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智能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2015年全国平均可利用小时数1728小时,同比下降172小时,平均弃风率1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甘肃、新疆、吉林等省弃风率均超过30%。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用电需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决定了我国必须通过大规模“西电东送”保障全国电力供应,需要发展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以提供强大支撑。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可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等。发展智能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随着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加,全国范围内弃风、弃光问题日益严重。2015年全国平均可利用小时数1728小时,同比下降172小时,平均弃风率1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甘肃、新疆、吉林等省弃风率均超过30%。未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空间巨大,预计2020年的发电装机规模将达3亿千瓦,是当前累计装机容量的3倍,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瓶颈亟待突破。(www.daowen.com)
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用电需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决定了我国必须通过大规模“西电东送”保障全国电力供应,需要发展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以提供强大支撑。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的提升,其消纳和配置的范围也需同步扩大,发展大容量远距离联网技术有助于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互补消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