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经济学和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中,他试图证明要素禀赋理论的正确性。他利用美国1947年的投入—产出表,对美国当年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进行了测算(见表2.9)。测算之前,他推断美国和其他国家相比,应该是资本丰富、劳动稀缺的国家。根据H-O定理,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然而,里昂惕夫的测算结果却是,美国进口商品资本劳动比是出口商品资本劳动比的1.3倍。这说明美国出口商品跟进口商品相比,更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商品则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显然这一结论和根据HO定理得出的结论相反,故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
这个谜题出现之后,里昂惕夫本人和其他学者利用美国其他时期的数据甚至用其他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多次验证,结果均存在着同样的谜题。于是,西方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一)里昂惕夫本人的有效劳动论
里昂惕夫认为,由于美国企业具有科学的管理、高水平的教育、优良的培训等优势,所以跟其他国家比较起来,美国工人劳动效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3倍。如果以其他国家的劳动为标准,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该是实际劳动数量的3倍。这样一来,美国就成为劳动丰富、资本稀缺的国家,因此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二)人力资本论
人力资本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凯南(P.Kenen)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可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等手段,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它归根结底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一种资本支出的产物,可以称之为人力资本。由于美国人力资本投入较多,因而拥有较多的熟练劳动,这样美国出口产品当中就包含了较多的熟练劳动。如果把熟练劳动收入高于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人力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将会很明显地得出美国出口产品中资本密集度高的结论,因为资本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本,还包括无形的人力资本。(www.daowen.com)
(三)自然资源论
自然资源论认为,在考虑商品密集度时,不能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还要考虑到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比如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往往和资本是互补的,许多生产过程需要使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如采矿业、钢铁业等,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实物资本。这样,在两要素模型中,当衡量进口产品要素密集度时,往往把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归入到资本密集型产品当中去,计算的结果当然是进口产品中资本密集度高。考虑到这些后,如果把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投入—产出表中减去,这个谜就不存在了。
(四)要素密度逆转论
要素密度逆转指的是,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另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例如农产品,在劳动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的,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又是资本密集型的。这样,美国在衡量进口产品要素密集度时是以本国为标准的,进口的农产品在国外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统计的时候是按资本密集型统计的,这样导致美国进口产品中资本劳动比较高。
(五)消费偏好论
H-O定理是建立在两国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基础上的,但实际上,各国消费者的偏好是存在差异的。如果两国消费者都对本国拥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具有特别的偏好,以至于本国的优势产品不能满足本国的消费,需要从他国进口,此时,需求方面的因素超过了生产方面的影响,导致优势产品的价格在国内比国外还要高,从而使得贸易方向发生了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