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牛家庄,产业结构完整,除了种植业外,还有畜牧饲养、手工业等,村落在外务工人数80人。其中,种植业的比例下降,一度成为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比最低的行业;而乡镇企业,因为其极高的效益,成为新时代牛家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走进牛家庄就发现,村子周围大大小小的企业林立,即使在村庄内部,也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家庭式企业。不要小看这些企业,牛家庄亿万富翁一个,千万富翁十几个,百万富翁数不胜数的神话都是这些企业的功劳。其中不乏村办企业、队办企业、民营企业和外来企业。
(一) 乡镇企业成为主要支撑
1. 村办企业
1957年,牛家庄村成立副业股,股址位于村东北角,占地十余亩。王兆贤任股长,农村工副业开始发展。副业股先后组建了五个小组:第一组,烘炉、铁制品加工。铁匠有秦大雪、秦连雪、秦小金、秦二小、王小平等。主要工艺是制作维修铁制农具,如铁锨、三齿、薅锄等。第二组,木制加工服务。除制作维修车、犁等木制农具外,根据农户需求制作门窗、房架、室内家具。当时木工有邢银福、邢四福、王银忠、王发礼、王栓、晏朝鸣、王永发等。第三组,油坊。把式是任立吉、景振芳。第四组,轧花。把式于小满。第五组,砖窑。把式马振全、王焕直。另外,还有砂壶窑、马车运输、米面加工、养羊、抄纸等,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村办企业。
1973年,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机械运用,副业股增添了电气焊,1978年又增添了车床加工、电锯加工、轮胎烫胶等项目,为农户提供维修服务。1976年,在村南建起了转盘窑。同年成立建筑队。1981年在村西建起了面粉厂。
2. 队办企业
1970年,牛家庄部分生产队开始办起了小型企业,以副养农,农副并举。15队率先办起了粉碎机罗件加工;18队加工米面,开粉坊;17队烫胎火补;5队、14队开粉坊;16队抽出剩余劳动力承揽搬运,并购买汽车一辆搞运输拉沙;还有部分生产队在农闲季节搞马车运输拉沙,以增加生产队收入,提高工值。
3. 民营企业
1977年,牛家庄成立了建筑队,先后承揽了石油三指基地、石家庄市洞天影院等建筑工程,为村集体创造了较大收入,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以后建筑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1986年建筑队解体后,龚雪良、杜朝海、任小眼、王喜顺、王建军、梁小华、王中华、龚凤玲、王计平等当年建筑队培养的青年瓦、木工,2000年后都发展成为承揽大型工程的企业老板。1998年至今,他们先后承揽了正华花园、国豪大酒店、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达诺现代城、华府名邸等大型建筑工程。
1983年,由任立正等7户农民合资购买汽车一辆经营货运,为牛家庄汽车运输开了先河,是正定县最早的民营运输户之一。随后,王丙礼兄弟的牛家庄车队和王修平车队相继壮大,形成规模,后来成为正定县运输业的龙头企业。在他们的带动下,牛家庄运输业空前发展,到1998年,全村大型卡车达120多辆,平均每辆车年纯收入10万余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牛家庄先后建起的企业、厂家如下:任俊国的正华实业集团;焦新愿的永丰饲料厂和天天乳业集团公司;安云霞的先锋饲料厂、先锋幼儿园和正先食品厂;王贵玉的恒光油脂厂;秦呈立、王明生的新星鞋厂;左瑞杰的楼板厂;王文平的化肥厂;王晓仁的恒旺纸箱厂;王文忠的塑料袋厂;任俊献的服装厂;王明辉的塑料机械厂;任子伟的铝合金门窗厂;张文忠电器厂;王过江电器厂;王顺利电器厂;刘立海、任国山、王恒3家汽修厂;王秀明的印刷厂;王力的有机肥厂;秦贵成加油站;任进生、任庆合加油站;王兰生的盐业公司等。
