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藏数据质量非常低且在样本区间内存在数据缺失问题,所以本文基于中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半参数个体时间异质模型对中国1998—2012年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进行检验。
在经验研究中,我们首先使用平滑滤波WHP(Whittaker-Hodrick-Prescott)分离出趋势成分,并将平滑参数设为100。针对只保留趋势部分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数据,我们计算出H1/Ht,使用半参数个体时间异质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距的检验结果
注:表格后两列分别为参数θ和γ的点估计值,回归系数括号内为对应的HAC标准误差值,*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从整个样本区间来看,拟合系数=0.2410为正,大量异质的横截面个体的检验数据表明在1998—2012年整个样本区间内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是收敛的。Phillips et al.(2009)的研究认为,我们不只需要关注logt的参数γ是否等于2α,同时还要重视γ值的大小,因为它度量了Zit的收敛速度。因此,如果γ≥2,共同趋势μt是一个带漂移的随机游走过程或稳定趋势,那么如此大的γ值将意味着收敛于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值;如果0≤γ<2,那么这样的收敛速度对应的是条件收敛,比如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率随着时间在收敛。这里的值小于2,因此我们可以拒绝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距的水平收敛。进一步,我们来检验东中西部是否存在地区内部的收敛,如第37页表3所示,对于东部地区拟合系数=-0.6104,这意味着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是发散的。对于中部地区的拟合系数=1.3343为正,因此我们接受收敛的原假设,该值远大于全国30个地区的拟合值,但是因为该值同样是小于2的,所以我们还是拒绝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距水平收敛的假设。对于西部地区的拟合系数=0.0150,该系数值为正,虽然经检验它并不是显著异于0的,但是根据半参数个体时间异质模型的检验规则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并不能拒绝收敛的原假设。
为了比较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在数量视角与质量视角中的不同表现,我们选择实际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数量的度量指标,采用半参数个体时间异质模型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数量的差距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www.daowen.com)
表3 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差距的检验结果
注:表格后两列分别为参数θ和γ的点估计值,回归系数括号内为对应的HAC标准误差值,*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从经济增长数量视角入手的研究成果大都认为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从整体上来看并不存在收敛趋势。表3采用半参数个体时间异质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对于不管是以全国整体作为样本对象还是分别以东中西部作为样本对象,拟合系数的值均显著为负,而且标准误差的值非常小,这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差距收敛的原假设将被拒绝,不管是从全国整体层面来看,还是从东中西部区域来看,经济增长数量差距均是发散的,并不存在收敛趋势。
通过对比第36页表2与第37页表3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距与经济增长数量差距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一致的:第一,以1998—2012年间中国30个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值为样本检验的结果显示,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距存在条件收敛,不存在水平收敛。但是以1998—2012年间中国30个地区人均GDP为样本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数量差距是发散的。第二,将全国样本分为东中西部子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条件收敛的,而东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