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距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已经很多年了, 但我们仍需重视它给我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同时也应该在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 用以发展我国经济, 制定突发状况的应对策略。
近年来, 我国实施的人民币小幅慢步的升值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小幅升值也符合中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的需要。 当爆发金融危机时, 若美元持续降息, 则将导致中美利差倒挂,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因此, 我国更应该保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稳定,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市场的预期,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止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导致的投机行为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2. 国家应适当、 合理地调整外汇储备
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的外汇储备量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时, 中国应该适当调整外汇储备, 或通过使用部分外汇储备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 同时, 要实施外汇储备多元化, 例如低价买进外国股票, 低价买进石油、钢铁、 粮食等初级产品用以解决外汇储备给我国带来的压力。 但另一方面, 我国政府也应制定相应措施, 循序渐进、 谨慎行事, 避免过激的政策产生经济大幅波动。
3. 对宏观调控政策要灵活运用, 把握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两种压力: 首先, 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通货膨胀发展的压力; 其次, 经济增长速度偏快, 出现经济过热的压力。 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选择为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尽量控制物价上涨幅度。 与此同时, 不能过度采取紧缩的政策, 若是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 就业压力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因此, 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政府宏观调控部门注意观察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相机抉择, 及时根据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调整国内宏观调控政策。
4. 调整对外贸易战略, 推动我国产业升级
次贷危机期间美国国内以及欧洲市场的萧条导致其进口需求的减少。 我国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 出口贸易主要依托加工贸易等低技术含量、 低产品附加值的贸易产业来支撑。 一旦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 就会导致出口数量大幅下降, 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因此, 我国应调整出口贸易战略, 鼓励能源节约型、 高新技术产业、 高产品附加值的产品出口, 扶持我国相关行业自主品牌的发展。 同时, 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引进先进技术、 人才、 设备、 管理模式等,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积极生产国内消费升级所需要的产品, 以出口支撑进口, 以进口推动产业结构优化。(www.daowen.com)
5. 适当增加对外投资, 降低国内就业压力
次贷危机爆发期间, 我国国内就业环境严峻, 国内市场的竞争也尤为激烈。 因此, 解决金融危机中的就业问题, 变得至关重要。 国家应改变对外投资策略, 一方面鼓励中国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 另一方面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上, 有必要调整招商引资政策, 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6. 刺激内需, 扩大投资, 实现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
消费需求不足源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 刺激内需不仅是金融危机爆发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而且在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也需要持续关注。 要扩大消费需求让更多的公民能够分享到经济持续高增长带来的好处, 就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一般可采取的策略是加薪, 特别是提高工资增长极低的各行业就业者的工资,实现社会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 进而配合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建设, 推进社会养老、 医疗保险、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 从而有效拉动消费。
7. 国家应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及其扩散效应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始发于房地产价格的泡沫。 因此房地产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而我国房地产市场, 也已经成为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 近年来, 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持续走高, 以房地产作为固定投资的越来越多。 因此房地产投资比重, 以及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金额都占比很高。 而一旦未来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 与股票市场相比, 房价下降所带来的后果将更加严重。 因此, 稳定房地产市场应该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8. 国家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创新既可以分散风险、 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 又会伴随巨大的风险。 因此, 本来分散风险的工具也可能转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 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次贷危机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它表明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监管不严或监管漏洞等问题。 因此,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引以为戒, 对相似情形应具有预防和警报的相应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 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警示我们, 在开发金融衍生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机制, 避免金融衍生品过度开发, 从而控制金融风险的规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