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一种自由贸易理论,所以有必要对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阐释。(二)古典贸易理论的产生及发展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其理论与政策主张在历史上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古典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一种自由贸易理论,所以有必要对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阐释。

(一)重商主义及其贸易观点

重商主义学派最早对国际贸易进行了理论解释。重商主义是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理论,反映了新兴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在当时,货币主要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所以一国拥有的贵重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那么,如何获得更多的金银等贵重金属呢?重商主义认为,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政府就应该干预经济生活,控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鼓励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保证本国对外贸易出超。但是,由于不可能使所有参加贸易的国家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建立在其他国家受损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此时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15—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重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海尔斯(John Hales)和威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等。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金银输出,反对商品进口,以积累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16世纪下半叶—18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贸易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同,它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那样做不但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不能简单地把货币看作财富,主张货币和商品进行联系,增加财富的方法应该是发展对外贸易。因为如果对方国家也采取相同措施,那么本国对外贸易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就无法实现金银流入积累财富的目的。所以,一国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不过,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外国人商品的总值),以便保证有更多的货币流入国内。就如托马斯·孟所说,“把自己的金币当作诱鸟放出去”,“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财富”。

(二)古典贸易理论的产生及发展(www.daowen.com)

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其理论与政策主张在历史上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由于商业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国际贸易实践的限制,重商主义理论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而且总的来看,重商主义毕竟是一种贸易保护理论,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政策主张对自由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也由此遭到了自由放任学派的猛烈攻击。

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对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斯密认为,一国的财富不是以金银进行衡量的,而是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来衡量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越多,一国就越富有。如何通过增加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来增加一国的财富呢?斯密是从劳动分工说起的,他认为分工(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从而使一个国家的财富增加。斯密以制针手工工场的例子来说明分工的好处。他举例说,如果没有分工,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枚针,有的甚至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而在有了分工之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4 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这就是劳动分工带来的好处。斯密进一步认为,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就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样对每个人都有利。他指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制作。农民不想缝衣,也不想制鞋,而宁愿雇用那些不同的工匠去做。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分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其他任何物品。”这样,斯密把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推广到国内社会分工,又进一步推广到国际分工,并认为:“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优势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这就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虽然精辟,但本身也存在着局限性。它只解释了在生产成本上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进行贸易的问题,超出这一范围它就无法解释了。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国家没有绝对优势,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那能否进行贸易呢?这个问题是由大卫·李嘉图来解决的。大卫·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时劳动生产率都高,另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时劳动生产率都低,但只要它们的优势(劣势)在生产不同产品时不同,它们都能从贸易中获利。这就是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证明了相对优势也可以成为参加贸易的基础,并能从中获利,但和斯密一样,都是从供给方面来分析,忽略了需求方面的影响,所以无法解释双方进行贸易时交换比例的变动范围、交换比例的确定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的相互需求论将需求面的分析纳入进来,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这一不足做了重要的补充和说明,从而回答了上述问题。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用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论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和分析,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理论更加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