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访中国乡村:牛家庄村的故事

探访中国乡村:牛家庄村的故事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了激烈的选点角逐,终于选到了心仪的地方——石家庄市正定县牛家庄村。得知我的选点要求后,科员于叔叔推荐我去牛家庄村,说那里前几天还有微信推送,讲村里的百岁老人过寿,去那里准没错。来到牛家庄村委会大院,发现一堆人在院子里驻足,我没有多注意,想靠自己的眼睛发现村委会的牌子。

探访中国乡村:牛家庄村的故事

虽然经历过三次寒暑假调研,但是对于60天以上的村庄调研一直心驰神往,想对这个触手可及却又遥远神圣的博士项目一探究竟。于是跟老师申报了这个项目。经过了激烈的选点角逐,终于选到了心仪的地方——石家庄正定县牛家庄村。

一、 准备与入村

因为本科就读于石家庄,所以一心想着选一个在市区的村。一来比较熟悉地形,利于开展工作;二来有一些当地的人脉,可以助力调研。但是后来得知入户长住是一个必要条件,我担心市区的村民不太配合,于是决心换到县城偏一点的村里。在剩余几个可选的县中,我了解到习大大曾待过正定,于是心向往之。

大多数调研员都选择“十一”之后入村,但是我觉得7天时间不可荒废,于是决定赶在国庆前出发。恰好碰到了同门的海归博士学姐和厉害的学长一车同行,一路欢声笑语,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大约一上午的时间就到了石家庄市区,于是我们分头行动,各自踏上征程。但是我的点联络出现了一点小问题,由于公函上写明是在桥西区,所以临时要换的话还真是个头疼的问题,政府不好安排。于是向一个亲戚求助,好不容易才换到正定县。到了正定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哪里符合条件,但心里有希望,只要心诚,一定好运。

下午赶到正定县已经快到了下班时间,我火急火燎地冲进民政局,受到了局长的大方接待。攀谈中拉近了距离,也增进了感情。得知我的选点要求后,科员于叔叔推荐我去牛家庄村,说那里前几天还有微信推送,讲村里的百岁老人过寿,去那里准没错。一番愉快的寒暄后,我顺利地入住到附近的宾馆。向老师汇报了一天的进度,运气好的话,第二天即可入村。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千辛万苦才找到传说中的另外一个联络点。但是在这里受到了重重阻力,起因就是那不能对号入座的公函。经过了一番博弈和较量,终于得到了入村许可。我拿着开路条,犹如有了尚方宝剑,直奔乡里而去。

路上大概用了30分钟,乡政府便映入眼帘。跟我家乡的同级政府比起来,这里还算气派,一堵影壁气势恢宏。乡政府的妇女主任也姓刘,给我们进一步交谈创造了话题。突然感觉到基层事务更为烦琐,更为难以处理。一个老大爷因为一个指标跟主任纠缠了整整一个下午。热心的主任一听到我要驻村2个月以上,决定把我安排到工厂,与工人同吃同住,但这与学院的要求不符,我嘴上答应,决定到时候看情况再说。没过多大一会,主任就跟村里取得了联系。我再次开拔,直奔村里。

来到牛家庄村委会大院,发现一堆人在院子里驻足,我没有多注意,想靠自己的眼睛发现村委会的牌子。这时有人开口问我了,是不是哪里哪里来的调研员,我说是。于是很快就融入了一片。恰好那天市里的电视台要来人采访当地的百岁老人,我被安排一同前往。

采访的老人是当地年龄最大的一个,有一百多岁,头发全部花白,出入都推一个多功能的手推车,知冷知热知饿,但是视力、听力全部严重退化,记者采访了多次均以老奶奶听不到而失败告终。采访期间,我向妇女主任了解到,本村老人数量竟然达到惊人的百位以上,街上晒太阳的老人无极其数,我当时怀着激动的心情给老师汇报了此事,老师也欣然同意我在本村长驻。

当天中午村里请我和各位记者吃饭,详细了解了我的调研要求,中午就睡到值班的保安室内。但是听我要住2个月以上,而且最好住到农户家,村主任表示有些困难,但是已经尽力而为。由于每次值班只需要有一个人,但是有两张床,我当天的住宿有了着落。晚上值班的是刘恒杰大叔,他语重心长地跟我介绍了村内的老人情况,在我的整个调研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天,另外一个值班的保安到岗,我已经不能再在保安室待下去,于是我被安排到一个平时不怎么有活动的调解委员会,里面有两张长椅,建议我睡在那里。还是刘恒杰大叔帮我大忙,他把自己家的床借给我用,虽然很旧,但是起码可以用。被子床褥一直没有解决,过了几天才落实,于是我只好趁换岗的时候,依然睡在另一个保安的床上。直到将近入村一周的时候,我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