4. 外来企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28家外地企业落户牛家庄。随着企业的发展,物流仓储业也应运而生。主要企业有石家庄市晶日昌玻璃有限公司、正定县联合丽邦门业有限公司、河北诺丹家具有限公司、华峰杉杉木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剑桥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正定分公司等。外地企业的进入拉动了牛家庄村的服务业,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 农业占比低,开展多种经营
1. 种植业改进技术,产量极大提升
(1) 技术改进
一是耕作工具。1949年前后,农民的整地工具有旧式犁、犁杖、擦子、耙,后来增添了双轮双铧犁,都是用畜力拉。1958年,公社成立拖拉机站,拥有6台中型拖拉机,拖挂三铧犁、四铧犁,农忙季节分派到各村进行耕作。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使用旋耕犁,当时使用中型拖拉机(35马力),动力较小,犁具较窄,工作效率不高。到90年代,采用60马力拖拉机,犁具宽阔,犁齿加长,耕地又深又快,每天耕地80余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二是播种工具。20世纪60年代前,播种都是传统模式,用双脚耩子播种,石墩子轧实。7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播种机,但播种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经过多年研究改进,现在使用的播种机质量非常好,能够达到籽粒均匀,播种量准确,深浅适宜,出苗率高,各种土质都能适应,每天播种百余亩。
三是收获工具。20世纪60年代以前,小麦的传统收获方式就是用手拔,到70年代改用镰刀割,然后将麦秸运到打麦场上,用牲口拉碌碡反复碾压后再把麦秸拢起来,剩下的就是麦粒和麦糠了,最后用簸箕扬场,才能达到麦粒净化。80年代后,开始使用小型收割机,牛家庄第9队最先使用滚筒式脱粒机,该机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打麦时间,随后在全村推广。90年代后,开始使用联合收割机,并迅速推广。近年来,联合收割机又增添了秸秆粉碎装置,小麦收割、颗粒净化、秸秆还田一次完成。过去收麦、打场需要一个多月,现在3—5天就可以结束。
(2) 产量提升
新时代的农牧业是科技进步下的农牧业,不仅采取了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也提高了。这就带来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亩产的极大提高(见表3-26),以及畜牧饲养的跨越式发展。
①粮食作物产量提升
一是小麦。1960年后,国家农业科研力度加大,农业局下设种子站,开始引进、推广优良品种。1965年,全村引进石家庄“54麦”“泰山5号”“津风1号”等品种,种植2290亩,总产298吨,平均亩产259斤。1981年,牛家庄农场技术员何志强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了小麦优良品种“正麦1号”。该品种秸秆短,抗倒伏,码稀粒大,产量高,全村种植3206亩,总产1212吨,平均亩产756斤,在全县推广。另外,在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农民在种植方法上逐渐改进,推广合理密植,由原来的1尺行距改成二密一稀、三密一稀,产量大幅度提高。2012年,小麦优良品种不断增多,如“冀十五”“冀麦26”“7111”等。全村种植4258亩,总产2100吨,平均亩产986斤。
