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期间,为了改变中国钢铁行业不合理的布局,国家决定在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中,在华北地区建设包钢,在华中地区建设武钢,特别计划在1965年建成300万吨的包头大型钢铁基地,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烧结、炼焦化工、耐火材料等十几个大生产及辅助设施的联合企业,但在这一时期实际只建起冶炼系统及部分配套辅助设施。本节讨论从苏联引进的冶炼技术是否适应包钢白云鄂博共生产矿的特殊性,包钢是怎样结合引进的技术与自身的特点进行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冶炼过程中的技术难关的;分析包钢炼铁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当时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取得了哪些技术成就,技术发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并对包钢和武钢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技术进步的情况。
包钢炼铁厂的设计是包钢整个初步设计中的一部分,1957年3月,由苏联黑色冶金工业部国立冶金工厂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负责的高炉主体及主要技术参数,及由其委托苏联黑色冶金动力托拉斯中央设计局、冶金及化学工业企业电力安装总局国立重工业电气设计院、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建筑设计院、苏联化学工业部国立煤气净化设备设计院等单位负责的高炉信号、计器、电气、土建和煤气净化等设计完成,一期工程最初设计炼铁车间为100~1 300立方米高炉4座,年产生铁150万吨。1957年8月,中国冶金部黑色冶金设计院会同包钢、包头冶金建设总公司对苏联设计做了部分修改。炼铁车间(即炼铁厂)共建1 513立方米高炉4座,年产生铁313万吨。高炉系统所需金属结构就近万吨,技术复杂的设备达7 200多吨,铺设电缆约100千米,各类工业管道60余里,修筑铁路62公里,浇注混凝土60 000立方米,挖填土方1 700 000多立方米,砌砖15 000立方米。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建设2座高炉,年生产能力150万吨,1962年完成。1958年4月8日,一号高炉动工兴建,1959年9月26日一号高炉出铁;1959年11月12日,二号高炉破土动工,1960年9月13日建成出铁。至此,炼铁厂的建设初具规模。(54)
图6-6 一号高炉外壳安装与炉体吊装(55)
政治原因导致的包钢一号高炉提前出铁给高炉冶炼技术带来的难题,一方面是设备、材料等没有配套跟上,造成基本建设进度与设备材料供应矛盾。包钢的建设能否按计划完成并如期投入生产,关键在于材料和设备能否按质、按量、按时供应。包钢向上级反映后,在当时的条件下满足所有所缺设备材料已没有可能,包钢又提出了只为一号高炉提前出铁提供所缺设备材料,其他项目缓建、停建的报告。这一方案在各方领导部门的协调下,得到全国的支援,使得一号高炉提前出铁,国庆献礼成功。另一方面,包钢的高炉试验在投产前共进行了7次,但在实验结果没有特别明确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投产。
(1)投产前设备材料、技术力量缺乏的问题。
档案中记录了1959年5月一号高炉投产前面临的困难(56):
①设备问题:一号高炉出铁以前共需重型设备12 477吨,在国内外已经拿到的有5 619吨,已经订到并可能拿到的5 903吨,没订到的还有956吨,其中有渣罐车2台、坦克吊4台、推土机2台等,非指标设备中还有1.6米大闸阀4个没订到货,通用设备缺蒸汽机车4台、电机车5台、汽车200台、水泵14台、通风机114台、高压开关30个。电机问题更大,因为国内各承造厂所造的设备大部缺电机不能成套。共缺变压器60台(7 091千伏安),已经订货必须提前交货的有68台(27 715千伏安);共缺六流电机437台(6 362千瓦),已经订到货要求必须提前交货的313台(3 536千瓦);直流电机,未订货的共5台(344千瓦),已经订货要求提前交货的8台(253千瓦)。
②材料问题:钢材数量已免,主要是规格对不上,需要中央帮助解决。
③运输问题:目前有些承造厂已经交出急需的设备,但大连、鞍山没有车皮,不能按时运入现场;木材国家已经调发,但没有车皮也不能运入现场,往往因此影响建设。
④施工机械两年没有补充,但工程增加两倍,因而急需补充部分,如吊装机械及风动工具等。
中共包头市委向内蒙古党委并周恩来总理及邓小平同志报告了以上问题,还提出了另外几个问题(57):
①包钢的生产技术力量不适应需要,请冶金部早日调配。
②包头矿厂的生产试验,仍应由鞍钢或石景山进行,以解决氟的处理问题。
③包钢的煤炭基地应及早确定并进行建设,除加紧建设包头石拐子煤矿外,对桌子山、乌达两矿下更大的力量。
④包头第一热电站(供包钢用)急需投入生产。
这些问题包钢在自力更生挖掘内部力量,但在当时国有制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这些问题只能通过上级党委及中央研究协调解决。