至此,我算在本村有了一个自己的窝,虽然门上有块超级大的玻璃,人在屋内毫无隐私可言,还有小孩晚上看到屋内有亮光常来踢门;虽然每天晚上7点半开始就有大妈大叔在院子里打太极、跳“精忠报国”;虽然每天晚上都担心有人值班要进来而总会半夜惊醒;虽然每周总有那么一两天这个屋子要用,我就会连人带东西都被暂时清理出去;虽然在北方的冬,晚上整理时双腿总是瑟瑟发抖,即使里面有空调;虽然每次接水都要在院子里的露天水管,稍微降温就会结冰;虽然没有地方晾衣服,在院子挂了晾衣绳单被无情扯断……但看着院子里的小树郁郁葱葱,饭后在错落的街道散步,我发现其实生活还是蛮安逸的。(www.daowen.com)

二、 长驻与调研

一旦住下,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采访和调研了。一开始就跟妇女主任要本村的老人名单,但一直没有拿到,正好院子里有个老年大学,很多高龄的老人在里面平时没事就写写画画,村支部书记推荐我先来这里采访,没想到在这里我竟然待了一个多月。每天老人还没来,我就已经早早落座,像是上班一样,雷打不动。老人没空的时候,我就回自己屋子整理。饿了就去村委会背后的一个小饭店要炒饼或者馒头就着小菜吃。日子久了,我跟饭店的老板哥哥和嫂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些菜可以卖半份给我,取快递也可以借小电驴给我。

再说老人。老年大学的老人每个人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校长任立正爷爷,借我个村志看,推荐我采访的合适人选,还带我找过一次其他老人。

王建政爷爷,号称前知一百年,后知一百年。我跟他采访了几乎40天。虽然有时他也会嫌我烦,但是我对他尤其毕恭毕敬,所以嫌弃归嫌弃,但始终没有真的舍弃我。我全部的整理的绝大部分也要归功于他。后来村里有个一年一度的写春联活动,由本村首富任俊国出资,老年大学的成员出力,为全村5000人写对联。所以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不再跟王爷爷采访。临行前我去了爷爷家,才发现他家真的很赞,儿子有钱又孝顺。每天骑车来写字,虽然字不如校长,需要儿子加工,但在我看来已是上乘。

第二要感谢的是王肇玉爷爷。他也是刘恒杰大叔介绍的,是本地民国大官王士珍的亲戚。年纪已经到了八十,但依然坚持给人修理自行车,风雨无阻。独自一人住在一个小屋子,他的儿子每天来看望他一次。老人的经历也很丰富,很多建政爷爷不知道的事情,可以找肇玉爷爷来补充。在爷爷这里大概采访了一个月的时间,其间在老人家的推荐下找了其他的老人,都是他的亲戚或者与他有交情的朋友,极大地丰富了数据。

街上一直有一群爱晒太阳和打牌的老奶奶。只有第一天的时候顺利采访了十几分钟,后来再问就一直不再理会。直到2个月后我又出现在她们眼前,她们还大吃一惊:“他怎么还在这里?”

在村里有很多智力有缺陷的小孩和年轻人,衣衫褴褛地在街上晃荡。有一个很讨喜的,一直带着一个高分贝功放机的约莫20岁左右的男子,也是智力有些问题。一天中午我在午睡,突然发现有人在撞玻璃。直接用脸,毫不迟疑,着实下了我一大跳。后来他自己推门进来问我他的功放机什么时候还他。从他含糊的言语中,应该是他的功放机因为扰民被谁没收了,见我在村委会里待着,以为可以帮他解决。思路倒是没错,任我多次解释我不管这事,依然赖着不走,对付智力有缺陷的人我还没有太多的经验。还好过了不多一会他就自己走了。当时我着实被惊了一下。

三、 思考和感悟

在村里的开始一周,由于一直埋头调研和整理,没有一点个人的休息,整个人都很紧绷,效率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厌调”的现象。当我意识到这一点,试着调慢了节奏,给自己一点空间去放松,效果很好,对于长期调研的坚持有很大益处。所以一个平常心很重要,不可以急功近利,把总的目标切割成小的目标,每天完成一点点就可以积少成多,水滴石穿。

总结的时候也发现,录音是一个记录采访内容的条件,但却不可成为依赖。因为一分钟的录音要花费六分钟来分辨内容。所以要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好习惯,如果可以用笔记则更好。

从调研来看,如果单单靠提纲,过一遍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很多惯行都没有调查出来。这时候就需要新的提纲。其实拿同一个提纲问不同人是一个思路,但缺陷是大部分内容会重复,把一个提纲中需要不同职业或者不同成分的人来回答的内容分开问即可。再有,如果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受访者没有回答上来,再去采访不同的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切不可一股脑儿地全部重问,毕竟2个月的时间,用来补充的只有一个月多一点。即使后来做补充调研,也是针对性的调查,不能再做地毯式轰炸调查。

最后写作时,更多的是要保留村庄的原汁原味,个人主观价值观不要加入太多。虽然仅仅调查了一个村庄,我已经被中华大地上农民的惯行和惯行的力量所折服。中国农村调查任重道远,愿这些历史文化社会宝藏及早、更多、更深入地被挖掘出来,供世人了解、参考、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