《独臂刀大战盲侠》的设想。如果单独编这样一个故事,用不同的演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原装的两大侠客对战才有意思。你可以看出,那个时代,邹文怀对这部电影的思考与当今美国运作《复仇者联盟》这类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邹文怀下了很大功夫,说服了两部片子的主演加盟,即便在今日,这也是一个足以令影迷动容的绝佳噱头。片子拍完后,于1971年1月13日在日本和中国香港同时上映。市场反应非常不错,首部电影就让嘉禾制片公司在电影市场上站住了脚。
电影热映后,邹文怀的老东家——邵氏集团,将邹文怀告上法庭。
为什么呢?
邵氏集团的理由很简单,嘉禾制片公司侵权。
1965年,邵氏集团老板邵逸夫对泛滥老套的武打片厌烦,决心要出品新类型的武打片,几经尝试才集合了武侠作家倪匡编剧、张彻导演在1967年拍摄传世之作《独臂刀》。所以,《独臂刀》系列的版权应该归邵氏影业所有,嘉禾制片公司凭什么用邵氏集团的金字招牌赚钱?
邹文怀其实也早有准备。因为当时邵氏集团拍《独臂刀》的时候,邹文怀就是主创人员之一,他拥有部分《独臂刀》的著作权,而且当时拍摄的时候,请来张彻、挖来王羽、拉来倪匡,也都是他一手促成的。前后打了将近一年的官司,也没有结果。
邵氏集团没有打算就此结束的意思,决定一直上诉。目的只有一个,用这些琐碎之事拖垮年轻的嘉禾制片公司,不让邹文怀把精力放在公司运营上。但在这个节骨眼上,邵氏集团走错了一步棋,直接将香港电影的市场拱手相让。
这步棋的主角,叫李小龙。
此时李小龙已在美国拍摄了《青蜂侠》《盲人追凶》,虽然小有名气,但发展上受挫,期待回港发展。
当时香港最负盛名的影业公司是邵氏集团,李小龙表示出想要加盟的愿望,邵氏集团的答复是让李小龙回到香港再谈。
还没回香港,李小龙先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一部电影拍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月;
第二,电影剧本得我审;
第三,片酬不能低于一万美元。
这个条件被邵氏集团一口回绝。
邵逸夫直接告诉李小龙,前面两个条件可以接受,但是关于片酬,邵氏集团里的大咖,如狄龙,拍一部片子最多两千美元,如果拿出一万美元给你,怎么跟其他的人交代?规矩不能坏。
这个回复让李小龙很恼火。
邹文怀得知这个情况后,马上找到李小龙,直接跟他说:
第一,片子怎么拍,本子怎么改,你说了算;
第二,一部戏,7500美元酬金起。
于是李小龙欣然答应,回到香港,加盟嘉禾制片公司。
回到香港后,邹文怀又做了一个当时影业界不太理解的行为——鼓励李小龙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告诉他,你可以以工作室的名义与我合作,拍完片子后根据票房分账,或者拿我公司的股份。
这个举措,是由于邹文怀看准了李小龙的票房能力,做好了长期合作的规划。
就这样,李小龙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下了两部影片,这成为了嘉禾制片公司的转折点。
第一部就是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而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的,在这种情况下却获得了350万港元的票房。几年前的《独臂刀》是第一部票房过百万港元的片子,嘉禾制片公司与李小龙的第一次合作就打破了这个票房纪录。
第二部就是1972年的《精武门》,《精武门》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预算,获得了443万港元的香港票房纪录,引起轰动。
凭借这两部爆款电影,嘉禾制片公司稳稳站住了脚。
邹文怀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打造爆款的呢?
