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城市发展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国内城市发展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雷鸣建立了集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环境建设五个子系统为一体的城市发展质量“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93]。李磊从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建立了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99]。通过对前人成果的研究分析,发现目前学者更多注重于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城市发展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1.关于城市发展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

我国的学者对构建城市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做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构建了多种不尽相同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本课题将这些指标体系大致分以下几种。

第一,以考察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为重点的指标体系。叶裕民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两类:其一为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由三类十二个指标组成;其二为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由四个指标体系组成[85]。王忠诚和刘春燕在此基础上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86,87]。赵雪雁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知识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几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88]。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从经济发展、生活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地区统筹六个方面建立城市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共含31个指标,全面地反映了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基本内涵[89]李明秋、郎学彬以城市本身发展质量、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为骨架建立了由28个指标组成的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90]。魏后凯的观点与之相似,并更进一步地建立了自己的指标体系[91]。梁振民从经济、人口、空间三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了城市化发展质量[92]。雷鸣建立了集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环境建设五个子系统为一体的城市发展质量“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93]

第二,以考察农村城镇化为重点的指标体系。陈鸿彬从设施环境、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和社会进步这几个角度建立了由34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农村城镇化质量,其中包含经济发展指标8个,设施环境指标9个,居民生活指标11个,社会进步指标6个[94]。这些指标可以重点反映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表明农村和城市一起发展才是真正的城镇化。王志燕从人口就业、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六个维度建立了包含32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情况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95]。而郝华则认为社会发展、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基础建设、统筹城乡、空间集约这七个角度是测度城市化质量的合理结构,并依次构建了含有28个指标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96]

第三,以考察三大文明为重点的指标体系。袁晓玲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三个维度建立了由23个指标组成的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其中物质文明维度包含: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恩格尔系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精神文明维度包含: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失业率客运总量、电信服务业务收入、人均图书量和床位数;生态文明指标包含:粮食产量、年末耕地面积、环卫机械数、人均绿地面积、居民生活用水、生活垃圾清运量、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城镇用气普及率和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97]。何文举对此也存有相似的看法,并建立了一个略微不同的指标体系[98]。李磊从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建立了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99]。王艳婷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建设五个角度建立了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100]

第四,以考察竞争力为重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城市竞争力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常见的是倪鹏飞的弓弦箭模型,这是一个直接体现城市竞争力构成框架的模型,建立了含有89个指标的指标体系,来测度城市化的质量[101]。王桂新等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角度来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并从这三个角度构建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102]。白先春建立了人口、生活、经济、环境四个子系统,综合评价了江苏省13个直辖市的城市发展质量[103]。鲍悦华从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政治、联系、生产、自然环境约束、教化、庇护六个方面功能的城市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104]。吴世昌测度了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强度,构建了一个包括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经济实力、城市科技实力、城市开放能力、城市资金实力、城市基础建设六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105]。(www.daowen.com)

第五,以考察人们生活质量为重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构建了包括生活设施、收入、教育文体休闲、消费、居住、生态环境、健康社会保障九个方面的指标体系来测度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共包含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人均消费性支出等36个指标[106]。张贡生从工业化质量、人口城市化状况、市场化的实现程度、社会发展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107]。杨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和人居环境五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的质量内涵进行了评价分析[108]

虽然上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相关的理论研究有极大的作用,但仍然具有很多问题。如:注重城市发展质量而没有意识到城市发展中城市化的动态过程;对农村发展缺乏关注等。因此,本课题结合城市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知识,界定城市发展质量的同时,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并可以较好反映长江中游城市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

2.关于城市发展质量测度方法的研究

以城市发展质量的内涵和理论基础为前提,建立城市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对城市发展质量进行测度与评价。对城市发展质量的测度既要从整体角度测度城市发展质量如何,又要分析影响城市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通过对前人成果的研究分析,发现目前学者更多注重于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发展质量进行测度主要要经过标准值的计算、指标值的计算、权重的确定、总分值的计算、综合评价等几个步骤。大多数学者青睐于从各个角度建立城市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法、公众调查法、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专家分析法和熵值法等分析方法。也有少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如:空间分布角度、协调发展角度等。沈玲媛运用SPSS对原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主因子,对因子载荷矩阵和表针化后的指标值加权平均,计算各城市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得分,并用SPSS对原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处理[26]。王德利采用实际值与目标值相对比的方法,评价同一对象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对象的城市化发展质量[109]。庄连平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十九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了研究,并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了其演化状况[110]。解佳龙从自主创新能力、效益贡献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了中心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对全国四个直辖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进行了三维空间三点聚类分析[111]。杨文运用熵权法对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整体的发展质量和内涵进行了测度[112]

以上的评价方法普遍需要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所以存在比较大的主观性,而且需要较大的指标数量,对研究一些低级地域单元存在限制,所以使用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本课题首先采用动态因子的方法对较多复杂的指标进行了降维,还原所选指标的主要信息,从而降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发展质量问题的分析难度。然后利用ArcGIS对长江中游城市的空间分布和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个城市之间的协调度,最后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空间相对作用进行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