二是玉米。1958年,全村开始引种“大白牙”“金皇后”等品种,产量达400斤,该品种生长期长,增长潜力小。1965年,开始推广玉米双杂交、综合杂交品种,逐渐由春播转为麦垄点播。1976年,引进早熟高产的“群单105”“博单一号”“京早七号”“邯郸一号”单交种,其生长期短,秸秆矮,抗病抗倒伏,品质好,适合麦垄点播,亩产达800斤。2000年以来,普遍种植的优良品种有“掖单二号”“邯杂一号”“唐抗一号”“京单28”“沃土”等,生长期在95天左右,耐水肥,秸秆粗壮,品质好,适合麦茬播种。2012年,全村种植4430亩,总产2570吨,平均亩产1167斤。(www.daowen.com)
三是谷子。1967年,引进抗病力强、抗倒伏的“柳条青”,亩产提高到300斤。1972年,引进“朝鲜谷”,亩产400斤。该品种秸秆细,易倒伏。1981年,引进“青到老”,亩产达500多斤,但病害严重。1983年,引进“豫谷一号”,全村播种148亩,平均亩产520斤。谷子脱皮为小米,营养丰富,食用以熬粥为主。20世纪50年代,人们习惯把小米磨成面蒸米馍馍、摊煎饼等,这些食品都是过年必备的食物。谷秸(俗称秆草)是上好的牲畜饲草,农家必备。收后去穗,及时晾干,垛成大垛,以备冬春牲畜食用。谷糠是喂猪的主要饲料,也是农村常用的熏蚊子用品。
四是黍子。1990年以来,由于产量太低,加上麻雀的危害,谷类作物已无经济效益,渐被淘汰。现今人们食用的小米都是从外地运来的。
五是豆类。 1949年左右,豆类种植面积较大,种类有青豆、黄豆、黑豆、绿豆、豌豆、扁豆、红小豆、蚕豆等。由于豆类产量较低,现在青豆、黄豆只有少量种植(加工豆腐)。
六是山药。20世纪50—70年代,山药是农村的主要秋季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亩产2500多斤,是高产作物。山药可直接食用,也可以磨粉,加工成粉面、粉条。1980年后,由于品种的退化,产量有所降低。再加上管理比较复杂,收刨费时费力,逐渐被淘汰。现在食用的粉条、粉面大都是由山区县种植的山药加工出售的。
七是荞麦。1949年前后,农民的传统种植模式以春种玉米、谷子、高粱为主,这些作物收割后到下霜还有一段时间,可以种荞麦。荞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短,只50天左右。茎呈红色,叶互生,果粒呈三角形,有皮,产量有限,不足百斤。荞麦面做的饺子、饸饹、扒糕都是农民的上乘食品,堪称正定食品一绝,荞麦皮是装枕头的上好材料。由于春茬作物的消失,现在荞麦已无种植。
②经济作物产量提升
新时期,牛家庄的经济作物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见表3-27)。
一是棉花。1949年左右,农村家家户户都种些棉花,自产自用,织成土布,做衣服、被褥。当时的品种一种是中棉(后称小棉花),茎高、秆细、叶呈黄绿色,果枝短,每铃三瓣,绒短籽小。一种是紫花棉,长势与小棉花相同,棉絮为土黄色。这种棉花有两大优点:一是永不褪色,二是穿上耐脏。用紫花棉布做单衣,在当时农村最为流行。1970年,生产队引进优良品种“冀棉二号”,其特点是生长期140—145天,为陆地棉,中熟品种,植株较松散,茎秆粗壮,果节分布均匀,花冠较大,铃壳光滑,壳薄,吐絮畅而集中,易采摘,衣分达40%,不孕粒少,皮棉色白有丝光,纤维整齐,品质好,产量高。1970年,全村种植1613亩,平均亩产皮棉117.5斤,生产队连续种植多年。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都忙于发展二、三产业或进城打工,对费时、费力的棉花种植已不感兴趣,现已极少种植。