从我们上一章的四个维度来分析的话:
内容值。首先,李小龙功夫了得,有深厚的底子,但李小龙的截拳道讲究简单、直接、快速,并不适合表演。李小龙接受了邹文怀和导演的建议,把原来快如闪电的截拳道招式做了一些表演上的技术改进,让动作变得更有观赏性,在打斗中更加突出表情、声音、肢体语言等,弥补截拳道不适合表演的缺点,兼容性大大加强。
三观。李小龙系列功夫电影把握了观众的心理。《唐山大兄》中主要对手是泰拳,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曾掀起一阵功夫擂台赛热,在当时,人们更加推崇泰拳的硬朗打法,泰拳一度被誉为是最厉害的功夫。李小龙刚从美国回香港时正值泰拳热,邹文怀敏锐地把握了这一趋势,通过电影传播自己的武学思想“最厉害的功夫是什么,我就用最好更厉害的功夫打倒你”。同理,在《精武门》中,李小龙的挑战对象选上了日本传统的功夫柔道、空手道以及日本剑道,这种挑战极限、与最厉害的功夫对战的策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人格化。李小龙在电影中开创了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招牌——“啊咋”声,这独特的怪叫成为李小龙的标志。电影中李小龙的台词是由配音演员完成的,但是只有这个怪异的“啊咋”声却是由李小龙亲自配音,因为别人配不出他想要的那种凌厉和杀气。除了“啊咋”声,还有就是极具代表性的“连环三脚”。这是李小龙的成名绝技,在《唐山大兄》和《精武门》中,李小龙是凌空飞跃踢出脚。事实上,李小龙跳不了那么高,但在邹文怀的说服下借助了弹簧床才达到了那种不可思议的效果。
影响力。在当时,嘉禾制片公司拍摄的《唐山大兄》创下了香港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而后,又通过《精武门》再度刷新纪录,连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亚文化。李小龙的造型、服饰、动作都引起了当时年轻人的热烈追捧。比如在《精武门》中李小龙使用了一种原来一直不为人知的武器——双截棍。这种武器除了携带方便、杀伤力惊人外,最大的特点是表演漂亮、特色鲜明。《精武门》让当时的香港观众见识了李小龙精湛的双截棍术,引来大批年轻人的模仿。如今美国不少地区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拥有双截棍,原因是有些美国青年看过李小龙的功夫片,或耳闻双截棍的威力,也玩起双截棍来,结果酿成人命,遭到公众舆论的谴责。
第一步:爆款,满分完成。
随着影响力扩散,李小龙的商业出镜越来越多,除了接受各种访问,还参加各种典礼。
李小龙并不简简单单是个演员,早在1967年李小龙在美国就创立了跨越门派限制的、世界性的现代中国功夫“科学的街头格斗技”——截拳道。随着电影影响力的扩大,1972年他以截拳道宗师身份入选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名人堂,标志着李小龙新创的截拳道获得国外武术界的权威公认。
李小龙亦文亦武,练功之余,还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生前一共留下了七大本武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这也让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引起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们的崇拜。
第二步:多平台进行占位。
在经历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门》的双双大卖之后,李小龙得到了一部影片的完全掌控权,这就是由嘉禾制片公司出品,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李小龙系列动作经典《猛龙过江》,一部完全发挥了他的动作电影理念的代表性的作品。
这部电影是前两部系列化的产物,比如前两部中打败了泰拳和日本武术,《猛龙过江》中又把挑战目标转向西方最受推崇的西洋拳、跆拳道、空手道,前两部中备受欢迎的经典武器双截棍在《猛龙过江》中上升到了双手双截棍,左右开弓的动作更加潇洒,视觉效果登峰造极。(www.daowen.com)
《猛龙过江》公映时盛况空前,以至于出动警方控制人潮,有些剧院被迫暂停放映。《猛龙过江》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在欧洲取景的影片,在当年打破了东南亚地区的票房纪录。
然后趁热打铁拍摄了《龙争虎斗》,这是1973年嘉禾制片公司和华纳影业联合制作的一部动作电影。
《龙争虎斗》又是前三部的系列化作品,比如在泰、日、西洋之后,《龙争虎斗》中李小龙又对“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功夫进行了挑战;武器上不但有经典的双截棍,还使用了齐眉棍、菲律宾短棍,打斗场面非常精彩。
《龙争虎斗》是李小龙进军国际大银幕的作品,在美国院线正式上映取得了惊人的2.3亿美元的票房,击败了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级好莱坞大片,好莱坞新的功夫片由此诞生,李小龙也成为美国青少年的功夫偶像,该片还入围了美国《Total Film》杂志选出的改变世界的67部电影。
第三步:系列化,完成。
之后,在电影市场上,凭借李小龙这个IP,嘉禾制片公司打破了邵氏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由于邹文怀愿意使用票房分账,把很大的一部分利润让给李小龙,所以李小龙一直愿意与嘉禾制片公司合作,而且系列电影几乎部部创造票房纪录。
但是命运就是如此,如果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危机指不定哪一天会发生,突然祸从天降,拍完《龙争虎斗》,李小龙不幸逝世。
面对邵氏集团,嘉禾制片公司接下来该如何立足?