再加上当时的基本建设与生产指标矛盾。1959年在一号高炉、一号平炉未建成的情况下,包钢担负的生产指标是:生铁40万吨,钢25万吨,钢材10万吨。炼钢需要500吨平炉连续生产8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在材料设备都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平炉不可能建起来,这些生产任务就由中小钢铁厂完成。(58)这也是导致做出建立中小包钢决策的重要原因,最终导致分散了人力、物力,对包钢一号高炉的建设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后在华北局与全国的支援下,仅勉强解决一号高炉投产的设备材料问题,使包钢顺利提前出铁,却也为以后遗留下来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2)苏联专家指导完成1 513立方米高炉的砌筑。
白云鄂博矿含氟炉渣对耐火材料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在中小高炉的冶炼试验中都已被证实,试验中只有碳砖对含氟炉渣有较好的抗侵蚀性。因此包钢高炉的炉底、炉缸、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都有碳砖砌筑,以抗氟渣的侵蚀。
包钢一号高炉是当时最大高炉之一,在鞍钢所建成的几座大型高炉内,全部使用耐火砖土砖作为炉体内衬。武钢的一号高炉内仅在炉底与炉缸使用了一部分碳砖。在苏联专家列文及希洛瓦特柯的指导下,完成了设计施工,这种结构在国内是初次采用。砌筑碳砖也是一项新技术,1960年冶金部把这项碳砖砌筑的资料整理后作为内部资料出版,名为《1 513立方米高炉的砌筑经验》(59),书内叙述了碳砖的预安装、施工方法及砌筑过程。
图6-7 包钢一号高炉炉体结构
这座高炉本体结构设计时采用了大量的高级耐火材料——碳砖作为炉体内衬,上下共用碳砖50层,重达1 400吨之多。高炉的本体结构如图6-7所示。
这座高炉的砌筑参考了苏联1 386立方米高炉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并在苏联专家亲自指导下施工。在施工前还学习了武钢筑炉公司的先进施工经验。在碳砖运输及吊装方面采用了大量施工机械,制作了整套设备,仅使用的单轨吊车就达13台。砌砖则以1953年苏联高炉碳砖砌筑规程作为依据。在专家的帮助及包钢技术人员的努力下,砌筑质量达到并超过了设计要求。如碳砖灰缝要求2.5毫米,达到1.5~2毫米。通过包钢一号高炉的施工,我国初步掌握了碳砖砌筑高炉的技术,为今后高炉的兴建打下了基础。
(3)一号高炉安装过程中的快速施工。
1958年6月14日,包钢在一号高炉建设工地上举行了混凝土工程开工典礼(见图6-8),仅用22个小时就全部完成了基础浇灌工程(见图6-9)。当时《冶金报》报道称这个速度“创造了浇灌混凝土的世界纪录”。一号高炉施工进入炉体外壳安装阶段(见图6-10左),整个安装工程任务仅仅用了28天。热风炉(见图6-10右)高43米、重150吨,焊缝长达1 000米,仅用7天零16个小时就安装完毕。这在当时均创造了全国新纪录。一号高炉的砌筑仅用了28天,比计划时间早了17天。(60)《人民日报》称包钢一号高炉是我国当时最大的自动化大型高炉,采用了碳砖炉底、炉底强烈通风冷却、高压炉顶等最新技术,装料、出铁和调剂鼓风等都采用电气自动化操作,开闭口铁口和运输设施等也全部是机械化的,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流的大高炉。(61)
图6-8 一号高炉混凝土浇灌工程开工典礼
1959年9月26日,一号高炉投产,包钢进入大高炉生产冶炼阶段,但是技术人员很快发现,以前在中小高炉上进行的白云鄂博矿冶炼试验,并没有弄清矿厂的全部冶炼特性,也没有掌握冶炼这种含氟、稀土、多金属共生矿的操作技术,加之,包钢缓建选矿厂和烧结厂,致使1959年至1965年间采用富块矿直接入炉冶炼,矿石在采掘后未经混匀,成分波动大,造成炉况难于维持稳定。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风口、渣口、出铁口大量破损,炉缸堆积严重,炉内频繁结瘤,遇到了中国冶金史乃至世界冶金史上罕见的技术难关,国内外均无冶炼此类铁矿厂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解决技术难关的有效措施。
图6-9 一号高炉的基础施工(绑轧钢筋)与一号高炉机械化施工
图6-10 一号高炉安装第四节炉体及施工中的一号高炉热风炉(62)
一号高炉投产时,全部配用白云鄂博富块矿(含铁49.10%~54.90%),炉渣含氟超过14%,风口、铁口、渣口寿命短,炉内结瘤,称为“三口一瘤”关,是建厂初期制约高炉生产的最大技术难关。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铁口和渣口的问题,风口问题直到1978年才彻底解决,高炉结瘤的问题直到80年代才找到防瘤的措施,得以解决(63)。在建厂初期炼铁厂主要技术创新如表6-4所示。
表6-4 炼铁厂对炼铁技术进步所做贡献一览表
资料来源:炼铁厂对炼铁技术进步所做贡献一览表[G].包钢史料选辑12.包头钢铁公司厂史办公室,1989(12):89.
