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的探究

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的探究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Taaffe,Morrill and Gould从港口与腹地的交通联系角度对港口空间结构演化进行研究。此后,Rimmer根据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港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对Taaffe等人的交通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归纳出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的理想时序模型。由于Hayuth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美国港口的发展,故对之后的港口区位的空间布局与结构演化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的探究

国外对于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研究港口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港口与腹地、港口与陆地交通运输系统相互作用的问题。如Taaffe,Morrill and Gould(1963)从港口与腹地的交通联系角度对港口空间结构演化进行研究。1963年,他们共同发表了题为《欠发达国家的交通扩张》一文,以加纳和尼日利亚为例,首次建立了港口区域交通网络发展模型。他们认为,随着交通网络的扩张与不断发展,港口与腹地的交通联系得到逐步改善,腹地货流逐步趋于集中。此后,Rimmer(1977)根据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港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对Taaffe等人的交通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归纳出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的理想时序模型。Rimmer的港口空间结构演化的理想时序模型将港口空间结构演化分为四个阶段:①小港口分散、孤立发展阶段;②伸入内陆的交通主干线的出现与港口扩张阶段;③支线相互贯通与港口集中化趋势出现阶段;④港口集中化发展阶段。

(2)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港口体系演化过程,分析区域内众多港口如何竞争主枢纽港的地位,以及技术进步如何改变区域内港口空间结构和港口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主要代表有Hayuth(1987)对美国港口以及Hoyle and Charlier(1995)对东非国家的区域内港口的竞争及港口体系的研究。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是港口设备的技术水平、航运的发达程度及港口与陆路交通的联营等对区域港口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由于假设覆盖整个区域港口体系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因此腹地的发展状况和不同港口腹地之间的差异性显得并不太重要。Hayuth(1988)还以同样的假设为依据,建立起一个以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视角研究区域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演化规律:区域港口体系经历五个阶段的发展,其中在区域主枢纽港出现之前有三个阶段,即前集装箱化阶段、初级集装箱港口发展阶段和各港口竞争之后集装箱向大港集中阶段;之后的主枢纽港的形成是航海、港口营运和陆上交通规模经济的结果;最后由于受到一些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如当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货物的空间流动性大为加强,大型港口(负荷中心)的运营费用不断上升,货流继续集中将产生所谓的“规模不经济”,此时周围(边缘)港口将分流主枢纽港的货流,区域港口进入周边式发展阶段。Hayuth的研究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在规模经济法则的作用下,港口体系内的集装箱货流同样具有集中化的趋势,而且他还发现,当集中化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分散化会成为港口体系内货流变动的主导趋势。由于Hayuth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美国港口的发展,故对之后的港口区位的空间布局与结构演化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www.daowen.com)

目前有较多文献对港口或运输方式选择进行单独研究。在港口选择方面,Tongzon(2009)为货代选择港口的主要因素包括效率、班轮频率、设施和位置。Wanke(2017)等采用模糊推理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货主和航运公司的港口选择,他认为到港距离是主要因素。Larranaga等(2017)构建多项离散选择(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及混合逻辑回归模型研究运输方式的选择,认为运输时间和成本是主要影响因素。Teye等(2017)采用基于成本的MNL模型描述货主对运输方式及陆港的选择。Nugroho等(2016)采用巢式、混合式及混合巢式Logit模型研究货主和货代对港口和运输方式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