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上海市商务委统计,目前,上海市主副食品日均消费总量达7万吨。上海利用大市场、大流通,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基本满足了流通需要和消费需求。由于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其人口构成多元化,体现为对农产品消费品种的多样化、消费层次的多样化、消费水平的差异化,目前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基本形成了满足居民这种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的零售网络。

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上海是一个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300多万短暂停留人口(半年以下)、日平均500多万流动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每天农副产品消费人口高达3200万人。加上工业生产消费所需的农产品,整个上海市场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总量巨大,品种多样,层次多元。根据《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发展规划(2013—2020)》,上海计划用5~7年时间,规划建设15个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包括2个中心批发市场、1个粮食专业批发市场、2个水产专业批发市场、10个区域批发市场。截至2015年底,全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35个,总交易面积141.2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201万吨,交易额约1004亿元。其中,江桥、上农批、江杨三个核心市场承载了上海约90%的农副食品供应量,发挥了主导作用,其余相对规模较小。区域批发市场约20个,实现了集中购销、区域分拨、品种组合等功能。15个专业批发市场发挥了行业集聚和专业服务的优势。869个标准化菜市场,发挥农产品消费主渠道作用。据上海市商务委统计,目前,上海市主副食品日均消费总量达7万吨。其中消费粮食17000吨、猪肉5000吨、植物油2000吨、畜禽2800吨、牛羊肉300吨、鲜蛋1000吨、水产10000吨、蔬菜15000吨、水果15000吨、豆制品500吨、乳制品1400吨。上海主副食品本地生产供应量只占30%(除绿叶菜以本地生产为主),约70%以上货源来自市外和国外进口,其中粮食80%、猪肉70%、蔬菜50%。

为了确保满足这种刚性需求,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已初步形成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专业性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批发网络体系和以标准化菜市场、大型连锁超市为主体,以生鲜超市、智慧微菜场、社区菜店、网上菜市场、限时菜市场、周末蔬菜直供点为补充的多样化的零售网络体系,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地满足了农产品流通需要和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有效保障了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利用大市场、大流通,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基本满足了流通需要和消费需求。

目前,上海农产品零售市场消费业态多样,已建立了以菜市场为主供应渠道,生鲜超市和大卖场为重要补充,专业店、社区商业及网络销售(含线上线下O2O模式)为新型消费业态的主副食品零售网络体系,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目前上海共有菜市场986余家,其中标准化菜市场869余家,年销售农产品650万吨,成为农产品零售的主渠道。连锁标准化超市2201家,大型超市200余家,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此外,智慧微菜场、社区菜店、网上菜市场、限时菜市场、周末蔬菜直供点等多种经营方式也呈快速发展态势。由于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其人口构成多元化,体现为对农产品消费品种的多样化、消费层次的多样化、消费水平的差异化,目前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基本形成了满足居民这种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的零售网络。

从消费渠道来讲,上海市约70%以上的农产品货源由市外(包括国外)提供,市外(包括国外)食品约75%首先进入批发市场集散,25%左右通过本市企业产销对接直接进入超市、标准化菜市场。本市地产食品25%左右进入批发市场销售,40%进入超市、菜市场、专卖店销售,30%通过企业配送的形式进入企业伙食团、餐饮消费,5%左右通过网络购物等形式消费。市外(包括国外)食品和地产食品在进入批发市场后,50%通过超市、菜市场、专卖店消费,30%通过伙食团、餐饮消费,20%在批发市场以居民直接采购的形式消费。从配送模式上讲,在全面市场化的流通过程中,上海市已逐步形成了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农标对接、农餐对接、生鲜电商宅配、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等多元化的配送模式,配送体系日益完善,流通效率逐步提高。

上海已在屠宰、加工、批发、配送、零售五大食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主要环节建立了追溯系统,初步覆盖了肉类、蔬菜、粮食、水产等九大类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品类,共有实施节点企业2000余家。依托追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有效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显著增强。此外,追溯系统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可能,大数据效能初步显现。例如,根据数据分析,2015年,上海市猪肉供应外省来源占68.9%,其中江西(30.7%)、江苏(17.3%)、河南(13.7%)三省为外省来源地前三位。蔬菜供应外省来源占78.3%,其中主要来源山东(32.0%)、江苏(28.0%)。同时,猪肉肉类毛白价差4.6元/千克,蔬菜批零价差2.2元/千克。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上海市以及全国肉菜供应和价格情况,对于稳定和调控猪肉、蔬菜供应和价格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市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包装、品牌、冷链、标准托盘等方面标准化体系建设,并通过产销对接合作方式,引导全国高标准、优质农产品品牌进沪销售。发挥食品安全流通信息追溯系统和价格监测平台作用,在全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菜市场建立了价格信息监测点,搭建覆盖全市的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依托光明食品集团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合作,开拓国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供应渠道,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的稳定及安全。