②风口问题在最初的铜板帽风口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革,1972年改为螺旋铜管风口,寿命提高3倍;1988年改为贯流式风口,成功地控制了风口的大量破损。参见:白云鄂博铁矿高炉冶炼三十年[G].包钢史料选辑:12.包头钢铁公司厂史办公室,1989(12):34-38.
(1)锻造内芯焊接渣口技术。
包钢生产初期采用鞍钢等厂广泛使用的全铸铜渣口。这种渣口根本不适应含氟矿石冶炼,寿命只有几天甚至几小时,高炉不能正常放渣。1960年上半年,一号高炉烧坏渣口193个,平均每月32.1个,超出正常水平几倍,还造成因南渣口爆炸导致的炉缸冻结事故。包钢成立渣口攻关组,先研制了紫钢板渣口,虽然可提高寿命,但由于有焊缝,易开裂,不适应高炉生产;后加以改进,研制成功锻造内芯焊接渣口,提高了渣口使用寿命,平均每月烧坏3~5个,爆炸事故大大减少,解决了渣口问题。(64)
(2)铁口使用碳质泥料技术。
一号高炉生产初期,铁口泥套寿命极短,新泥套只能出铁2~3次。泥矿不良导致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泥料不适应,不能抵御氟渣的侵蚀。1960年底,二号高炉首先试用碳素料(砌筑碳砖用的粗缝糊)作泥套,寿命达到出铁100次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铁口泥套问题。后不断改进,泥套寿命达到500次。另外,早期沿袭使用的水质炮泥也不适应白云鄂博矿冶炼。1964年,炼铁厂与中央试验室共同研制成无水炮泥,解决了过去放火箭、跑大流等问题。这些铁口技术,还推广到武钢、鞍钢等厂。
(3)风口技术难关的攻关过程。
风口问题是包钢高炉最独特、最困难、为时最长、危害最大的一个技术难关。风口大量损坏严重,成为当时国内冶金界难题之一。一号高炉开炉时使用的是传统铸铜空腔风口,导热性差,水流速慢,连连发生烧穿、爆炸事故。1959年10月损坏风口29个,后逐月增加,最多时一月烧坏风口达334个。这些问题在当时国内外都不曾有过,此时期包钢风口寿命不及当时国内正常水平的十分之一。1960年包钢成立了“共产主义协作队”研制新风口,共研制了12种新型风口,以铜板帽风口效果最佳,可提高风口寿命一倍。后研制成长钢板帽风口(帽长150毫米),寿命又提高了一倍。这些技术因科研机构撤销、技术人员下放被中断。(65)
(4)倒流休风放散管。
一号高炉生产初期,沿用热风炉倒流,炉缸煤气中含铁、氟、钾钠粉尘,极严重地侵蚀了热风炉上部砖衬,导致格孔堵塞,寿命剧降,只三年时间,热风炉便严重损坏,被迫于1963年大修更换全部格子砖。1963年4月,在二号高炉采用专用倒流休风放散管倒流,延长了热风炉寿命,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得到冶金部的奖励,这项国内首创的新技术,苏联在4年之后才开始应用。(66)(www.daowen.com)
(5)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炼铁研究室的技术成果。
包钢一号高炉的建设完全是从苏联引进设备与技术,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包钢也在进行技术攻关,包钢设计研究院的炼铁室负责高炉的设计。从1959年到1965年,炼铁室(67)完成了包钢炼铁厂一号、二号1 513立方米高炉施工管理和辅助系统施工图设计、包钢300万吨规模节约方案、补充初步设计、一期工程填平补齐方案等,还承担了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地方钢铁工业的布局、规划和设计。如呼和浩特钢铁厂初步设计和一号255立方米高炉施工图绘制,乌兰浩特钢铁厂初步设计和55立方米高炉施工图绘制,千里山钢铁厂2×55立方米高炉施工图绘制,中包钢6×28立方米高炉、11×55立方米高炉规划,高炉原料场及填平补充施工图设计。在这些高炉中采用的先进技术有:高炉本体采用自立式框架结构,炉底采用密封板、水冷综合炉底、球墨铸铁冷却设备,三圆弧拟合型悬链线拱顶热风炉,热风炉采用半交叉并联送风、空气煤气比例调节、空气煤气预热、高效七孔格子砖、热风主管三岔口组合砖等。
图6-11 1959年钢铁试验厂建起55立方米高炉等设施(68)
