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也是有大数据作支撑的,而且在送配货上也很讲究动态变化、动态个性化。之所以没有把每日优鲜当作一个单独的案例来讲,是因为我们对它了解得还很少,没办法从细节上为大家做详细的分析。从现象上来看,每日优鲜非常接近我们说的服务化新零售。
每日优鲜拥有自己的大数据系统,根据其数据总监刘海平先生的各种演讲稿、PPT以及新闻稿,我们可以认定每日优鲜的大部分数据其实来自它自有的电商平台。此外,我们注意到一条新闻,就是在2018年初夏的某个时间点,每日优鲜和中国联通达成了战略合作。别的不好说,但从大数据角度来讲,这几乎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信运营商能获得的大数据超乎我们的想象。由于一些法律和隐私的原因,运营商的数据没有办法公之于众,更没办法商业化,但是如果在内部把它作为大数据的基础数据,与其他数据一起进行挖掘运算,那是可用而且非常有用的。
举个例子来说,运营商可以通过基站了解你的生活轨迹。也就是说,你一天24小时,什么时候在哪里,在那里停留多久,运营商是一清二楚的。运营商可以以此制作出某一类人群的热力图,也就是这一类人的具体活动场所。在哪里开个门店会火?在哪里建个前置仓效率最高?这些疑问运营商都可以帮你解答。通过运营商的数据库,你还能评估出每天产生的订单量和所需货品的数量,这些是能够直接支持智能物流、智能补货、柔性生产的非常有用的数据。
另外,运营商手里还有你每天所有来往的信息数据,即便这些信息有的是加密的,但至少能够知道是从哪个地方发出的,是发向哪里的。所以运营商非常清楚你使用了哪些APP、浏览了哪些网站,甚至知道你看了哪些内容。
最后,一个你不愿相信的事实是,我们的手机号码都是实名制的,是与人一一对应的,这种精准程度,是任何渠道、任何APP、任何媒体都无法企及的。设想,如果运营商从网关下发一段HTML代码,类似JavaScript那种,并将之嵌入合适的人的来往信息中,下发到你的手机。当你浏览任何页面的时候,手机都时不时地、以运营商的喜好为标准跳出来告诉你:“嗨,亲爱的××,接下来你想不想吃榴莲?马上打开你们公司前台旁边的每日优鲜冰柜,里面有10分钟前刚刚送到的手工榴莲酸奶。一共只有3瓶哟,不要被别人抢走!”
惊悚吗?幸好法律不允许这么做。
每日优鲜根据各招聘平台的大量信息建立自己的大数据中心,招聘各种架构师、算法模型建模师等——这可以称得上“处心积虑”(绝对褒义)。每日优鲜在大数据上下的功夫,一定会让它胜出别人不少。
别着急,每日优鲜还有智能无人冰柜,这里面配合微信、支付宝、自身APP中的订单数据,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上,每日优鲜依然可以掌握人们的地理位置、购买频次、消费能力、品类趋势等等。
对柔性生产我们不做过多分析。
每日优鲜除了能够在大数据的指导下进行可控的定量采购之外,还建立了自有品牌“每日良品”。据《北京商报》的一篇报道说,每日良品目前主要是卖一些日用品。在每日优鲜的APP上,消费者可将日用品和其他产品一起下单。(www.daowen.com)
我们之所以把每日优鲜放到这个章节,就是因为它最开始的时候就像是一个新渠道解决方案,并不像新零售。但是随着大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每日优鲜就真的是在做新零售,而且越来越符合我们所说的服务化新零售的标准状态了。这和每日优鲜的渠道建设也是分不开的。
我们在好几本书里都说过,驱动新零售发展的动力,或者说驱动人类技术进步的动力到底是什么。不用不好意思,就是一个字——懒。门市部之所以被社区商店取代,就是因为人们懒、图方便;社区商店之所以被综合超市渠道取代,也是因为人们懒、图方便;综合超市之所以被便利店取代,还是因为人们懒、图方便;一部分传统销售方式之所以被电商取代更是因为人们懒、图方便……那么,以此类推,人们到底有多懒?
答案是:没有止境。
下趟楼去个7-11都嫌远,没关系,有人给你送上来。不行,你还得挑,得看得见。好嘞,有人把冰柜给你搬到楼上来。每日优鲜做的不就是这件事么?渠道上的方便、独占,再加上无与伦比的扩张速度,给它奠定了一个非常强大,而且已经是几乎无法超越的优势。
我们看到了一篇评论,说这种无人售货柜模式的窗口期,可能会因为每日优鲜的C轮融资而提前关闭。据说,每日优鲜拿到的几个亿的C轮融资,主要会花在渠道扩张扩建上,这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我们常说,“明明可以靠脸却偏偏要靠才华”“比我有钱,还比我勤劳、比我聪明”——这说的不就是每日优鲜吗?现在看起来,每日优鲜似乎就是这么一个特别气人但你还拿它没辙的存在。当然气不到普通用户,气的是同行业的竞争者,以至于这些同行业、同模式的竞争者现在开始转方向——不研究如何打败每日优鲜了,而来研究怎么做才能被每日优鲜收购。
每日优鲜也是比较早提出前置仓这个问题的,而且从现象上来看,它自己的智能采购、存储、配送配合得也都比较融洽、稳定。这里不多猜测,我们观察它之后的发展。
在信息的推送和反馈方面,从有效到达的情况以及转化率来看,当然是基于会员的APP、基于粉丝的公众号的针对性推送比较好。可能是因为每日优鲜和中国联通达成了战略合作,近几个月来,我收到的每日优鲜的短信越来越多。
这确实是一个打破“信息茧房”的方法,土,但很有效。
评论是一种反馈。但订单上的反馈岂不是更直接?每日优鲜在拼命捣鼓冰柜的同时,还很有可能在谋划着人脸识别摄像头。如果这个功能启动并且运转了,那么每日优鲜在用户数据的收集上,就又形成了一个十分强大而且不可跨越的屏障。但这个想法可能很难落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