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位论的发展与演变

区位论的发展与演变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区位的理论和学说统称为区位论,或称生产力布局理论。稍后,另一位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利用克氏理论的框架,出版了《经济的空间分布》,并提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其后,随着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的应用以及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思想和运筹学方法的相继引入,区位论的理论和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归纳起来,区位论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古典区位论。

区位论的发展与演变

区位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其含义除了空间位置之外,还有为特定目的而标定或设置的地区(或场所)的双重含义,即区位是特指企业、产业、设施等在空间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研究区位的理论和学说统称为区位论,或称生产力布局理论。区位论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横跨了经济学和地理学两大科学体系,成为两门科学的主要内涵和互通桥梁,并成为区域科学的基础理论,在区域规划与区域管理等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区位论最早出现于经济学中,随后被广泛应用到地理学研究领域。德国经济学者杜能的《孤立国同农业国民经济的关系》,根据资本主义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由此创立了农业区位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者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研究了工厂选址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工业区位论。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根据聚落和市场的空间关系,建立了中心地理论。稍后,另一位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利用克氏理论的框架,出版了《经济的空间分布》,并提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20世纪40年代,克氏著作由美国地理学者乌尔曼(Ullman)译成英文,从此在欧美地理学界广为流行,成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理学科计量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后,随着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的应用以及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思想和运筹学方法的相继引入,区位论的理论和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归纳起来,区位论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

(1)古典区位论。始于19世纪20年代,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低,内容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其主要代表是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高兹的海港区位论也属于古典区位论的范畴

(2)近代区位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立足于一定地区或城市,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内容主要涉及第二、第三产业,其代表是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www.daowen.com)

(3)当代区位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其涉及的产业部门,从早期的第一、第二产业到中期的重视加工工业和商业,直到近年来以探讨城市和第三产业为主体。其代表是艾萨德的《区域分析方法》中阐述的“区域科学”系统理论、哈格斯特朗的《作为空间过程的创新扩散》中阐述的新技术空间扩散理论以及俄林的《贸易学说》中阐述的国(区)际分工和国(区)际贸易理论。

(4)新贸易理论及其区位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位论发展的新趋势是其与经济学及贸易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传统经济学和贸易理论忽略了现实空间的不足。其主要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Martin,1996),他用外部规模经济性与运输成本结合来解释区域产业聚集和形成核心区域、边缘区域的重要环节,提出运输成本将阻碍生产在空间上的聚集;如果运输成本下降,厂商将在某一地区聚集以实现生产和运输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克氏的分析见解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区位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