图6-12 炼铁厂1959—1966年合格铁产量折线图
注:笔者根据表6-5制作。
表6-5 1959—1966年炼铁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69)
图6-13 炼铁厂1959—1966年盈亏图示
注:笔者根据表6-6制作。
从表6-6中可以看出,从投产到1963年末,是炼铁厂起步和艰难的徘徊时期,年平均生铁产量30万~40万吨,当时对冶炼特殊铁矿尚处于摸索阶段,冶炼技术不过关,炼铁厂共生产生铁170.5万吨,亏损总额为1.336万元。1964—1966年被称为炼铁厂的“黄金时代”,在炼铁原料上使用了经过混匀中和的小粒度富块矿,成分较为稳定,1966年达到合格生铁产量91.4万吨,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虽然风口破损还很严重,但铁口难维护、渣口易放炮的问题基本解决,生产指标大大提高,3年累计生产合格生铁190.15万吨,利用系数从0.4~0.6吨/(米3•日)首次达到了1.013吨/(米3•日)。
从表6-5中可以看出,包钢炼铁厂综合焦比从投产开始到1961年达到最高,后来逐年下降,这也是影响炼铁厂生产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包钢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的方法实现了降低焦比的目标,提高了生铁的合格率。在炼铁厂最困难的时期,包钢的生产形势是1座焦炉、1座高炉和1座平炉进行生产,因为只有1座焦炉,还要支援外地,炼铁厂处于“以焦定产”状态,生铁产量受到限制,企业3年亏损达489万元。郭维冶从1962年开始担任炼铁厂厂长后,经包钢党委讨论,确定了将“两个七百,一个一千”(70)的指标作为技术改造的方向,第一以减少风口破损为主攻方向,第二就是以降低焦比为中心,由当时的960千克/吨降低到700千克/吨。通过将风温提高到1 100℃(可以降低30千克/吨)、使用一定标准的小块矿(可以降低焦比30千克/吨)、减少中间环节的损失和浪费(可降低10~20千克/吨)等方法来实现。(71)通过这些技术的改造再加上实现小指标责任制(72),到1964年,实现全年焦比707千克/吨,1965年为675千克/吨,生铁合格率达99.92%,全厂全面超额完成了“两个七百,一个一千”的奋斗目标,从1964年开始扭亏为盈,经济效益转好。
这一时期炼铁技术的特点如下:
(1)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炼铁厂投产初期,正是全国“大跃进”的年代,工程技术人员尊重科学的态度受到批判,炼铁生产管理处于混乱状态。但从1963年到1966年,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努力进行高炉试验研究,解决了生产技术和管理上的一些问题,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随之改善,使炼铁厂走上正常发展的路线。
(2)对高炉冶炼的普遍规律及白云鄂博矿的特殊性有了正确认识。高炉投产初期,由于对矿石的特殊性认识不足,虽然从苏联引进了当时先进的高炉冶炼技术,采用了当时最大的高炉设备来进行冶炼,但以普通矿厂的冶炼理论和经验来指导生产,有时甚至还违反了普遍规律,采取富矿入炉,以致高炉生产各项指标落后。“大跃进”后,逐步认识到矿物特殊性带来包钢高炉生产的“三口一瘤”问题,重视实验研究,虽然没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但对炼铁技术进步还是做出一些贡献,为以后解决这些难题奠定了基础。
