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测算评估及结果分析:深度探析

测算评估及结果分析:深度探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长江经济带所有省市中,上海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值最低,基本在0.5hm2/人上下波动,这与上海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有关。究其原因,各省市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差异是形成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人均生态承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

测算评估及结果分析:深度探析

1.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资本供需态势

利用2010—2014年的数据对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表ZII2.1),明确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资本供需变化情况与面临的形势。其中,生态足迹反映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资本需求,生态承载力反映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资本供给。

表ZII2.1 长江经济带整体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表
(单位:hm2/人)

2010年至2014年,长江经济带整体人均生态足迹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每年度均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从2010年的2.365643hm2/人发展为2014年的2.614586hm2/人,平均年增长率约为4.98%,长江经济带对生态资本的需求增加。具有来看,林地人均生态足迹处于不断波动状态,耕地人均生态足迹、草地人均生态足迹、水域人均生态足迹、人均建设足迹均不断上升。这反映出长江经济带对农产品畜牧业产品、渔业产品消费的增加,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类人居设施及道路所占用的土地不断增加,人均建设足迹增大。但是,人均能源足迹从2012年之后开始下降,这表明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有所显现,随着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保技术的发展,节能减排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凸显。

与人均生态足迹值不同的是: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给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生态资本供给下降,人均生态赤字不断扩大,生态资本供需形势日趋严峻。2010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赤字为-1.829011hm2/人,2014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赤字为-2.080472hm2/人。这反映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需要进一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促进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

2.分省市生态资本现状分析

(1)人均生态足迹

201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如下:

表ZII2.2 201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人均生态足迹表(单位:hm2/人)

将表ZII2.2中的数据绘制成垂线图,如图ZII2.1所示。从时间变化角度来看,2010-2014年,大部分省份的人均生态足迹处于上升状态,生态资本的需求上升。其中,江苏、江西、湖北、重庆、云南5省市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上升;安徽、湖南、四川、贵州4省份人均生态足迹在个别年份出现下降但总体仍处于上升趋势;上海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处于不断波动状态;浙江省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012年以后开始降低。就变化幅度来说,湖北、江西、云南3省的变化幅度最大,垂线图中的垂线比其他省份的垂线明显要长。湖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高达0.484795hm2/人,云南为0.443479hm2/人,江西为0.374241hm2/人。

图ZII2.1 201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人均生态足迹变化情况图(单位:hm2/人)(www.daowen.com)

从生态足迹值高低来看,由图ZII2.1可知,2010年至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值大多处于2~3hm2/人的区间内。人均生态足迹值低于2hm2/人的省份为贵州和上海;江西、湖北、湖南均出现过人均生态足迹值大于3hm2/人的年份;其余省份的人均生态足迹值均在2~3hm2/人的区间内波动。

在长江经济带所有省市中,上海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值最低,基本在0.5hm2/人上下波动,这与上海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有关。2010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为:第一产业114.15亿元、第二产业7218.32亿元、第三产业9833.51亿元,2014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为:第一产业124.26亿元、第二产业8167.71亿元、第三产业15275.72亿元,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五成以上,而第三产业消耗的自然资源和投入的生产要素比第一、二产业少,因而人均生态足迹较低。贵州省人均生态足迹较低的原因在于其位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人口密度较低,同时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区域生产总值明显低于其他省份,经济规模不大。此外,湖北的人均生态足迹值最高,由2010年的2.980812hm2/人上升到3.465607hm2/人,5年内,其中4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值处于3hm2/人以上,这与湖北省经济规模急剧扩大有关。2010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5967.61亿元,2014年为27379.22亿元,2014年较2010年GDP增幅高达71.5%,经济高速发展。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源利用的整体规模及集聚程度都相应增加。同时,湖北省的产业结构也影响着其人均生态足迹,湖北省2010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3.6∶49.1∶37.3,2014年产业结构调整为11.6∶46.9∶41.5,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仍然最大,湖北省产业布局具有很强的资源指向性。湖北需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减轻人均生态足迹。

(2)人均生态承载力

表ZII2.3为201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

表ZII2.3 201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表
(单位:hm2/人)

续表ZII2.3

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4省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远远高于中下游地区省份,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云南省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最高,贵州其次,四川第三。中游地区省份为湖北、湖南、江西,3省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低于上游地区省份。浙江、安徽、江苏、上海位于下游地区,4省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低。2014年,上海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083580hm2/人,云南省的人均生态承载力高达1.172038hm2/人,云南省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约为上海市的14倍。究其原因,各省市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差异是形成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人均生态承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中西部地区省市的动植物资源、水能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东部地区省市的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一些,同时,东部地区的开发程度较高,因而长江经济带生态资本供给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最为突出的是云南省和上海市,云南省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自然资源充裕,生态承载力高;而上海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开发程度高,天然植被残剩不多,以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为主,同时金属矿产资源缺乏,生态承载力低。

就变化趋势来说,2010—2014年,大部分省份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下降趋势,少数省份有所上升,个别省份处于波动状态。具体来看,安徽、江西、湖南、重庆、云南5省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江苏、浙江、湖北3省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先下降后上升,上海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上升,四川、贵州两省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波动。由此可见,一方面,随着相关省份生态足迹的扩大,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这些省份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人均生态资本供给下降;另一方面,某些省份积极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人均生态承载力恶化的局面有所好转,因而部分省份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有所上升,人均生态资本供给相应上升。

综上所述,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分别反映了生态资本供给与生态资本需求。生态承载力是自然系统承载社会经济代谢的负荷能力,它折射出自然系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调节状况,是衡量自然系统发展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尺度。生态足迹反映了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等生态资本的需求状况。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10—2014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就长江经济带整体情况来说,2010年至2014年,长江经济带整体人均生态足迹持续上升,每年度均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同时,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人均生态赤字不断扩大,生态资本供需形势日趋严峻。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给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压力,长江经济带各省份需要进一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分省市来看,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生态资本供给存在区域差异。2010年至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值大多处于2~3hm2/人的区间内,个别省份出现过人均生态足迹值大于3hm2/人的年份。(3)人口、资源分布区域差异、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是影响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大小的重要因素。对人均生态承载力来说,影响人均生态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则是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开发程度。(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长江自西向东流入大海,贯穿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腹地广阔,因而,在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处理好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从全局角度出发,共同做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防止过度开发,促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例如,长江上游是全流域的生态屏障区,发挥着水源涵养、环境净化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重要生态功能,对中下游生产和生活影响重大,可以建立相关的生态补偿制度,在全流域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合理配置生态资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