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空捏造的假新闻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易于识破的,但是“加料”的假新闻就没那么容易对付了,因为篡改关键数据、张冠李戴的视频图片、倾向性的选择性报道,都可能确实基于部分现实情况,十分故事七分假,诱使民众深信不疑。
1.“黑白颠倒”“视而不见”地选择性报道,转移重点
案例一,“数千人的护港集会使香港进入更加暴力的阶段”。在2019年7月20日香港市民冒雨举行“守护香港”的大型集会上,BBC记者麦克唐奈进行现场直播,不但忽略了之前街上暴徒的凶行,还给正义市民的反暴呼声贴上“更加暴力”的标签。同时,他说参加集会的只有“数千人”,而这和现场逾30万市民的事实也严重不符。这种“拉偏架”本质上是西方“双重标准”的典型体现。与之类似,在2019年7月21日暴徒冲击中联办并泼污国徽后,外媒基本只报道了同日晚间发生的元朗冲突事件,鲜有提及暴徒侮辱国徽和政府机构的罪行。
案例二,“一名警察在用手指挖抗议者眼睛时,一根手指被部分咬断”。2019年7月14日,一名警察的手指被暴徒残忍咬断,令人愤恨。然而《纽约时报》记者在文章中用笃定的口吻说:“一名警察在用手指挖抗议者眼睛时,一根手指被部分咬断。”这则报道明显在暗示抗议者并不是暴徒,只是为了“自卫”。同时,警察伤势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部分”被咬断,不应该小题大做。如此为暴徒洗白的方式屡见不鲜。CNN和BBC的报道均未提及此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在沙田的商场内发生了暴力冲突。
2.“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标题党与过时“证据”
案例一,“驻港部队出动准备镇压抗议者”。在2019年6月中上旬的一波暴力冲突前后,社交平台出现了一些视频,显示运兵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装甲车开上街头,或是防暴军警抵御冲击,配文多为“驻港部队终于出动镇压游行示威”“香港暴徒冲击驻港部队军营”。但实质上,视频来源或是此前驻港部队常规演习视频,或是韩国军警的反恐防爆演习视频,均与此次“反占中”无关。
案例二,“调查视频显示警察对无辜市民施暴”。在2019年6月12日的冲突中,暴徒用雨伞、砖块攻击警察。《纽约时报》的记者就此做了一番“调查报道”,搜集了多个视频“证据”,指出至少有7起警方过分使用暴力的情况。但是这种所谓的视频证据,只是西方和本地反对派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惯常操作:先播放一个手无寸铁的示威者的画面,再切入警察追着“殴打”此人的画面,绝口不提示威者先行攻击,也不播放暴徒施暴画面。(www.daowen.com)
这一点在7月1日暴徒冲击立法会时也非常明显,当日,《纽约时报》记者随同暴徒一同进入立法会,进行了视频拍摄和采访。最终的报道大部分内容是立法会内暴徒兴奋、雀跃的画面,但标题却是“香港抗议:警方镇压示威者”。并且,唯一播出的采访对象说的话是:“警方和解放军将对抗议者进行暴力镇压。”
3.“添油加醋”的混淆视听
案例一,“港警过度执法,甚至动用橡皮子弹和催泪弹,令人震惊”。在港警涉入的每一次街头冲突之后,西方和当地媒体都会以几乎类似的标题反复宣传。首先先入为主地强调港府和港警是过度执法,造成民众大量伤害,然后不管橡皮子弹本身的杀伤力到底有多低,只是强调橡皮子弹也是一种子弹,激起警民对立。大部分报道都把重点放在了警察使用的镇压手段上,对冲突爆发原因不做详述,甚至在有些报道中展现“互不相识”的示威者们如何“互帮互助”抵抗警方暴力的“温情故事”。经过类似的狂轰滥炸般的宣传,要求港府和高校校长谴责港警的“暴力行为”竟成为香港高校某些学生的诉求之一。
案例二,“建制派宁愿把钱洒在海里也不会给民众”。香港社交网络和论坛上此前出现过一批海报传单,声称“建制派支持1万亿港币搞‘明日大屿’,如果给大家发钱每个人能分到13万港币,他们宁愿把钱扔在海里也不会给民众”。这是典型的添油加醋以混淆视听。第一,大屿填海工程总预算在6 000亿港币左右,并没有万亿之多;第二,工程预算投资会分摊在15年,每年只占港府预算的1.5%,并不是什么负担;第三,填海可以更好对接珠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时新建用地上的各种收益基本可以收回投资,对于港民的生活和环境而言都是好事情。在关键数字上和预期收益上动手脚虽然很容易制造出一则大新闻,然而经不起推敲。
案例三,谣言“中国70%的外资来自香港但还不知感恩”。香港社交媒体曾广泛传播的这条消息2013年香港占中时就已出现,2019年再次被挖出,新唐人、大纪元、阿波罗等反动媒体纷纷依托此言论造势,塑造央港对立的局面。这条谣言的迷惑点在于,70%的外资从统计口径上确实来自香港,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香港过境转手的外资,而非港商的自有资金,这样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表述很容易激起香港年轻人的愤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