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加强欧洲中国研究机构与人员的重视程度?

如何加强欧洲中国研究机构与人员的重视程度?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美国对华政策整体转向的背景下,应重视并倡导中欧关系良性发展,以在欧洲的中国研究机构为突破口,提升对欧洲内部舆论与民众对华态度的关注,进而加以有效引导。

如何加强欧洲中国研究机构与人员的重视程度?

在当下的国际关系大背景下,日益凸显欧洲与中国的外交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第一,中国应重视同欧盟及欧洲国家的交往,提升中欧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在中美之间将维持相当长时间的“低烈度摩擦”之时,争取欧盟和欧洲国家的支持应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方向。同时,欧洲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动线上,维持良好的中欧关系将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文化与资本出海提供重要价值。在美国对华政策整体转向的背景下,应重视并倡导中欧关系良性发展,以在欧洲的中国研究机构为突破口,提升对欧洲内部舆论与民众对华态度的关注,进而加以有效引导。

第二,中国应加强与欧洲已有的中国研究机构与智库的沟通与联系,重视与欧洲的中国问题研究传统重镇增强深层次和高层次合作。更多地促成双方高级别领导与官员的互访,增加普通科研人员的互派频率,更多地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和论坛,共同发布政策报告,采取多重举措提高著名机构间的交流与互信。

第三,在已有基础上协助欧洲的学术机构建立更多欧洲的中国研究中心。目前,欧洲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高校与机构总体较少,应有区别地寻求突破,协助建立更多具有声望的中国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同合作创立的“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就是很好的尝试,双方各派一名中心主任,协调中欧两方的学术科研与智库资源,频繁举办学术论坛、发布报告,获得了欧洲智库的高度认可。(www.daowen.com)

第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为欧洲相关机构提供切实的资助。在中资企业收购欧洲公司的同时,可以考虑在欧洲的各所大学设立中国研究讲席教授职位,甚至在欧洲创办中国研究机构,帮助欧洲大学提高中国研究的师资数量,进一步提升欧洲学界和民众对于中国的认识,帮助中欧关系未来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应重视拓展与深化中英关系。总体而言,英国首相约翰逊可能是迄今为止所有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中对华态度最为客观甚至友好的。在其早年的署名文章中,已经透露出与彼时西方世界对中国“政治正确”不符的客观评价与分析。2005年,作为亨利区国会议员和杂志主编的约翰逊在《电讯报》发文,抨击西方世界对中国充满偏见而无理由的恐惧与担忧,认为中国对于称霸世界而言既缺乏能力也没有意愿,中国希望的是自由贸易,而西方世界恰恰应该鼓励中国,而非陷入泛政治化的偏执。在《南华早报》的评论中约翰逊表示“英国政府将非常‘亲中’”。当然,西方政治领袖不可能无条件亲中,但约翰逊显然是更灵活的一位。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他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支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的“一带一路”倡议,表示英国政府将为中国投资者和学生保持开放。“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非常感兴趣,对习主席为该计划所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不要忘记,我们是最开放的国际投资目的地,尤其是对中国投资。例如,我们有中国公司来做欣克利角核电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