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外学者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启示

国外学者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才会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外学者的理论成果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国还应该从国内特殊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产业结构、城乡矛盾、资源配置等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16]。

国外学者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启示

城乡发展的矛盾问题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形成了城镇化的雏形。西方并未对城乡协调发展提出直接的论述[1,2],但以城乡互动关系与城乡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研究却很丰富。

1.早期理论研究

理论上,在欧洲资本主义制度下,16-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提出了理想国的构想,最早的是英国托马斯·莫尔,他认为城市与乡村在社会经济、政策、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应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待遇,社会经济应以公有制按需分配为基础[3]。17世纪初期,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再一次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蓝图[4]。到了19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以及英国的欧文分别提出了城乡社会平等观、和谐社会及理性社会制度与“新和谐村”[5]。这些构想都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当时社会主义者对城乡一体化的向往,但是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些社会主义者的构想都未能实现,这些思想却为后来的城乡发展理论提供了理论参考。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最早提出城乡融合的主张,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进而导致城乡分离,这个时候的生产力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存在发展不足的缺陷;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与乡村必将走向融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指出,只有在大工业协调发展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能实现城乡的融合[6]。列宁和斯大林也对城乡关系做了展望,即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是城乡居民拥有同等水平的生活条件。1898年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理念,即永久绿地农业用地占到六分之五的构想。1932年亨利·赖特主张通过建设更大的区域统一体来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芒福德倡导者霍华德与赖特的思想,并且主张“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7]。1943年,沙立宁提出“有机疏散模型”,倡导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规划,建设不脱离农村、符合城市居住要求的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8]

2.后期实践探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城乡发展矛盾,理论界开始了新的模型与实践性探索,以期通过改变以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实行自下而上的模式,并提出了许多关于乡村发展的战略,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实现公平为目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二元结构模型、非均衡增长理论、梯度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等[9]

二元结构模型:刘易斯提出了著名的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他以城市为中心,着力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10];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模型进行完善深化,建立了“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11],提出要实现结构转变应注重农业与工业的平衡发展;乔银森则将研究的重点转向农业剩余[12];卡尔多对乔银森的理论进行了继承,深入考察了农业剩余对二元经济发展的意义;“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是哈里斯和托达罗提出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重点应在于改善乡村人口的生活,缓解城乡矛盾[13]。(www.daowen.com)

非均衡理论:一些学者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经济,从城乡发展的时间顺序上进行研究,著名的有缪尔达尔的循环因果论、赫希曼增长极理论、威廉姆森的“扩散效应”、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这些理论都主张以强带弱、以城带乡、从中心城市扩散到外围乡村的发展模式。

梯度理论:梯度理论主要论述了在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区域的发展必然要经历由技术水平高的地区向技术水平低的地区逐步递进的梯度推移趋势[9],该理论研究的基础是非均衡理论。

协调发展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理论是从城乡的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方面入手,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速度加快导致城乡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理论界的研究重点也都转移到了城乡人口流动、城乡发展政策以及城乡结构关系上[14],道格拉斯的城乡互动理论是其中的代表,他指出,城乡是通过人的流动、商品流动、资金流动与信息流动相互联系的[15]

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论证、从二元经济结构或是从非均衡等理论角度,国外学者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消除城乡差异,最终实现城乡的高度融合。然而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才会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外学者的理论成果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国还应该从国内特殊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产业结构、城乡矛盾、资源配置等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