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经验证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国际经贸规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必然要符合国际经贸秩序的发展趋势。以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例,为了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政府在市场准入、补贴、税收、信贷和价格管制等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大幅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为如今中国国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目前,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社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国际经贸规则谈判,回顾以开放促改革的历史经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无疑需要融入国际经贸新秩序的发展。
在目前逆全球化浪潮涌动、再全球化已显露征兆的背景下,内外部对国企制度改革的呼声都不断高涨,国内外就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应公平竞争已达成共识。无论是在多边贸易规则、区域贸易规则或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的谈判中,以竞争中性为核心的新一代国有企业规则都是谈判的重中之重。[1]在WTO的未来改革议题中,以英美为首的国家已经积极提出要加入竞争中性的讨论。区域性谈判中以CPTPP为代表,已将“政府采购”与“国有企业”单独成章。中国各界也开始研究加入CPTPP的利弊。2019年1月9日,国内某智库发布一篇题为《CPTPP,中国未来自由贸易发展的新机遇》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应该抓住加入CPTPP的良好窗口期,积极主动作为,并应对CPTPP的“国有企业章节”的有关内容做好准备,不断加强对现有自由贸易体系的支持和捍卫。FTA谈判中的中日韩FTA谈判、《美韩自贸协定》、《美新自贸协定》都对国有企业的界定、全球竞争规则做出了实质性规定。总的来说,无论是多边贸易法律框架下,还是区域贸易平台及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当中,新一代国有企业规则已经开始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必备部分。(www.daowen.com)
纵观当前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在未来的区域贸易协定和双边投资条约中,为国有企业制定专门制度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做法。在新的国际经贸规则中制定针对国有企业的竞争中性原则正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国企制度改革必须融入国际经济规则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