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竞争中性原则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

竞争中性原则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未来该条款被推广,中国不能适应竞争中性原则的国有企业将面临很大挑战,中国部分国企对外投资时有可能遭遇东道国其他竞争主体的申诉。综上所述,短期上来看“竞争中性”原则会致使中国国有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并购等业务出现调整而更趋于理性。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竞争中性原则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

1.短期将优化国有企业海外投资能力

在竞争中性原则下,国有企业可以由以下两种方式规范国有企业竞争优势并达到竞争中性的目的:一是修订、补充反垄断法竞争法。通过减少对公共服务等豁免条款适用,将国有企业或者其行为纳入竞争法管辖体系内,从法律层面上消除国有企业可能获得的不公平竞争优势。二是建立相关的申诉或仲裁机制。任何由于国有企业违反竞争中性而遭受损失的市场主体均有权向申诉或仲裁机构提起投诉,确保国有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竞争中性状态。如果未来该条款被推广,中国不能适应竞争中性原则的国有企业将面临很大挑战,中国部分国企对外投资时有可能遭遇东道国其他竞争主体的申诉。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海外直接投资数额不断增长,交易数量不断增加。美国部分鹰派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在幕后操控中国国有企业,由此认为中国国企及与中国政府有关的其他企业都很容易成为帮助中国获取美国技术和情报的组织。因而,美国等国家的外国投资委员会对于中国国有企业往往会进行十分苛刻的调查,对中国国有企业提起国家安全审查,并以此为借口拒绝中国国企的并购。短期看,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门槛将因为竞争中性而出现调整。从长期来看,中国国有企业采用竞争中性原则之后,在国际市场中将实现竞争规则的对接,减少了投资合规风险,从而优化了企业的海外投资能力。

2.短期促进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理性调整

中国国有跨国企业相较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而言,缺乏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中国企业世界500强中的企业个数虽然已经在2019年首次超过美国,但是中国不少国有企业还是相当依赖行政授权优势,主要市场在中国国内;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地区的大企业主要是集中在技术密集和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主要市场是在国外。中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是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依然有一定差距。(www.daowen.com)

综上所述,短期上来看“竞争中性”原则会致使中国国有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并购等业务出现调整而更趋于理性。在海外投资或者并购时,中国企业往往会面对不公平竞争等风险,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国企在外投资时背靠中国政府的资本和政策优惠,享有了不公平竞争优势。美、澳等国家因为奉行竞争中性和公平竞争原则,往往也是中国海外投资风险频发的地区。2006—2016这11年间,中国海外投资失败案例数已达总数的10%左右(见图7-17),而中国国有企业也是遭受质疑的主体;这其中风险高发的行业领域则集中在能源、金属采矿等垄断高发的行业。长期来看,中国国企如果从竞争中性原则框架着手,逐步推行新的改革,内部治理结构高标准地对接国际规则,对外投资的进程中受到的阻力将逐步减小,使得国有企业在未来能够扩大海外投资份额。

表7-17 2006—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案例描述性统计

注:投资额根据各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换算为人民币,并以2005年为基期计算各年的不变价格。

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竞争中性原则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因为发展中国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制约,市场经济机制不够完善,面对经济纠纷和问题时无法按照国际惯例解决和执行,导致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出现风险和损失。竞争中性原则如果能够在发展中国家顺利推进,对中国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是有利的。一方面竞争中性能够敦促东道国政府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助于中国企业在东道国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另一方面竞争中性能够倒逼东道国政府设立争端解决机制,有助于缓解贸易摩擦,促进双边贸易。其次,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通常周期较长,收益率偏低,竞争中性原则短期提高了投资成本,对海外投资的短期收益率可能有一定影响,但是从长期看提高了中国国企适应竞争中性原则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合规风险和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