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入探究《现代港口发展的区位势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深入探究《现代港口发展的区位势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本书第3章运用区位论及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模式,提出“港口区位势”的概念,建立“港口区位势”理论模型,对港口与区域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基本分析。

深入探究《现代港口发展的区位势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书运用历史比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等方法,将地理学交通运输学、系统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综合运用到现代港口区位问题的相关研究中,通过对现代港口区位发展与区域交互作用的系统分析,建立起现代港口发展的区位势模型与基本理论体系。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

1)港口相关区位研究的理论与成果综述

本书第1章通过阐述与评价国内外港口相关区位研究的理论和成果,得出对本书写作的重要启示。

2)现代港口区位性质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与信息产业以及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上一些地理位置和水深条件优越、集疏运条件较好、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港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第三代港口,即现代港口。与传统港口相比,现代港口具有新的区位性质,在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考察世界主要港口的区位发展,现代港口的基本性质可归纳为: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指向,综合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以及港口型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3)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及港口区位势的提出

任何一个港口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特定区域系统的一个组成单元。港口区位的形成与发展是港口与区域系统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港口与区域系统的这种长期交互作用,使得不同的港口拥有不同的区位条件和优势,并在区域港口集合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发挥不同的功能。以往对港口与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通常只停留在定性描述的层面,定量研究较为少见。然而,现代自然科学经济学均已证明,对有关过程进行精确描述,必须采用定量而不仅是定性的模式。为此,本书第3章运用区位论及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模式,提出“港口区位势”的概念,建立“港口区位势”理论模型,对港口与区域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基本分析。

港口区位的功能和空间格局的发展取决于港口使用者的空间行为。港口使用者的空间行为是由其所从事的港口活动对区位要素的需求程度和选择计划来确定的。港口作为物流系统中某一种活动的区位,港口区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即“港口区位势”,可用港口获取相关区位要素的能力或潜力来表示。由于港口区位的竞争力反映为港口对所有相关活动的区位吸引力,港口区位势应是港口获取或供应对各港口活动的相关区位要素的能力或潜力的总和,因此,第i港口区位势Vi的概念模式表示为:(www.daowen.com)

4)现代港口区位势基本理论

本书的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在第2章对现代港口区位性质的分析,以及第3章运用区位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所提出的港口区位势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港口区位势基本理论体系,以期对现代港口区位发展与区域交互作用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港口区位势的概念和内涵,将港口区位势概括为5个基本因子:港口自然区位势、港口运输区位势、港口经济区位势、港口技术区位势以及港口管理区位势,系统阐述各港口区位势因子的含义和内容。

(2)建立港口区位势因子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定量化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港口区位势测度的数学模型。首先,根据港口区位势的内涵和港口区位势因子体系结构,将港口区位势指标体系划分为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的值由二级指标推导而得,二级指标的值又由三级指标推导得出,三级指标为统计描述性指标,或直接给出,或由若干个统计指标综合后给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港口区位势测度的数学模型:

其中:

(3)分析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国际生产模式的转化和世界经济贸易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交通运输网络化的演变进程,港口基本区位势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

(4)探讨现代综合物流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主要港口与物流系统各个节点之间实行有效的区位战略合作,以及相关港口之间有效的竞争与合作,促进港口区位势发展的重要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