(3)艰难的技术创新之路。对于史无前例的白云鄂博共生矿冶炼的“三口一瘤”问题,包钢不得不走上技术创新之路,包钢炼铁厂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炼铁技术的进步史。1960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以包钢为中心的国家钢铁行业研究院通过技术创新,取得解决渣口、铁口、风口等问题的技术进步。白云鄂博多金属共生矿的冶炼技术和综合利用研究的进步推动着包钢的技术发展,也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发展包钢钢铁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60年到1965年是包钢炼钢厂(73)投产初期发展阶段,1960年5月1日,一号500吨平炉投产。当时该厂所处的外部条件:选烧厂没有建成,炼铁厂一号高炉投产后富矿直拉入炉冶炼,导致铁水磷、硅含量高;初轧厂正在筹备,轧钢系统尚未投产。内部条件:厂房只建到28线,混铁炉没有投产,只有1台350吨桥式起重机和4台11立方米渣罐车在运行周转,冶炼一炉钢平均耗时17小时53分。同年二号、三号500吨平炉投产,由于内外条件仍没有改善,冶炼时间长、钢产量低、事故频繁发生,全年共产钢13.44万吨。1961年到1965年,钢厂生产处于时断时续状态,停炉保温,只有1座平炉进行生产,以生产沸腾钢为主,1965年试炼过少量的半镇静钢等,5年共产钢101.4万吨。
包钢的平炉生产工艺和主要炼钢技术攻关项目值得思考。平炉投产后,因白云鄂博矿石资源的特殊性,造成高磷、高硅铁水炼钢的特殊问题。冶炼厂渣层厚达1米,渣量约占30%,冶炼时间长,钢质量不高,还影响炉体寿命。1962年时,因铁水带渣达1.7%,磷、硅含量分别高达0.75%和1.3%,生产出的钢锭合格率仅为88.62%。1963年,炼钢厂从矿厂资源的特点出发,总结出一套“装好料、加好热、多放初期渣”,利用白云鄂博富矿和铁皮进行精炼的技术操作方法,基本上攻克用高磷铁水炼钢的难关,钢锭合格率最高达99.14%,创历史最好水平。
图6-14 平炉生产工艺流程图
资料来源:包钢志:第六编 生产志(1959—1990)[A].包头钢铁稀土公司档案馆,1993:290.
包钢炼钢厂当时有500吨固定式平炉3座,平炉冶炼采用的生产程序:补炉→装料→兑铁水→熔化→精炼→纯沸腾→脱氧出钢。在生产初期,主要生产沸腾钢,因初轧厂未建起,包钢生产的钢种需发往鞍山钢铁公司和太原钢铁公司开坯、轧制。
图6-15 混铁施炉工与一号平炉生产过程中兑铁水(74)
包钢炼钢厂投产后不久,苏联专家撤走,而且针对白云鄂博矿炼成的高磷铁水的特殊性问题,依然没有可供参照的经验,包钢走上了自主创新攻克技术难关之路。在建设初期,取得的中磷铁水炼钢主要技术攻关成就有:
(1)高磷铁水炼钢工艺制度的建立(75)。
1960年,冶金部副部长刘彬与炼钢厂厂长刘耀宗、副厂长顾宝山、工程师张顺臻等率领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三结合”小组,进行炼钢技术攻关。1962年和1963年,国家处于调整时期,炼钢厂停产空闲时间比较多,攻关小组针对中高磷铁水的冶炼钢、护炉及热工操作,总结出快装料、加好热、快兑铁水、晚放渣、多放初期渣、降低熔毕磷等一整套工艺制度,同时采用加白云鄂博富矿和氧化铁皮脱磷等措施,解决了500吨平炉用高磷铁水炼钢的难题。1964—1965年,平均炉龄分别达到317次和454次,冶炼时间降到13小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接近当时鞍钢、武钢同类平炉的先进水平。
(2)提高平炉炉龄的技术攻关。
1960—1963年,包钢平炉炉顶采用铝镁砖砌筑,使用混合煤气为燃料,由于国内对铝镁砖的使用尚无经验,炉顶破损严重,包钢炼钢厂的3座平炉的炉顶寿命最高只有135炉,最低33炉,是全国冶金行业典型的“短命炉”。在多次技术攻关的经验基础上,冶金修理厂技术人员阎好文制订出一套延长炉顶寿命的技术措施,掌握了在黏渣下炼钢炉的技术,加强炉顶的砌筑和维护,减少炉内温度的急冷急热,冶炼工序控制等项工作,使炉龄明显提高,1963年平均炉龄达到317次,1964年单炉最高炉龄达到454次。
包钢和武钢炼钢厂1960—1966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如表6-6所示。
图6-16 1960—1966年平炉产量图示
注:笔者根据表6-6数据制作。
图6-17 1960—1966年利用系数发展折线图
注:笔者根据表6-6数据制作。
表6-6 1960—1966年包钢和武钢炼钢厂平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包钢志:第六编 生产志(1959—1990)[A].包头钢铁稀土公司档案馆,1993.
