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1949年以后的村落文化形态的演变

1949年以后的村落文化形态的演变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以后的牛家庄在文化形态上发生了几次变化,下面分三个时期进行阐述。1952年,牛家庄村成立了农民夜校,学生有200多名。1953年,牛家庄村成立业余京剧团。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牛家庄小学停用注音字母,改用汉语拼音字母。1963年后,情况逐渐好转。1968年底实行社办高中、村办初中。1985年9月10日,县政府在常山影剧院召开千人大会,庆祝第一个教师节。

1949年以后的村落文化形态的演变

1949年以后的牛家庄在文化形态上发生了几次变化,下面分三个时期进行阐述。

(一)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文化 

1. 增设学校

一是开办夜校。1952年,牛家庄村成立了农民夜校,学生有200多名。农民白天干农活,晚上到指定地点学习文化知识。当时农民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参加农民夜校。夜校根据学生识字程度编班,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以识字为主,课程主要是农村常用的字,如人与人之间的称呼、庄稼名、工具名,同时配合学习初级识字课本。高级班设有语文数学、珠算,教师10人左右。农民夜校为牛家庄村培养了很多人才,还有很多后来在大队、小队担任了干部。

二是开办高级小学。1952年,牛家庄开办高级小学(完小),全体师生300多人,第一届高级班招生56人,生源来自牛家庄、木庄、三角村、曹村、东洋、教场庄、岸下、树林、五里铺。课程有语文、算术、珠算、自然、卫生、地理历史政治常识、体育、图画、手工、唱歌,中午每个学生写一篇毛笔字。高级小学成立后,组建了军乐队,购置大鼓1面、小鼓4面、军号24把、钹2个,全体队员30多名。牛家庄学校把指示列入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上课一律使用普通话(42)

2. 自设戏班

在这个时期,村落不再外请戏班,成立了自己的京剧团。1953年,牛家庄村成立业余京剧团。龚俊江任团长,蔡兰英任教师。须生3人、青衣2人、老旦1人、花脸4人、武生1人、丑角2人、小生2人;司鼓2人、司锣1人 、小钹1人、京胡1人、剧务1人。演出的剧目主要有《辕门斩子》《借东风》《战长沙》《玉堂春》《二进宫》《秦香莲》《狸猫换太子》《空城计》《打龙袍》《华容道》《秦琼卖马》等。剧团除日常在本村演出外,还经常应附近各村庙会的邀请出村演出,王永发演的包公戏,嗓音洪亮,手眼架子在行,动作、气魄到位,在吴兴村庙会上一举成名,人称“小老包”。

(二) 集体化时期的文化

1. 教育在波折中进步

一是开办幼儿园。1958年,按照县委指示,办起了幼儿园,实际是托幼性质,招收儿童40多名。为办好幼儿园,大队抽调几名有文化的妇女当先生,把幼儿组织起来。地点在王士珍旧居的临街房内,由先生带领集中玩耍,同时学习些简单的汉字、数学、唱歌、做游戏等,直到1960年夏停办。当时的教师是王文秀,当教师可以挣工分。1964年,牛家庄小学开始招收幼儿班,也叫育红班,有学生50余名。

二是学生参加田间劳动。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牛家庄小学停用注音字母,改用汉语拼音字母。秋天,教育局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强调突出政治和保证劳动时间,学校卷入“大跃进”运动。频繁停课,参加田间劳动,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年冬天,县里按教委通知纠正了学生劳动过多的偏差。1960年至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短缺,造成师生营养不良,体质严重下降,学校决定缩短上课时间,实行劳逸结合,停开体育课,解散幼儿园。1963年后,情况逐渐好转。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原教学计划受到严重干扰,学校成立了红小兵组织,取代了原来的少先队,但仍能坚持上课。1968年,贫下中农代表进驻学校,参加学校管理。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国办教师回原籍任教,由商品粮转为农业粮,由挣工资改为挣工分。(www.daowen.com)

三是开办初中和高中。1968年底实行社办高中、村办初中。原初中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即七年一贯制。1976年增设村办高中,校址在牛家庄原副业股院内,设两个班,110名学生。1977年底取消,原班学生回初中复读,参加1978年中考。当时由于农村中学盲目兴起,小学教师提升到初中、高中任教。因小学教师不足,由民办教师补充,结果造成了师资水平全面下降,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1976年10月,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贫下中农代表撤出了学校,学校配备了校长、主任,取消了红小兵组织,恢复了少先队,教学秩序得到恢复。

2. 成立俱乐部

1964年,牛家庄成立俱乐部,主要是“要把村民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负责的两个人都是外行,既没有经验,又缺少人才,更谈不上乐器设备,找了几个初中、高小毕业生,所演出的节目非常单调,只有快板、对口词等一些无伴奏的节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俱乐部队伍扩大,改称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党支部宣传委员任立庆主抓,队长熊老榜,队员15个,小乐队成员有3人。随着人员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县文化馆也定期下发一些宣传资料,节目的种类有所增加,逐渐学排小合唱、表演唱、舞蹈、独唱、天津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1968年后,革命样板戏风靡全国,选场、选段都成为宣传队的主要节目,有实力的还排练了全场,根据需要,宣传队又增加了一部分力量。排练的节目有样板戏《沙家浜》中的选场“军民鱼水情”“坚持”“智斗”以及《智取威虎山》中的选场“深山问苦”“李勇奇”等。加上一些小节目,都能组成整场演出,每年正月和公社各村进行对换演出。“文革”后期宣传队解散。

(三) 土地承包到户时期的文化

1. 教育上了新台阶

一是幼儿园硬件设施提升。到1978年,教育环境得到改善,育红班增添了教室和活动场所,也有了一些玩具。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幼儿教育列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成为小学的学前班。当时,学校幼儿入学率达到95%。教室有桌凳、黑板、风琴、计数器。户外有球类、跳绳、滑梯、转椅等玩具设备。入学儿童240名,幼儿教师有3人。

二是庆祝第一个教师节。1979年,牛家庄小学共有教学班22个,其中初中班6个,全体学生960名,教员、职工42名。1985年9月10日,县政府在常山影剧院召开千人大会,庆祝第一个教师节。

2. 重新组织战鼓队

战鼓是牛家庄的传统文化娱乐项目。早在1950年至1960年,由于当时农村还没有电视收音机,也没有其他娱乐项目,每遇到各种庆祝活动都要敲战鼓,尤其是春节期间(初一到十五),每天晚上都要敲到半夜。会敲鼓的轮流敲,不会敲的围在四周看热闹。主要鼓手有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鼓手们年龄较大,部分人员相继去世,战鼓声逐渐消失了。198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以任立宅为首的新一代战鼓队又重新组织起来,村中有5—6人为骨干,在继承传统鼓谱的基础上,又到东杨庄战鼓队取经学艺,并采纳了他们的部分鼓谱,同时又增加了部分妇女充实队伍,全体队员40多人。除在本村开展娱乐活动外,还经常应邀参加企业、门市开业等庆典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