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庭治理规则及原则解析

家庭治理规则及原则解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家户治理方式1.说服教育为主传统家户治理中“能不打就不打”,农户对自己的孩子还是比较爱护和心疼的。在进行家户治理的时候多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二)家户治理原则1.独立决策一是家长独立决策。家庭治理的规则主要制定者是家长,而家法的制定原因和根据都是平时的生产、生活所需。家内小事是当家人妻子说了算,生产性、经济性事务和婚丧嫁娶都由家长说了算。

家庭治理规则及原则解析

(一) 家户治理方式

1. 说服教育为主

传统家户治理中“能不打就不打”,农户对自己的孩子还是比较爱护和心疼的。在进行家户治理的时候多是以说服教育为主。

一是当家人的说服。传统社会的家户中,当家人虽然拥有管理全家的权力,但是他主要对农事比较操心。平时管理的对象就集中在自己的妻子和各个儿子身上。对于自己的妻子,有什么事情多是商量的语气,“直接打骂的还是比较少见的”;而对于自己的儿子,无论是否成年,父亲遇到儿子的事情都是先要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

二是当家人妻子说服。妻子的说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于自己丈夫的说服。有些大事如果丈夫的决策出现了明显的失误或者会极大地损害家庭的利益,妻子就会对其进行说服。如果当家人对于孩子过于严厉,妻子往往也会进行劝导。其次是对子女的说服。子女大多调皮,母亲多是唱红脸的角色,调和他们和父亲的矛盾;如果子女太过分,她也会向着丈夫来教育女子。

三是哥哥姐姐的说服。如果有弟弟妹妹不懂事,往往不会先告诉家长,哥哥姐姐会帮忙批评教育。如果年龄小的子女不接受他们的劝告,哥哥姐姐才会告诉家长由家长来处理。哥哥姐姐一般不会打弟弟妹妹。“说几句就哭了,还怎么打。”老人说。

2. 赏罚分明

奖励和惩罚的主体一般是当家的。

一是奖励。家里的奖励分为简单的和隆重的两种。如果平时孩子表现乖或者妻子表现好,家长一般会口头表扬他们。如果妻子生了孩子,当家的会摆大桌的宴席来宴请亲朋,并且每天都给妻子做好的东西吃。如果孩子考取了功名,家长会奖励孩子钱财、土地等。老人说:“一般情况下,给家人的最高奖励就是一顿好饭。”

二是惩罚。一旦孩子忤逆了父母,触犯了家法,轻的会被责骂、罚去干活,重一点的会被打,非常严重时会断绝关系,赶出家门,甚至送衙门。如果妻子不生育或者水性杨花,丈夫一般要跟她吵架、打架,“如果有老娘的怂恿,差不多会休妻”。(www.daowen.com)

(二) 家户治理原则

1. 独立决策

一是家长独立决策。家庭治理的规则主要制定者是家长,而家法的制定原因和根据都是平时的生产、生活所需。在饮食起居、做人做事、农业劳动、伦理纲常等各方面都有适应家庭需要的一套标准,多数具有普适性。

二是拒绝外部干扰。如果在一个大的宗族里面,村长、保长、族长、门长想要干预一个农户家庭内部的事情,先要去做家户当家人的思想工作,再由他来实施。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由其他的权威直接处理家庭的事务,一般难以看清事实的真相。

三是新决策者的产生。在分家后,父母对独立出去的子女不再有决策权,新成立的家庭自己说了算。从此这个家庭的未来走向的指挥权就落在了新当家人的头上。但是此时的决策并不是封闭的,必要的时候年轻的当家人还是会向自己的父亲或者其他长辈请教。

2. 凡事商量

一是跟妻子商量。传统时期,并不是当家人的一言堂。老人说:“很多时候当家的都是要跟妻子商量的。”这个时期适用于家户没有子女或者子女还未成年的时候。家内小事是当家人妻子说了算,生产性、经济性事务和婚丧嫁娶都由家长说了算。

二是跟子女商量。子女大了还没有分家,如果有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可以表达。他们有了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有的时候甚至会超过家长的能力。家长此时可能已经老去,他不得不跟家人商量家庭中的事情,遇到事情当家的要跟子女商量,但最终由家长决定。

三是跟父母商量。此时的农户一般已经分家,但是如果遇到特别困难的事情,还是需要长辈的经验。老人说:“刚当家的儿子还是会跟父亲商量,毕竟他懂得多。”比如第一次生孩子、带孩子,初为人父、人母的农户一般是手足无措的,他们需要长辈的帮忙。这时候一般是当家的去父母家请自己的老母亲来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