上海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冷链物流、食品安全可追溯、安全监控、统一电子结算、废弃物处理、检测设备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市场交易、储存、安全、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标准化菜市场在设施改造、管理规范、环境整洁、满足需求等方面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建成,其基础设施、信息化及管理水平都将大大提升。①建立全国领先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完善食品安全管控流程,扩大检测覆盖面,确保进场交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②完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立市场准入门槛,进场交易的商品凭据产地证和检测证建立食品信息档案,信息档案随商品交易一直到零售终端,从而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完整的追溯链条。③推进农产品“四化”建设。通过建立严格的进场交易标准,逐步推进农产品包装化、品牌化、冷链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经营管理水平。

结合“互联网+”等新模式探索,积极发展“互联网+菜篮子”模式的推广运用,保障市场供应和缓解“卖难,买贵”的难题。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针对目前浦东地区松散管理的单个菜市场,发挥品牌和管理输出作用,实现“线下加盟、会员注册、线上下单、批零直供”的供应体系,搭建“上农鲜品”App平台,菜市场可以在平台上实时了解农产品供应量及价格,按照需求订购批发市场内的农产品,由批发市场组织配送到菜市场,并可以实现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多种付款方式,解决批发商、零售商因信息不对称等导致采购、销售价格虚高的问题,使商品交易更加便利,价格更加亲民。

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对此,商务部、上海市政府、各区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上海市区两级财政对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给予了资金扶持;市政府专门发文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运维资金明确由各区财政给予保障,并对绿叶菜冬淡和夏淡市场保供拨出补贴资金;对粮油储备轮换每年都投入了10多亿元的财政资金;还对粮油储备必要的基础设施拨出财政专款用于新建和修缮。最近,市政府又明确开展将上海在域外的蔬菜基地建设(包括种子、农药化肥、信息追溯、包装、检测等)列入财政补贴范围的试点,保障上海市场的供应安全。

通过对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5个特征。

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发挥商品集散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批发规模逐年提高。上海市35家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总交易面积达141.2万平方米,年交易量为1201万吨,交易额约1004亿元,经销商数18305个,从业人员32107人,在提供就业、平衡农业生产和城市供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国有企业发挥骨干公益性作用。蔬菜集团主要管理西郊国际等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453.58万吨,占全市37.8%,交易额约316.26亿元,占全市31.5%,对丰富市民的菜篮子、保证市场均衡供应、安全和价格基本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并发挥着商品集散的重要作用。按照《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发展规划(2013—2020)》,明确了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作为本市规划建设的主中心批发市场,结合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的契机,将会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生鲜配送体系,成为全市农产品集散枢纽。

标准化菜市场成为提供农产品市场消费主渠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初具成效。菜市场年交易量占批发市场交易量的50%以上,成为食用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上海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工作以保障供应和食品安全为核心,以“准入规范、功能齐全、卫生达标、管理有序”为目标,将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步推进、有序开展。二是传统菜市场积极探索新模式转型升级。近几年,传统菜市场按照超市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提升,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布局陈列、交易方式、设施配置和管理方式,强化公司化经营的基本理念,配备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学习超市化的管理模式,营造商场化的购物环境。例如,长宁区平塘菜市场积极推进改造提升,由过去单纯出租场地、收取摊位费的房东经营模式,转变为经营扣率结算模式,开业之后受到社会和市民的普遍好评。(www.daowen.com)

农超对接等直销配送模式优势凸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超对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海市现有连锁超市网点2400余家,其中标准超市2201家,大型卖场204家。大型超市卖场和越来越多的标准超市经营农产品。全国各省市优质农产品通过农超对接的形式进入家乐福农工商、联华、卜蜂莲花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销售渠道得到有效扩大,销售成本也降低约20%,减少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保障了农民的收益,降低了零售价格,受到农民和市民的欢迎,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是超市化经营理念和生鲜销售积极融合。上蔬永辉超市引入永辉超市的生鲜农产品管理经验,以标准化菜市场为基础,通过农超对接以及与蔬菜集团的对接,渗入上游供应链,充分发挥农产品直供直采效应,缩短了多重流通环节,降低了成本,实现商品价格稳定合理。同时,通过源头采购基地的检测体系,并借助行业龙头上海蔬菜集团旗下批发市场现有的完善检测体系以及上蔬永辉门店检测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控制的层层把关。

