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无数的美国家庭因无力继续支付房贷,被银行或贷款机构强行没收房产。屋主因此丧失抵押房屋赎回权,但银行没收房产并非完全合法。美国银行发生的“机器人签名”丑闻,暴露了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及严重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过一个故事:20年前,道格拉斯从牙买加移民美国,落户在奥兰多市,他的贷款噩梦和大多数美国中产阶级一样,至今仍被困在糟糕的贷款政策和经济危机中。10年前他办理房贷按揭时,由于信用背景差,无法获得银行的固定利率,结果只能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相当高的贷款利率,头两年为8.1%,之后每半年上调一次,且只能上调不可下调。
不料经济危机袭来后,他丢了工作。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银行同意“重整贷款”。道格拉斯原以为重整后每个月的按揭会减少,结果却不减反增,他唯有停止供款。给他发放“高利贷”的金融机构是Seminole Funding。就像许多次贷机构那样,他亲手签字的贷款借据被7个金融机构转手“证券化”,经华尔街重新包装后,变成了“贷款债券”。这个债券被购买和出售了5次,“游历”了纽约、加州和明尼苏达州后,最终落脚在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
在道格拉斯违约拖欠两年房贷之后,银行向道格拉斯发出“没收房屋”的通告,并雇用廉价的“催搬手”,在地区警长的协助下,以冷暴力的方式把他赶出家门。当然啦,拖欠了两年房贷,道格拉斯一家早已处于惶惶不安的状态,哪里有胆量要求银行出具原始借据来研究“没收房屋”的合法性?一家人在惊恐中把房屋钥匙老老实实地交出去,然后哭泣着收拾家当离开曾经温馨的家。
道格拉斯只是数千个“机器人签名者”之一。他的原始贷款凭证在历经美国境内的“游历”后“失踪”了。法律专家认为,这种程序背后,银行没收房屋其实是非法的,但又有多少人知晓呢?在经历了数月的追踪后,美国银行的办事员到富国银行仓库,花费4小时,终于找到由道格拉斯签字的借据。美国银行重新检查了贷款,看能否给道格拉斯另一个重组方案,但审查结果表明他不符合资格,此时银行有了原始凭证,看来道格拉斯注定要失去房产了。(www.daowen.com)
虽然道格拉斯的遭遇令人同情,但对未来潜在的购房者不能不说是个警示。无论在北美还是中国,很多人都以为买房是积累财富的最佳方式。大家觉得拥有一套住房既能自住又能增值,而租房则亏大了,付出去的真金白银全在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事实上,买房自住完全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是极其奢侈的一种消费,至少在北美就是如此。不信的话,请看购买一栋独立洋房30年还清贷款的消费成本:假设2007年一栋独立洋房的市值为290000美元,首付款为20%,即58000美元,贷款额为232000美元,利息按年息6.41%计,为291000美元(税后),地产税为195000美元,保险费按6000美元/年计,共180000美元,保养费按300美元/月计,共108000美元,30年的屋顶维修费和装修费共300000美元,购房总成本1074000 美元!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买一栋30万美元的独立洋房,居住30年的成本超过100万美元。如果是公寓大楼的话,还要加上管理费,成本将更高。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即使30年后房价涨至100万美元,也并没有带来投资回报。
在中国,一套像样的公寓动不动就要两三百万元,在北京、上海、杭州更动辄超过500万元,购房者非但不能拥有土地,而且最多只有70年的住房使用权。所以对中国人来说,买房和租房的区别只在于租用房产的时间长短,不管是买房者还是租房者,谁都不是房子的真正主人。因此,你在不曾拥有土地的情况下购买房子,实际上比买钻石更奢侈。一旦人们失去对土地的所有权,房子本身与一堆水泥、钢筋之类的建筑材料没什么两样,就像购买汽车,钥匙一到车主的手里,车便立刻折旧。
事实上,在欧美,租房而住者比例甚高,特别是在大城市,租房者超过50%。普通百姓切忌被“买房是最好的投资”的论调所误导,不要令自己一辈子成为房贷的奴隶。对于是否拥有自住房,应该摆正心态:有能力就买来住,为的是改善生活品质,享受拥有的快感;经济能力不够的话,千万别勉强,为房子丢了爱情更是不值得。没有房子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换一种生活态度,租房住也可以活得潇洒快乐,而且在财务上还将获得更多的自由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