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续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随着上海化工产业不断向产业链高端攀升,高端产品技术越来越难以引进。要突破核心技术受控局面的关键,根本上还是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创新技术的培育。首先是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补贴。对于关键领域化工生产企业,根据企业实际研发投入及研发成效,按比例追加研发投入;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提供贷款支持。其次是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及引进,设定化工行业标准化的人才评估体系;对于在化工领域科研开发、技术进步、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技术创新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研发团队,给予比例性的物质奖励。
2.关注特殊时期民企发展困难
由于化工行业属于重资本产业,企业的生存门槛很高。在全球经济形势走弱、新冠疫情影响持续的情况下,民营化工企业相比国有与外资化工企业面临更为艰难的生存环境。面对疫情冲击,一方面要引导民营化工企业的运营方向调整,发掘业务转型机会,为企业拓宽发展思路,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为民营化工企业搭建更多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降低企业转型风险。再一方面,要通过财政手段为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严重,但核心技术发展前景良好的民营化工企业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帮助企业度过困难期。(www.daowen.com)
3.集中突破重点技术
为应对全球产业链向区域化、次区域化方向转变以及国外技术封锁,上海首先应集中力量突破重点技术,提高高端化工产品竞争力。重点突破:(1)在电子化学品领域,加快新一代动力锂电池配套的高性能电子化学品的规模化生产;继续对OLED发光材料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抓住消费电子、物联网、5G基站及交通网络需求机遇,将功率半导体所需碳化硅、氮化镓等材料作为突破口。(2)在工程塑料领域,优化CHDM生产技术、扩大戊二胺及1,3-丙二醇等生物基材料的关键配套原料,消除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提升聚甲醛、PBT、PMMA等已有的产品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借助上海产业链优势,加强对汽车改性塑料研发。(3)在高端聚烯烃领域,通过催化剂和关键配套材料的突破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丁烯-1等国内产能开工率;同时加大对POE弹性体、EVOH、COC/COP等工业化生产的研发投入,打破国际垄断。(4)针对功能性膜材料,关注环保领域水处理用高通量纳滤膜、高性能反渗透膜以及污水治理和海水淡化用特种膜;重点发展特种分离膜、光学膜,提高膜材料的服役性能。(5)在高性能纤维领域,以应用促发展。借助上海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强和高模碳纤维、对位芳纶、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端材料。在突破重点领域技术难关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终端产品划分,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号召力和资源整合力的世界级品牌企业。围绕终端产品企业,构建本土化的化工材料供应链,各企业抱团发展,共同参与国际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