近几年来,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行业背景、经营能力和良好社会信誉的公司积极探索农产品自主经营,实现从源头基地到零售终端的“四统一”: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统一售货。将传统菜市场生鲜产品新鲜、品类齐全、供应充足且价格实惠的优势与现代超市舒适的购物环境、一站式购物便利相结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如金山区强丰生态公司将金山嘴农贸市场改造为金山丰鲜菜场,以自产自销金山特色农副产品为主,当天采摘由田头直达货架,蔬菜价格较其他菜场普遍低20%左右。崇明生态公司依托崇明地产农产品资源,建立崇明生态农业公共物流平台,覆盖崇明区的农产品配送分中心和市区二级分拨站点,深化农产品物流配送社会化服务,开发行业领先的生态农产品品牌,对接市区标准化菜市场,目前已初步建立覆盖中心城区的网店规模与品牌影响。

传统线下菜场零售与现代电子商务进行创新性融合,以互联网思维创新传统营销模式,利用公众信息平台和移动终端平台拓展互联互通的信息发布渠道,以现代化网络平台为服务核心,配合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和高效的物流配送,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鲜食品与服务保障。如“强丰生态”在社区设置自动售菜机,生鲜食品通过全程冷链车辆运输到自助售菜机,消费者在售菜机上自助挑选生鲜食品,投币或者刷卡付款,操作简易方便。“厨易时代”通过在住宅小区设置方便小区居民订购和收取生鲜食品的配送平台“厨易站”,打造一个供应中心对接N个社区厨易站的公交网状配送模式,实现一对一、点对点的订购配送与收取服务。“顺丰生鲜”通过快递+社区便利门店的方式,在社区门店嘿客配置冷冻、冷藏设备,方便网上选购生鲜品类的消费者上门自提,解决生鲜产品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食行生鲜”以自主开发的IT系统为支撑,通过自主研发的多媒体自助终端、互联网、4G无线网络及生鲜直投保鲜柜,搭建完整可靠的供应链整合、冷链配送、支付结算、落地服务的生鲜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在浦东、宝山、徐汇嘉定、杨浦、普陀等区县相继开设生鲜直投站。“多利农庄”“一亩田”通过会员定制将生鲜产品和服务模块化,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菜管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营养搭配的宅配套餐,为家庭厨房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都市菜园”等生鲜电商开设的手机生鲜微店,提供网上订货、送货到家、在线支付等功能,实现了农产品的移动终端销售。目前,这些新型销售业态的销售量不断增大,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并且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上海农产品流通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缺少大生产的支撑、冷鲜物流水平低、供需信息不对称和现代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应用不到位等,主要表现形式是流通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冷链物流设施不足、市场主体规模小、流通环节多、流通信息服务滞后、农产品流通市场不够规范,全市农产品流通及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由于上海食用农产品自给率不高,通过大市场、大流通解决3000万消费人口的日常需求就成为上海流通业发展避不开的重要工作。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比较关注在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创中心的过程中,建设上海食用农产品流通大市场。但是,按照国际经验和国内各大城市的成功经验来看,上海在食用农产品布局体系上,层级太多,级次标准不明晰,布局也不尽合理。以蔬菜为例,按照现有规划和现状,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应该是上海的中心批发市场,即一级批发市场;浦东农产品交易中心、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江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并入西郊国际)是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即二级批发市场;然后还有分散在各区的几十家地区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及从事零售的千余家菜场。在以上四个层级中,第一、第二层级主要是大宗农产品批发,第三层级是多品种组配批发,第四层级是零售。由于上海食用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不发达,因此,出现了第一层级还在建设中,现有的交易量仅占全市1/4不到;第二层级在方位上没有达到合理布局,导致江桥批发市场占全市外埠客菜交易量的70%。即使如浦东农中心批发市场的客菜也要从江桥市场进货,价格每斤要高5角左右。加上第三层级组配成本,各地客菜到达标准化菜场时,已经比进入上海至少提价20%以上。所以,优化食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从供应上讲,上海每天消费各类食用农产品达到7万吨,且最终消费渠道上万家(包括伙食团4000多家、标超2000多家、大卖场200多家、各类菜场近千家、菜店及电商平台上千家、食品加工企业数千家),各类供求信息数据量巨大。上海地产农产品供应比例低,70%以上的农产品由外省市(含国外)提供,供应渠道多,需要一个统一的、全面的信息统计平台,以全面掌握供应情况。从需求上讲,上海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巨大,需求层次多、不同群体消费水平差异大,需要一个信息收集系统,能全面反映各种需求。再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来讲,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的产量和运输受灾害性天气、季节变化、节日需求上升等因素影响,货源供应及市场调控难度大,同时,国内外食用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市场的影响逐渐加大,增加了保障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市场货源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的复杂性,也迫切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能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并及时调整。然而,从上海的实际情况来看,显然缺乏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能全面反映供求关系的信息平台,不管是市商务委、市农委,还是各级批发市场、超市等,虽然各有自己的信息平台,但都只反映各自有关的市场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上海整体的情况,缺乏对全市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发布、监管、调度的平台。