二是花生。1949年左右,农家以传统品种“筛果”和“大白稀”为主。筛果春种秋收,地上开花,地下结果,长蔓爬地,叶腋处花败生针,入地发育成果。果实较小,饱满坚实,出油率高。收获拔秧时,大部分果实落地。再用专制的筛子从土中筛出。花生筛子长2.5米,宽1.5米,筛框高20厘米,筛底是豆条(直径4毫米)钢丝制成。两框中间下有托,轴穿筛凳上,像跷跷板一样,两头上下活动,将土筛下,捡出砖头杂物,收集花生。所有花生地都得将10厘米厚的肥土层通筛一遍,费工费力,产量不高,仅200多斤,50年代后逐渐被淘汰。1978年,引进推广 “天府三号”“开农八号”“油果”“花11”“花二八”等优良品种,亩产达280多斤。1984年,种植“海港一号”“天府兰”“伏花生”平均产量达370斤。现在花生种植面积很小,够自己食用即可。
三是油葵。2000年牛家庄开始种植,但种植面积不大,品种有“矮大头”“矮567”“矮优667”,亩产达300多斤,出油率30%—40%。
③蔬菜产量提升
牛家庄村蔬菜种植是自种自食,种植面积很小。传统品种有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韭菜、葱、茄子、茴香、黄瓜、芸豆角、菜豆角、北瓜、西葫芦、辣椒、西红柿、香菜、菠菜等。近几年,农民吃菜多数以购买为主,很少种植。
2. 畜牧业占比较大,发展快速
(1) 大牲养畜饲
1949年前后,中国传统耕作模式是以牲畜拉犁、拉耩耧、拉车、拉水车为主。中农以上农户都饲养大牲畜,如牛、马、驴、骡,少数富裕户都喂养两三头骡子,拉水车、耕地、套车都非常得力。1956年合作化以后,生产队根据耕地多少决定牲畜数量,每队饲养5—8头不等。牲畜实行集体喂养,建有饲养棚,设专职饲养员。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牲畜逐步被淘汰。至2013年,牛家庄仅存骡子一头,偶尔为个别农户的零星地块耕作,另有一养殖户喂养肉驴4头。
(2) 生猪饲养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圈一猪是农户的传统饲养模式。春季买一猪仔,饲养一年,到腊月宰杀,一家老小红火过年,一年间能积攒几圈好粪。1958年,全村养猪600头。公社化后,生产队都建起十余个大猪圈集体喂养,每队大约喂养30头左右,并设专职饲养员。改革开放后,个体喂养逐渐减少,国家对养殖业加大扶持力度,大型养猪场成为发展方向。规模都在数百头以上,甚至上千头。在县畜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猪场工作人员都熟练掌握了接生、疾病防治、猪舍消毒等养殖技术,为食品安全及市场供应提供了保障。
(3) 奶牛饲养
20世纪90年代以后,正定县开始发展奶牛饲养,牛家庄出现了几个养牛户,不过都是三头两头的,规模很小。进入2000年后,优胜劣汰,有两个养牛户逐渐发展起来,一个是东片的任栓岭,一个是西片的焦连申,他俩规模差不多,存栏都是三四十头。每到秋收季节,养牛户都要搞好玉米秸秆青贮工作,把全年的饲料备足,实行科学管理,定期防疫消毒,推广机械化挤奶,保证鲜奶的质量。
(4) 蛋鸡饲养
旧时,农户养鸡都是庭院散养的模式,数量不过十只八只,院内建一鸡窝,晚上入窝,白天开放,在院内自行觅食兼喂些粮食,外窗台设一鸡篓,专供母鸡下蛋之用,一天能收三四个鸡蛋。
1991年,养鸡业逐渐发展起来,两三年内牛家庄发展养鸡户三百余家,养鸡规模在三五千只不等,最多的是王恒业,到1995年发展到一万多只,成了牛家庄的养鸡大王。当时村周围遍地是养鸡场,街谈巷议都是在“说鸡”:“你家购进多少只雏鸡”,“他家的鸡现在产蛋几成了”……牛家庄成了养鸡村。养鸡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业和运输业的发展。牛家庄先后建起了7个饲料厂,即永丰饲料厂、先锋饲料厂、王恒敏饲料厂、秦焕文饲料厂、晏小国饲料厂、王建忠饲料厂、王新年饲料厂,后来,永丰饲料厂和先锋饲料厂都形成了较大规模,成为省饲料行业的龙头企业。这又带动村内十几辆卡车都以运输鸡蛋为主。2000年后,养鸡业已经达到饱和状态,随着周围各地养殖业的兴起,牛家庄的养鸡业逐渐开始衰退,2013年养鸡户已所剩无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