武汉钢铁公司一炼钢厂厂志(1958—1980)[A].武汉第一炼钢厂厂志编纂办公室,1986.
笔者根据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①因包钢主要生产沸腾钢,武钢统计的也都是沸腾钢合格率。
从表6-6与图6-16、6-17中可以看出,1964年到1966年,包钢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炉顶寿命、平均冶炼时间、平炉利用系数和钢锭合格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1962年产量最低,主要是由于当时长期停炉保温没有进行正常生产造成的,先后停开了两座平炉,直到1963年才恢复到一座平炉常年生产的状态。因为当时铁水含磷过高,致使钢锭合格率最低,利用系数也最低。
将包钢与武钢的几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见:①从历史钢锭合格率的变异可以看出,武钢在建设初期以生产沸腾钢为主,钢锭合格率比较高,呈稳定上升趋势;而包钢因采用高磷铁水炼钢,造成合格率下降到90%以下,后在技术改造的基础上逐步攻克了这些技术难关,合格率才趋于正常。②通过历年炉龄的对比可以看出,包钢与同一时期的武钢炉顶寿命相比相差很远,这主要是包钢矿源的特殊性对当时的铝镁砖炉顶损坏严重造成的。③1965年以前,包钢最初是以混合煤气炼钢,武钢采用温吐里式煤气炼钢,两个厂都是在1965年开始采用重油炼钢。④最佳作业率主要取决于生产中的维护和修炉的质量,作业率是由炼炉率、热修率、冷修率来决定的,一般热修率和炼炉率变化波动范围不大,所以作业率主要受冷修率的影响。包钢的作业率一直低于同行水平,直到1963年炼钢厂才走上正轨,作业率同武钢相当。1965年,由于修炉质量的提高,冶炼操作正常,冷修率居全国先进水平行列,作业率高于武钢10%以上,创造了历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在全国钢铁行业也属最好水平。
这一时期包钢炼钢厂炼钢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因铁水含磷高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包钢炼钢厂从引进苏联技术到自主创新,到底还有哪些技术外的影响因素,值得分析。
包钢炼钢厂初步设计原是由苏联完成的,原初步设计中,炼钢主厂房中设置250×3+500×6固定式平炉和1 300×2混铁炉。平炉全部富氧冶炼,因苏联提供的制氧设备是以产氮气为主,必须建立氮肥厂,而当时包钢的建设条件不具备建立氮肥厂的可能,故平炉未采用富氧冶炼工艺,由包钢自己的炼钢设计研究院做出了500×9的平炉非富氧冶炼设计方案。这一方案的改动,使主厂房各种管线定位坐标发生变化,再加上“投资省一半”的情况下,炼钢厂需节约资金540万元。当时对原设计的盲目修改,给炼钢厂带来严重的影响生产的工程质量问题,如主厂房与脱模间面板需拆除更换、整模间需局部拆除重建、有的需加固等问题直到1961年国家和包钢投资处理费454万元后才解决。1961年后,中国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被迫实行调整,包钢建设下马,生产暂时收缩,封存两座平炉,只留一座平炉生产,钢铁产量降到最低。(76)经过整顿,1963年下半年包钢平炉系统调整恢复生产,逐步转入正轨。(77)可见,炼钢厂设计方案改动对包钢炼钢厂的技术发展产生了影响。一方面,推进了中国自己走上自力更生的技术创新之路;另一方面,技术力量在探索期与承担的技术任务不匹配,修改原设计、提前出钢等一系列的错误技术决策,也是影响包钢炼钢厂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