本来是反击嘉禾制片公司的好时机,结果邵氏集团又走错了一步棋。
这步棋的名字叫许冠文。
1973年,当时在做无线电台主持人的许冠文创作了《鬼马双星》这个剧本。
邵氏集团是巨头,所以他先找到了邵逸夫。
剧本写得非常好,邵逸夫看完也觉得非常赞,正准备答应,岂料许冠文提出利润要与邵氏“五五分账”……
被邵逸夫一口拒绝。
结果你也可以猜到了——许冠文离开邵氏集团转投嘉禾制片公司。
邹文怀又表现出惊人的胸襟,除答应与之平分利润,更让他成立“许氏电影公司”拍片,与李小龙的合作模式一样。
为什么邹文怀对许冠文的爆款潜力如此看好呢?
有两个关键点非常突出。
第一,内容值。当时的电影市场,武侠动作片非常多,缺少一点反映香港市民接地气的题材,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在这一方面可以在内容审美疲劳的市场下打出一个差异化。
第二,影响力。签下许冠文就有可能连接到许家兄弟,要知道许家兄弟个个都有才,老四许冠杰更是现代粤语流行歌曲的鼻祖。于是这部启用许冠文为导演,许冠文、许冠杰兄弟主演的典范型喜剧电影《鬼马双星》于1974年10月17日上映,创下香港电影史625万港元的空前票房纪录,是1974年香港票房最高的影片。
嘉禾制片公司成功留住许冠文,爆款之后迅速系列化,许氏兄弟电影两度刷新票房纪录、四度登顶全年票房榜,在李小龙逝世后继续在港片市场上呼风唤雨。
有没有觉得好像历史重演了?
许氏兄弟开启了许氏喜剧电影系列,可是武侠片的市场怎么办呢?谁来补上李小龙的缺口呢?
不找到新人打造新的IP巨星,嘉禾制片公司的危机就一直在。
这个时候邹文怀注意到一个武师,长相比较丑,小眼睛大鼻子,发展一般,所以平时就打打杂,给别人当个替身什么的,哪怕跑个龙套也很敬业专业,在《精武门》拍摄的时候,很多演员都受不了李小龙飞脚踢人的戏,只有这个武师愿意做替身挨这一脚。
邹文怀就按照自己打造李小龙的路子给这个武师机会,结果票房很惨。
邹文怀这下也没辙了。
正当他发愁的时候,这个武师被挖去拍了两部电影突然在香港大火。
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小龙去世后,香港的功夫片已经开始走入低谷,观众们看腻了一招一式像武术纪录片似的影片,此时许氏兄弟系列喜剧受到观众的强烈追捧,给了当时的新晋导演袁和平很大的灵感,是不是可以打破传统功夫片的那些套路,把功夫元素融入喜剧呢?功夫本身就打得搞笑,引发观众笑点,行不行得通呢?经过精心设计,创作了两个剧本,可是当去邀请那些一线明星的时候都碰了壁。
不得已,只好想想能不能找个不出名的、但身手不错的演员出演?袁和平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一个师弟,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武师。学艺的时候就一直觉得他这个师弟古灵精怪,爱搞笑,有喜剧天分。结果这一套新玩法把这个武师的喜剧天分一下子挖掘了出来,这两部导演、主演都是新人的影片上映后随即轰动中国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成绩直追李小龙系列的卖座电影。
这两部电影,一部叫《醉拳》,一部叫《蛇形刁手》,都是掀起港产功夫喜剧风潮的石破天惊之作。
没错,这个武师就是如今被大家熟知的成龙。
成龙经过了几次失败的尝试之后,终于在袁和平导演的手上凭借这两部电影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
邹文怀看到片子一拍大腿,就是这个路子,这就对了!
