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在云栖大会上,马云说:“未来的10年、20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在这之后,新零售就有了各种解释。总的来说,对大家口中、笔下所提到的新零售,我们大致可以归类成以下四种形式:
第一种,零售企业升级。这个好理解,细分种类也很多。比如超市如何从考量坪效[1],到引导消费者进行体验式消费—所谓“逛吃逛吃”。这种新零售是基于现有的超市模式,也就是以大概20年前提出的“现代通路”为基础,进行零售方式的改造:改变超市的广告传播方法以追求更大客流量,改变超市的内部结构以追求更灵活高效的动线,改变超市的结算手段以提高结账速度,改变超市的环境布置以改变消费者的体验,等等。
新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国内涌现的一些无人超市、自助结账的超市,还有一些商场提出的手机逛街理念、一些生产企业推出的APP(应用程序)等。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企业在追求新零售形式的时候,都会在起步阶段和电商平台合作,提出“今年618我们来一次新零售campaign(战役)”“今年双11我们以新零售为核心”等,这就和我们说的新零售不太一样了。这个类型的新零售,可能还没有到达升级的层面,仅仅是一种新形势、新创意的促销罢了。
第二种,电商企业升级。这和第一种是一样的。传统零售企业寻找新机会,意图再创辉煌,电商也是这样。现在有的电商被称为“传统电商”,它们正在逐步失去红利,失去那一片片蓝汪汪的市场,转而在红海中挣扎,所以也盼着新零售是根救命钢丝。
由于传统电商大都依赖网络流量,尤其是平台内部流量,换句话说,它们只能挣网友的钱。随着竞争者越来越多,这份钱就越来越难挣了。怎么办呢?自然有人想到那些未开垦过的线下处女地。所以大部分传统电商都力图铺设线下渠道,比如和超市、商场、小卖部、杂货店、餐厅等线下渠道合作,销售自己以前只在网上销售的产品,还有一些财大气粗的则直接自己建立实体门店。
在线下这片血流成河、饿殍遍野的战场焦土中,原本死去活来、痛不欲生但却坚持喘息的企业们还没有谁能成功突围,如今又来了一批“勇敢的新兵”,其下场也只能和战争电影里一样——还没明白仗该怎么打呢,就被一击毙命了。距离产生美,当电商企业来到线下之后,才忽然发现,原来传统电商的业务是多么的精妙和完美。(www.daowen.com)
第三种,O2O一切。线上和线下结合在一起肯定没错,但如果你一直抱着线上和线下这样的观念,那么你可能还没有真的把它们看成完整而不可分割的一体。其实,线上线下本来也没有分开——我们都称之为“数字生活空间”——又为什么要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呢?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和运作模式是把线上和线下分开运作的,这个战场的根源其实不在零售端,而在企业的管理。
这种现象非常多。不少企业与异业联合,或者利用自己的线下门店增加自己线上用户的数量。比如利用饿了么、百度外卖来增加自己的线上流量,提升销量。又比如,宝洁公司在某年大学开学季,就利用铺设学校线下互动终端,来提高品牌在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程度。
下图是这个活动总结视频的截屏。在开学期间,宝洁公司在很多大学的操场、广场上,设置了这样的机器设备。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一张属于自己的“不着调”名片,也可以以此寻找同校的学姐或学长一起来玩,还可以从这个机器中获得赠品。
线下的学生是宝洁找到的精准流量,宝洁把他们引导到线上,引导到宝洁的活动中,并且让他们进行活动分享,如此就进一步形成了基于人脉品牌的扩散。再利用社交的吸引力,把这些学生组织到一起,在宝洁的平台上进行各种互动,宝洁从中获得了品牌的渗透。
你可能注意到了,这是零售么?跟新零售有什么关系呀?没错,这种O2O一切的观点,其实不单指新零售,而是指整个营销传播甚至是整个商业模式。
第四种,重构商业产业链。我认为这是比较靠谱的一种类型。但是这种类型实现起来比较难,小企业没法重构,大企业尾大不掉,重构算是脱胎换骨,动静太大,风险太高。不重构,还能凑合活着,重构了,当然有一定的概率变成一只凤凰遨游云端,但也有可能,“手术”还没做完,企业就“驾鹤西游”了。
我们看得到的是,海尔一直试图这样做,阿里巴巴在这样做,其实小米看起来也在这样做,它们所做的,更像本书中我们所推崇的新零售模式。我们会在后面为各位详细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