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语言声誉的长远规划策略

语言声誉的长远规划策略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语言声誉战略规划服务于丝路语言国际传播战略,至少需要考虑三个问题。在这方面,语言学研究者和工作者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注重教学研究的同时,应当重视对象国受众对于汉语的社会接受,主动融入语言声誉和形象塑造规划活动之中。“一带一路”的翻译声誉规划对“民心相通”意义深远。

语言声誉的长远规划策略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语言声誉战略规划服务于丝路语言国际传播战略,至少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汉语传播的声誉规划

汉语国际传播不仅需要语言教育战略规划,也不能忽视其声誉规划。从国际语言传播经验来看,对语言自身形象的规划有利于其被广泛接受。英国文化委员会为在东南亚地区推广英语,不遗余力地将英语学习包装成为“国家、社会与个人发展必需之语言”,充分显示出语言工具主义形象,颇具煽动性。法国政府也特别注重法语的声誉规划,将法语形象定格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使得法语推广成为高雅生活方式的表现。韩国政府则是将语言文化巧妙地蕴藏在动漫韩剧娱乐节目之中,吸引大量“哈韩族”趋之若鹜地学习韩语。在丝路建设中,汉语国际推广和传播战略也必须在语言形象方面下功夫。在“一带一路”推广汉语国际教育,传播的对象是没有在中国生活和学习过的外国人,我们就更需要考虑国外社会对汉语的社会接受,构建一种全方位的语言传播与教育的互动关系。面对“一带一路”不同国家和社会微妙复杂的多元语言环境,我们要设身处地考虑语言教学与社会宏观语言环境,乃至国外社会政治文化等非语言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问题。笔者在与众多外国学生交流过程中了解到,“汉语是最难学语言”已经成为外国学习者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从语言声誉规划角度看,我们不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定位成让国外学习者“畏难畏学”的语言。广大语言工作者应该充分挖掘汉语文化之美,利用文学创作传播汉语美好形象。在这方面,语言学研究者和工作者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注重教学研究的同时,应当重视对象国受众对于汉语的社会接受,主动融入语言声誉和形象塑造规划活动之中。

2.民族语言声誉规划(www.daowen.com)

在丝路建设中,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跨境民族语言,不仅应加大保护和传承的力度,还应当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对外传播,使其成为我国保护和开发多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亮丽名片,塑造并展示我国多民族语言文化共同繁荣的国际形象,避免和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发展存在的误解和偏见。为此,少数民族地区需要集思广益,挖掘本民族优秀语言文化遗产加以推广和传播。这对繁荣各民族文化,萃取民族文化精华走向世界具有战略意义和价值。

3.翻译声誉规划

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传播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过程,它至少涉及两个文化系统的交流、交锋与交融,其本质是一种文化传播规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翻译重心主要在西方欧美国家,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翻译规划刚刚启动。我国面向丝路沿线的翻译活动的结果或是产品都需要考虑其市场和社会的可接受性,这就需要语言声誉规划。在翻译输出方面,无论是技术传播和科技翻译,还是文学文化作品外译,都需要高度重视翻译声誉规划,提升中国翻译的国际形象和口碑。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全程关注针对丝路外译产品或是作品的市场和社会接受、流通度和传播形象;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风土人情、政治与宗教文化禁忌等问题,避免翻译产品或作品带来不良社会影响。“一带一路”的翻译声誉规划对“民心相通”意义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