内容值上,硬桥硬马真功夫加上谐趣幽默的动作设计,既走出已经开始审美疲劳的像武术纪录片似的功夫片,又保留了令人看得血脉沸腾的动作场面,令人拍案叫绝;而且相对来说成龙本人拍戏敬业程度很高,如拼命三郎一般,况且他刚起步,正缺少大量机会,内容的持续化产出可以有保障。
人格化上,充分发挥成龙的喜剧天赋,把喜剧表演融入武术中去,形成一种新颖而独特的风格,超越李小龙的方式不是复制出李小龙,而是有更个性化的风格。
影响力上,此部影片不但掀起了香港的票房狂潮,而且席卷东南亚,开创了功夫喜剧片的潮流。
既然爆款已成功,接下来必须趁热打铁赶紧系列化产出,占据这类型影片的观众群。于是《警察故事》《龙兄虎弟》《奇迹》《飞鹰计划》等一部接一部地播出,其中《警察故事》和《胭脂扣》荣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票房号召力越来越强。
邹文怀没有满足于此,他不想仅仅把占位定在香港或者亚洲,他要把成龙打造成国际巨星,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于是邹文怀借助热度围绕成龙设计了很多东西,经过多次尝试和摸索,终于凭借《A计划》等影片让成龙成为继李小龙之后第二个国际化的武打巨星。
凭借成龙这个超级IP,20世纪80年代的嘉禾制片公司,基本上已经成了香港电影的代名词。
20世纪90年代,嘉禾制片公司又签下李连杰,开始了与已经成熟运作多年的徐克电影工作室深度合作。徐克有了嘉禾制片公司强大的资金以及演员阵容支持,监制拍摄了《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等系列电影,风靡华人世界,嘉禾大旗在整个90年代依旧威风八面。
与嘉禾制片公司不同的是,邵逸夫观察到的是电视领域的巨大商机,也看到电视业将会给电影工业带来难以预测的冲击,基于这样的情况,邵逸夫决定把工作重心转到电视行业中来,邵氏的电影制片工作也逐渐进入了下滑期,终于在1987年宣告停产。
讲到这里,我们都能感到邹文怀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打造嘉禾影业帝国的经历,非常值得所有文化产业的人思考。
第一,IP意识。先是借助《独臂刀》等经典IP让初创的嘉禾站稳脚跟,然后不断打造李小龙、许氏兄弟、成龙、李连杰等超级IP和IP作品,开创了动作、喜剧电影等多元片种,使嘉禾制片公司成为香港电影的代名词。
第二,懂得识别IP,更懂IP打造之路。通过“打造爆款”“抢占平台”到“系列化产出”的做法获得成功,你可以把这个思路看成打造IP的步骤,也完全可以看成迅速建立品牌的方法。
第三,敢于投入IP。邹文怀的每一次成功,看似都是由于邵氏集团的战略失误,其实根本在于,他在跟任何人合作的时候,从没有抱着一种“我是老板,你给我打工”的态度,而是把你当合作伙伴,真让利,真信任,真分账,肯舍去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在香港最先实行独立制片人制度,放权让那些巨星集编剧和导演于一身,鼓励他们成立公司或工作室拍片分账,这也开辟了香港电影业空前繁荣的时代,也让嘉禾公司得以在逆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直到今天,这种做法依然让我们敬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