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资源要素最优配置。中国经济近年来正在经历“软着陆”,增速换挡的底部已近在咫尺,但这种“软着陆”更多的是周期性见底而不是结构性见底,其原因是中国经济周期性发展,而不是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当前,金融杠杆率仍然偏高,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国企占比偏高,服务业管制有待放开,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仍需进一步调整。大力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改革建设,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依然是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难题,长江中游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供需均衡,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长江中游城市发展质的提升。
提升外商投资质量,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敞开了国门,发展和完善了对外开放政策,扩大了对外开放水平,以深圳、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改革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外商投资不仅加速了中国内陆城市化的进程,也为中国内陆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外资仍然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外商投资一方面可以弥补地区经济发展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提升国内技术水平,改善经济发展质量,长江中游城市中的大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这就更需要通过大力引进外资,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此同时,积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对于长江中游城市顺利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完成“保增长”任务至关重要;同时,从城市发展阶段看,长江中游大部分城市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功能完善和提升空间还相当大,做好各项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城市辐射力和竞争力意义重大。(www.daowen.com)
开展区域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加快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以湖北为例,促进十堰、襄阳等城市的汽车集群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带动周边城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兴起,通过缩减地理距离,减少运输成本,促进产业高效衔接。发展长江中游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挥南昌、长沙等地区的高校资源优势、科技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具有长江中游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带。鉴于此,积极推进整个区域的产业宏观布局,通过城市产业创新,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三省明确“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减少同质竞争的情况。鼓励企业跨区域合作,冲破地域、行业的桎梏,结合已有优势,如湖北省的汽车制造业、湖南省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江西省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当地支柱产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重点提升长江中游地区在汽车、光伏电子、钢铁等支柱产业中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投资环境竞争力,以武汉、南昌等城市已有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逐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提升区域、产业的辐射和吸收能力,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在承接东部及沿海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强化分工合作意识,对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