中心批发市场发挥着一级批的功能,是市场供给总龙头。从国内外经验看,一个综合性中心批发市场的最大有效辐射范围约在1000万人口规模和单向1小时左右车程。上海是特大型国际性城市,常住人口2400多万,加上短期停留及流动人口约800万,共有消费人口3200万左右,东西距离100千米,南北距离120千米。集中建立一个特大型综合性农产品批发中心,对于市场总供给有可能缺乏调剂余地,同时增加交通压力。即使现有规划中以“一主一副”两个中心批发市场合计占地也不足2000亩,与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占地3000亩和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占地6000亩,形成鲜明对比。与此相反,二级批、三级批比例偏大,每一次批发能级转换,差价在20%以上,批发环节多带来层层加价问题。如浦东新区,“上农批”蔬菜批发货源50%左右来自江桥市场“一级批”,其余5个综合性小型批发市场部分蔬菜又来自“上农批”(二级批)。目前上海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有20家左右,大多存在着规模较小、能级不高、管理粗放、秩序混乱等问题,在产权归属和市场经营上以民营经济为主导,需要对现有区域市场进行淘汰、调整和改造,通过减少数量和提升能级,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另外,在农产品销售网络布点上,未能按照市政府规划要求落实,如规定在500米范围内必须有一家标准化菜场,但实际上由于用地、动拆迁、选址、资金投入等问题,规划未能落实。

农产品流通中新鲜是重要的属性,而要保证农产品的新鲜,物流和保鲜是关键,而这又恰恰是上海农产品流通中的短板。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物流成本高,鲜活农产品市场设施特别是冷链物流设施不足,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损耗大,新鲜度不够,导致了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既影响了生产者收益,又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冷链物流设施的不足,是上海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发达国家,食品和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率达到80%~90%,中国只有10%左右,差距相当大。中国的鲜活农产品损耗率在25%左右,在美国只有2%~3%,发达国家只有5%左右。据测算,中国每年农产品的损耗至少达700亿元人民币,还有人测算是1000亿元。中国有7亿多农民,相当于每个农民100元钱。如果把损耗降下来,农民人均就能增收100元。所以,商务部把冷藏、冷冻、冷链运输作为今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点,是非常切中要害的。

在上海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流通企业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联动发展的模式也在不断涌现。目前,农产品网上销售量较大,并且呈快速增加的态势,但由于全市缺乏一个统一的、可通过网络调度的、分布式的配送中心,网上销售呈现出不规则的情况,配送成本高,覆盖面不够广,所以,总体来讲,网上销售总量有限,占比不高,服务覆盖率更有限,没有形成消费主流,相关的政策引导也尚不清晰,影响了新型零售业态的发展壮大。

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相适应,我国农产品生产主要以农户或者合作社生产为主,农户处于一种无组织或半组织的状态,其组织化程度很低,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的市场意识和法制意识较弱。当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时候,其组织化程度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就拿农超对接来讲,是既接得上又接不上,当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时,农户或者合作社就会根据合同条款把农产品卖给超市,但当供给小于需求,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农户就不会把农产品卖给超市。也就是说,农户是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是否履行合约,而不是完全按合同条款来执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低,这种现象越普遍。二是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无法顺畅地进入流通市场。由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无法与市场有效对接,不能顺畅进入市场,通常由外来的经纪人收购后进入批发市场,这些经纪人对生产者压低收购价格,到批发市场又抬高价格,这也是从田头到一级批发市场农产品价格偏高的原因,一方面农民无法分享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带来的增值收益,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最终消费者的负担。三是无法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包装。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无法实行标准化生产,更不可能实行标准化的包装,这对日益标准化的流通渠道来说,因需要大量增加劳动力而难以接受,也是农产品无法顺畅进入流通领域的一个主要原因。上海地产农产品生产整体上组织化程度仍较低,加工、保鲜和物流配送等跟不上,大大限制了物美价廉的地产农产品更多更通畅地进入批发市场和菜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