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送合理化标志
(1)库存标志
库存是判断配送合理性的重要标志,具体指标有以下两个方面。
库存总量:在一个配送系统中,库存是从分散于各个用户转移给配送中心施行一定程度的集中库存。在实行配送后,配送中心库存数量加上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后库存数量之和应低于实行配送前各用户库存量之和。
库存周转:由于配送企业的调剂,以低库存保持高的供应能力,库存周转一般快于原来各企业库存周转速度。
(2)资金标志
资金总量:用于资源筹措所占用流动资金总量,随储备量的下降及供应方式的改变必然有一个较大的降低。
资金周转:从资金运用来讲,由于整个节奏加快、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同样数量的资金,过去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满足一定供应要求,配送之后,在较短时期内就能达到此目的。所以资金周转是否加快,是衡量配送合理与否的标志。
资金投向的改变:资金分散投入还是集中投入,是资金调控能力的重要反映。实行配送后,资金必然应当从分散投入改为集中投入。
(3)成本和效益标志
总效益、宏观效益、微观效益、资源筹措成本等都是判断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不同的配送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判断侧重点,如配送企业、用户都是各自独立的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不但要看配送的总效益,还要看对社会的宏观效益及两个企业的微观效益。又如,如果配送由用户集团自己组织,配送主要强调保证能力和服务性,那么,效益主要从总效益、宏观效益和用户集团企业的微观效益来判断,不必过多顾及配送企业的微观效益。
对于配送企业而言,在满足用户要求,即投入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反映配送合理化程度。
对于用户企业而言,在保证供应水平或提高供应水平前提下,供应成本降低,反映了配送的合理化程度。
(4)保证供应标志
配送必须提高对用户的供应保证能力,供应保证能力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
缺货次数:配送必须使缺货次数下降。
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对每一个用户来讲,其数量所形成的保证供应能力高于配送前单个企业的保证程度。
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是用户出现特殊情况时的供应保障方式,这一能力必须高于未实行配送前用户紧急进货能力及速度才合理。
供应保障能力也不应超过实际需要,否则也不合理。
(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
末端运输是目前运能、运力使用不合理、浪费较大的领域,人们寄希望于配送能解决此问题。
运力使用的合理化依靠送货运力的规划,整个配送系统的合理流程及与社会运输系统合理衔接实现。送货运力的规划是任何配送中心都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可以简化判断为:社会车辆总数减少,而承运量增加;社会车辆空驶减少;一家一户自提自运减少,社会化运输增加。
(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
配送的重要作用是以配送服务用户。因此,实行配送后,各种库存量、仓库面积、仓库管理人员减少为合理,用于订货、接货、供应的人减少为合理。
(7)物流合理化标志
配送必须有利于物流合理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是否减少了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是否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
物流合理化问题是配送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衡量配送本身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2.配送合理化措施
(1)推行综合程度优的专业化配送
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2)推行加工配送
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次中转进行加工,加工目的更明确,与用户联系更紧密,更避免了盲目性。这两者有机结合,投入不多却可追求两个优势、两个效益,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www.daowen.com)
(3)推行共同配送
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最优化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合理化。
(4)实行送取结合
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企业不仅成了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而且承担用户储存据点的作用,甚至成为产品代销人,在配送时,将用户所需物资送到用户手中,再将用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运回,产品也成为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或者进行代存代销,减轻生产企业库存包袱。这种送取结合,使运力充分利用,也使配送企业功能有更大的发挥,从而追求合理化。
(5)使用准时配送系统
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能放心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可以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实现高效率的工作。此外,供应能力的保证也取决于准时供应。从国外的经验看,准时供应配送是许多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6)推行即时配送
作为配送的应急手段,即时配送是解决用户企业断供之忧、大幅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即时配送是配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化,是配送企业能力的体现。
即时配送成本较高,但它是整个配送合理化的重要保证手段。此外,用户实行零库存,即时配送也是重要的保证手段。
3.配送路线的选择
(1)配送路线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选择根据配送的具体要求、配送中心的实力及客观条件来确定,由于目标不同,选择方法也趋于多样化。
①以效益最高为目标,指计算时以利润的最大数值为目标值。
②以成本最低为目标,实际上也是选择以效益为目标。
③以路程最短为目标。
④以吨公里最小为目标。
⑤以准确性最高为目标,它是配送中心重要的服务指标。
还有以运力利用最合理、劳动消耗最低等为目标。
(2)配送路线约束条件的确定
一般配送的约束条件有以下几个。
①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
②满足收货人对货物发到时间范围的要求。
③在允许通行的时间内进行配送。
④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不超过车辆容积和载重量的限制。
⑤在配送中心现有运力允许的范围内。
(3)配送路线的优化
随着配送的复杂化,配送路线的优化一般要结合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求解的方法制定合理的配送方案,目前确定优化配送方案的一个较成熟的方法是节约法,也叫节约里程法。利用节约法确定配送路线的出发点是:根据配送中心的配送能力(包括车辆的多少和载重量)和配送中心到各个用户以及各个用户之间的距离,制定总的车辆运输吨公里数最小的配送方案。利用节约法制定出的配送方案除使配送总吨公里最小外,还满足以下条件:
①方案能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
②不使任何一辆车超载;
③每辆车每天的总运行时间或行驶里程不超过规定上限;
④能满足用户到货时间要求。
实际上,配送路线的优化就是采用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如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最后得出最优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