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工行业整体或将萎缩式发展
全球经济在2019年呈现出广泛的严重恶化,生产总值增速下滑2.3%。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上海化工行业呈现下行趋势。从行业产值来看,2019年上海化工总产值2 954.45亿元,较上年减少2.85%,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在持续的贸易争端和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2020年上海化工行业将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目前,多家国际化工巨头企业已宣布收缩发展计划:德国巴斯夫集团宣布以31.7亿欧元将旗下的建筑化学品业务出售给美国私募公司孤星基金,并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 000人;英国庄信万丰计划在2023财年结束前削减成本2亿英镑,并计划在全球裁员约2 500人。对标国际局势,上海化工企业也或将萎缩式发展。
新冠疫情对上海化工企业供应链形成冲击,行业的发展雪上加霜。从化工产业链来看,上海中游化工企业主要对中间产品生产加工,严重依赖物流。在全球化工产品贸易及运输受阻情况下,中游企业受此影响较大;下游企业受前端供应和后端需求影响,也受到较大冲击。新冠疫情客观上加快了逆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上海跨国化工企业在考虑经济效率的同时,将更多地以追求产业安全、自主可控作为化工产业链布局的重要标准。面对全球化工产业链重塑,如何抢占市场成为上海化工企业面临的新挑战。由于生产能力与生产环境限制,化工企业在所有制造行业中的根植性最强,化工行业产业链重构的难度要大于其他制造行业,这也为上海化工产业的供应链调整提供了缓冲的余地。
3.可能迎来倒逼式创新高峰(www.daowen.com)
随着发达国家在化工新材料领域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的保护、收紧外商投资、加强并购审查,上海化工企业通过并购途径来获得先进技术的路径也将越来越窄。伴随发达国家对我国化工高端产品的打压已从原材料获取到覆盖生产的各个环节,化工所需的基础学科理论支撑、尖端科技人才、先进制造技术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短缺,核心产品的进口替代任重道远。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半导体上游材料供应商以日美企业为主导,国产化率极低。其中光掩膜版及光刻胶g线、i线国产化率约为20%,8英寸硅晶圆、特种气体、CMP抛光材料、8英寸及以上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为10%。在半导体相关设备领域,我国半导体设备的全球市场份额为2%,半导体设备的自给率低于10%,设备用关键零部件的全球市场份额接近于0。美国刻蚀设备龙头Lam Research(泛林半导体)等公司要求我国从事军民融合或为军品供应集成电路的企业不得使用美国清单厂商半导体设备代工生产军用集成电路,在此形势下,上海新阳(硅片及封装材料)、新傲科技(硅片)、华谊微电子(湿电子化学品)、中芯国际(掩膜版)、飞凯材料(光刻胶及芯片粘结材料)、新安纳电子科技(CMP抛光材料)、上海微电子(光刻机)等一批上海本土半导体相关供应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催生新的行业融合发展模式
危与机总是相辅相成,新冠疫情对于化工行业的影响并不单一。在本次疫情期间,以互联网和数据通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和咨询,特别是医疗卫生、健康保健等,受到疫情的直接刺激获得跨越式的发展。疫情也极大改变了未来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促使医疗卫生、AI和大数据、机器人、线上办公产业、通信行业、无人化服务、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这些产业都不同程度地需要全新电子化工品、工程塑料、磁性材料、特种胶、涂层等材料,这为上海化工新材料领域高端化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低迷,我国政府加速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化工能源、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工程材料、电子化学品、橡胶制品等形成巨大的拉动力量,也使得这些领域可能成为上海化工行业新的增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