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不得擅自开启印钞机,以免后果严重

不得擅自开启印钞机,以免后果严重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多人简单地认为,美国一旦缺钱,只要开动印钞机就行了,这还不是美联储一句话吗?美国最多只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动一下印钞机,而绝不可能任意开动印钞机。为确保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元在多数时候必须强势,因为只有确保美元的信用,才能在借债时保持低利率,才能在真正万不得已时开动印钞机;而开动印钞机的结果,往往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不得擅自开启印钞机,以免后果严重

好多人简单地认为,美国一旦缺钱,只要开动印钞机就行了,这还不是美联储一句话吗?真的有这么容易吗?

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美联储没有赋税权,它的基本任务就像投资经理人,充当着管理政府债务组合的角色。在政府花费最低利息成本的前提下,美联储决定着政府的债务组合形式中国库券(T-bills)占据多少比例,30年期国债又占多少比例。假设美联储将发行1万亿美元平分给每一个美国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又假设行政干预并不大幅改变对货币的需求,而新货币主要是储备金货币,为此美联储要支付0.25%的利息,按理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由于发行了1万亿美元的新货币,美联储的账簿上便记录了一笔巨额负债,这笔巨量的新货币进入流通之后,投资者不会愿意支付溢价来持有货币。溢价就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的部分,比如说拿1元2角现金去换一张票面是1元的证券。

因此联邦基金利率大致等同于美联储支付储备金的利率,这与财政部支付国库券的利率大致相等。也就是说,持有债务货币将不会比持有短期债券更便宜,而政府负债融资的成本是无法逃脱的。所以有人这么形容:把新货币装上直升飞机直接撒向每一个美国家庭的好处(在短期内提高总需求),几乎等同于国会通过法案把钱发放给他们的成本(以未来繁重的税收来偿还债务)。

不可否认的是,增加巨额债务的负担,将迫使美联储在未来采用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名义债务融资得越多,利率就必然降得越低并带动通货膨胀。但是,目前美国国债已超过22万亿美元,即使从直升机上再抛下1万亿美元,也只会再增加不到5%的债务而已。而这是否会刺激美联储改变未来的政策,再继续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呢?

全球总债务有多少?Money is debt——货币就是债,你有没有想过全球共有多少债?目前,全球所有个人和国家的债务总额为200万亿美元!其中约29%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产生的。美国欠下的债占全球债务总额的1/3,占26%的欧洲和占20%的日本紧随其后,再接下来是中国,78万亿人民币的债务占全球总额的6%。(www.daowen.com)

很多人认为,在世界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上都是以美元结算的,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在当今美国经济衰退的时候,美国当然可以任意开动印钞机,来进一步稀释债务。果真是这样吗?当然没你想得那么美!美国最多只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动一下印钞机,而绝不可能任意开动印钞机。

因为美联储发行货币的基础,是通过政府大量发行短期和长期债券建立的,在其债务偿还后才能被销毁,由此形成债务货币。所以,以发行货币的形式欠下更多的债,并不是说这些债务几年之后就会奇迹般地消失,那些债务依然躺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不管横看竖看它都是债务,即债务货币,最终总是要偿还的!

为确保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元在多数时候必须强势,因为只有确保美元的信用,才能在借债时保持低利率,才能在真正万不得已时开动印钞机;而开动印钞机的结果,往往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因为美国自己拥有的美国国债,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所拥有美国国债的总和。事实也证明,美国经济对货币宽松政策已经产生了“抗药性”。

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提高就业,美联储一而再地实行货币宽松政策,从QE1[1](首轮量化宽松政策)到QE4(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并持续几年采用低利率的政策,然而这次并未带来高通货膨胀。因为货币无法流入需要的地方,比如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从实质上来说,这次金融危机之后的货币宽松政策迫使政府对银行持股,救助的只是银行业,而呈现负值的实际利率使得储户的钱通过银行又给政府提供了债务资金。别说QE4了,就是再来QE14对经济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很多经济学者认为,只要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就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就会越来越不值钱。但这两年欧美的情况使他们大跌眼镜。为什么?因为金融机构虽然得到大量资金,但都小心翼翼地不敢放出去。惜贷造成了严重的信贷萎缩,通货膨胀的威胁因此大大得到缓解。而随着欧美经济进一步衰退,银行更加惜贷。因此,无论货币如何宽松也不会通货膨胀,一旦货币宽松政策停止,就将进入通货紧缩

总之,无论美国政府实行债券融资也好,发行新货币融资也罢,其本质是一样的:货币就是一种债务,一种欠条。货币供给的增加尽管可以让垄断货币发行量的政府富有,但并不会使一个社会更富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