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思维内涵
管理思维是指与管理行为相伴而生的思考活动,亦即管理者在履行管理过程中的思考活动。管理思维形成管理观念,影响管理态度和行为。
(二)管理思维特点
1.管理思维的经验性
管理者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种不断以旧经验理解新经验、根据已有经验作出新推断的思维过程。这种过程决定了管理者的思维,认识离不开经验,管理者的思维内容必然要以自身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依据,而不可能产生与其经验无关的新内容。管理思维的经验性一方面使管理者能够加快、加深对新事物的认识与把握;另一方面也使管理者受到经验的局限和误导,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和以偏概全的偏见。
2.管理思维的惯性
管理者对事物的认识容易产生一种将其主要特性泛化的倾向,即将事物在主要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推广到事物的其他方面,认为该事物在其他方面也应该具有与主要特性相一致、相符合、相统一的特点。管理思维的惯性主要受个人经验与文化涵养的影响,经验越少、涵养越低,惯性的影响也就越大。
3.管理思维的单向性
管理者在思考、解决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从自身所处的利害关系出发,受自身欲望、情感和意志的影响,以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伦理观来衡量事物,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去处理问题。管理思维的单向性是造成误解与冲突的思想根源。
上述管理思维特性从主观上不自觉地影响、制约了管理者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这种影响因管理者个人的天赋、经历、修养等方面的差别而不同。
(三)两者区别(www.daowen.com)
1.战略导向方面
创业思维体现为机会导向。因为创业者面对的技术、社会价值观等因素是快速变化的,商业机会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在动态复杂的、超强竞争的时代能否发现有价值的创业机会是创业者的基本战略思维。管理思维体现为资源导向,因为管理者面对的主要是外部资源契约、股东绩效考核和组织内部严格计划系统的压力,因此会把占有资源、获取资源放在最高位。
2.把握机会方面
在机会面前,创业思维是超前认知与行动,理性的冒险并设法转移;管理思维在机会面前则表现得相对缓慢,在充分考虑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尽量收集较充足的决策支持信息,进行规范的决策程序,设法降低风险。由于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技术转移加快,在机会面前,越来越难以收集较充分的信息。甚至对于是否存在机会都会产生较大争议。创业思维使创业者能在机会尚不充分时,从很小的信息中发现商机。
3.获取资源方面
迫于创业者本身对环境的可控能力弱,在资源需求能力上缺乏预见性,因此创业思维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它们往往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取资源。管理思维出于降低市场风险的需要和采购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正式的资金预算系统和正式的计划系统,进行大规模的采购和积蓄,以库存来降低风险。
4.资源控制方面
考虑到资源专用性的压力,和扩张速度可能减缓解所导致的资源需求风险,以及机会识别中的错误风险,创业思维对待资源并不以有为目的,有些可以临时使用,有些可以临时租用,是一种“非所有权的控制”;管理思维却以尽可能地占有资源为目的,这是出于财务收益、部门的协同行动和资产转换成本的考虑。
5.组织结构方面
由于人为资源并不是同等重要的,也不一定需要通过产权占有,因此创业思维专注于掌握那些可控程度低的关键资源。同时又由于员工对自主性的追求与日俱增,组织的扁平化、非正式组织的发展等都是创业思维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基本的发展模式。管理思维出于责权清晰的要求和规范组织文化的需要,层级分明的薪酬系统的维护、官僚制度的层级系统是管理思维所偏爱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