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时期的牛家庄非常重视孝道,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日常礼仪和养老上。
(一) 严格的长幼尊卑体现孝道
1. 房屋安排体现秩序
就房屋安排来看,家里面最少三间正房,三间房东西排列。一是客厅安排在中间,称为万年屋,它与房间大门相连;最西侧的房子是家里小辈分的人住;最东侧的房子是家里的长辈来住。东西两间房都开一扇小门冲阳面。如果家里有一对夫妻且没有孩子,则西侧的房子自己住,东侧的房子男方的父母住;如果这对夫妻有孩子,他们跟孩子一起住,男方的父母依旧住最东边。以东为尊,象征着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
2. 吃饭座次体现秩序
平时吃饭的时候座次没有讲究,如果家里面有老人的话,一般是让他们盘腿坐到炕里面,因为那里暖和,称为“上炕”;而媳妇或者闺女就只能坐在炕沿边,称为“跨”,这样她们也方便给家人盛饭盛菜,她们常常把难得一见的肉、鸡蛋给老人和孩子先吃。而如果来了客人,媳妇、闺女几乎是不上桌的,全程都在忙活着做饭、炒菜、盛饭、盛菜,等客人都走了才自己在厨房的灶台上简单吃一口。
(二) 日常的礼仪体现孝道
一是早上问好。每天起床,闺女要去爹娘屋子收拾屋子、叠被子、扫地、倒尿盆,还要问爹娘“睡好了没有”;如果有了媳妇,就是媳妇来做。平时的饭都是她们做,而吃什么、吃多少都要听从婆婆的安排。除此之外,有做衣服、纳鞋底、做鞋、缝衣服、洗衣服等活儿通常也是闺女和媳妇主动揽过来,帮娘或者婆婆减轻负担。(www.daowen.com)
二是晚上问安。晚上睡前要去“问安”,就是去爹娘的屋子,伺候他们睡下,帮忙盖好被子,摆好尿盆,然后说“爹娘早点睡吧”。尤其是新媳妇,娶进家门的第二天,必须跟公婆问安,晚上要伺候公婆洗脚、睡觉。
(三) 养老方式体现孝道
在养老方面,一般分为养老田、养老房、养老粮、做饭送饭、洗衣服、定时看望、伺候病床和过寿,等等。
一是养老物质上要留足。分家时地多可以留养老地,至少留3—4亩,让父母用;养老房至少有一间,一般老人住在固定的房子里,就是最小儿子的正房东头;养老钱也会留,埋到土里;养老粮每个老人一年需要360斤粮食。老两口有一方去世时,养老的东西留给老伴儿;老两口双双去世就把所有东西都留给几个儿子平分。
二是生活上要轮流照顾。如果家里有地,赋税要诸子平摊。兄弟几个每隔七天、一个月或者几个月轮流做饭、送饭。每到庄稼成熟了就要把小麦、玉米、谷子等给老人处理好并送过去,还要帮老人舂好米。放入瓮中存入库房,瓮下支砖防潮,瓮上盖盖儿防虫。住得稍远的可以出粮食或者钱请其他兄弟代为照顾。外嫁女儿可以在节日或者父母生病时带点心或者鸡蛋看望,但是不负担医药费和生活费,因为这部分费用必须由儿子们分摊。老人生活无法自理时,儿女要轮流照顾,不分男女。老人过寿费用要诸子平摊,其中由儿子中有才能的人掌事。
三是不养老的处理。养老是每个儿子都要尽到的义务,家里实在穷的也要想办法凑齐。如果家里明明有能力养老但是故意不养老,老人会报官讨回公道。老人说:“实在太穷的已经上街要饭的,就不为难他了。有时老人还会偷偷给点补贴,但明面儿上儿子必须给够自己的那份来孝敬老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