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借此可以观察到中国的国家形象是否能够得到他国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应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塑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中国方案的推行,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也需要营造国际社会认同的舆论环境。中国亟须整合国际、国内新型传播力量,构建“一带一路”话语软实力。
李 舒 姚 旭[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六年间,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主动。中国以开放与自信的姿态,在世界人民眼中展现出越来越鲜活的形象,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支持和响应。随着合作的推进,效果逐渐显现,倡议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际主流舆论对倡议持负面评价,他们将关注点转向中国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时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掠夺论”“霸权论”“破坏论”“威胁论”“殖民论”等多种论调严重影响了沿线国家公众对倡议的认知,阻碍倡议在海外落地执行。事实上,这些论点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中国的倡议蓝图中从来没有将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排除在外;相反,中国希望在最大程度上融通全球各国资源,共同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挑战。相关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www.daowen.com)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借此可以观察到中国的国家形象是否能够得到他国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应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塑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中国方案的推行,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也需要营造国际社会认同的舆论环境。中国亟须整合国际、国内新型传播力量,构建“一带一路”话语软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