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港口选址区位研究

港口选址区位研究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1934年德国学者高兹发表了《海港区位论》一书,开创了港口区位理论研究的先河。高兹认为,决定海港选址区位的有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资本投入三个主要因素,它们共同构成港口区位因子体系。《海港区位论》也是目前关于港口区位研究的最为完整的著作。自高兹之后,关于港口区位的专门研究较少。

港口选址区位研究

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学界仅仅是对港口的各种地理现象进行单纯的描述。直到1934年德国学者高兹发表了《海港区位论》一书,开创了港口区位理论研究的先河。高兹应用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思想和方法,把港口和腹地联系起来分析,以总体费用最小原则来求出海港建设选址的最优区位(杨吾扬、梁进社,1997)。高兹认为,决定海港选址区位的有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资本投入三个主要因素,它们共同构成港口区位因子体系。其中,运输费用决定海港区位的基本方向,劳动力费用和资本投入对由运输费用决定的港口区位进行修正,最终得到最优区位。最优区位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指向海上距离最短的位置;②指向建港投资最小的地点;③指向连接海港的廉价运输的腹地。

高兹是对港口的选址区位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尽管他忽视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过程,也缺乏对垄断、政府政策及货流的相关分析,但他所创立的海港区位基本理论对今天的港口区位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他被称为近代港口区位研究的奠基人。《海港区位论》也是目前关于港口区位研究的最为完整的著作。(www.daowen.com)

自高兹之后,关于港口区位的专门研究较少。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Bird(1963)从港口设施建设的角度对港口区位进行专门研究。在对不列颠群岛的一系列主要港口进行综合考察后,他总结出著名的“任意港模型”(anyport model)。该模型根据港口设施的增建和技术的演进,将港口区位发展分为原始发展、顺岸式港口扩展、港池式码头发展及专业化码头发展四个阶段。“任意港”模型为分析港口区位的发展阶段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同时,Bird首次揭示出随着港口设施的增建、技术的演进以及功能的扩展,港口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分离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