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村落文化变迁:1949年后的变化

村落文化变迁:1949年后的变化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国初期,国家无力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校舍,遂改祠堂、寺观、教堂等为校舍” ,在这期间,双井村的东校和西校合并,村落东边的天主教堂成为临时的教室。“文化大革命”期间,天主教受到冲击,教堂被破坏,双井村十多位教徒受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团体教产政策。1987年后,双井、唐邱等村的天主教堂陆续修复完成……1995年,双井村的天主教徒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

村落文化变迁:1949年后的变化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宁晋全县解放(1945年)。随之,传统文化形态进行了革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文化教育的变革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私塾教育不复存在,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建国初期,国家无力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校舍,遂改祠堂、寺观、教堂等为校舍”(17) ,在这期间,双井村的东校和西校合并,村落东边的天主教堂成为临时的教室。“1958年,‘大跃进’时期,学校畸形发展……是年,学生大量参加劳动,课程耽误较多。下半年,小学均集体食宿。年底,学生食堂解散,‘寄宿制’解体。1961年,开始整顿教育……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学校秩序被打乱。1967年2月,中央发布《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草案)》,要求小学坚持上课。依据中央文件精神,小学教育基本没有中断。1968年夏,‘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普遍成立,并陆续进驻学校。年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全县小学均下放到生产大队管理……1977年,贫宣队撤出,教学制度恢复……1984年初,实行‘谁办学谁受益,谁负担’的方针,将中小学全部划归乡、村办”(18) 。与此同时,村民的技术教育也在发展,如《宁晋县志》记载:“1988年,技术培训教育全面展开,各乡镇逐村逐户登记造册……唐邱乡(如今双井村所在乡)成人学校被评为‘河北省实施燎原计划先进单位’”(19) 。1991年,当地政府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筹集资金,为双井乡投资15万元以上,改善其办学条件。

(二) 文化习俗的变迁(www.daowen.com)

传统时期至今,文化习俗对村落的治理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过去的双井村民婚姻不自由,青年男女结婚,需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张男子娶大媳妇,普遍具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观念,男女双方要门当户对,男方给女方下帖子,婚姻双方依据礼俗,不得触犯禁忌,比如忌婚期变动等。在丧葬方面,传统时期讲究并骨合葬,还存在结冥婚。1949年以后,当地婚丧习俗进行了革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在婚姻方面,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严禁包办和买卖婚姻,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冥婚习俗消逝,换亲、转亲习俗少见。1960年代,“提倡新事新办,婚礼简单化……1980年代,结婚时的大操大办之风盛行,男女双方都设宴席,亲友送礼、凑份庆贺。迎亲时请吹鼓手和鼓乐队、放鞭炮”(20) 。相对而言,丧葬习俗的革新较为缓慢,“1950~1960年代,孝子孝女戴黑纱、白花,亲友送花圈致哀。1970年代,当地推行火葬,埋葬骨灰盒。农村执行难度大,旧俗难改,偷埋现象时有发生。1980年开始,披麻戴孝、跪拜叩首、举幡选墓等旧俗盛行,丧葬仪式大办之风渐长”(21) 。此外,文化习俗的变革还体现在贺号之风中,传统时期的双井村民贺号之风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此习俗逐渐消逝。

(三) 宗教信仰状况的变革与延续

过去的双井村民普遍信奉各类神明,信奉传统宗教的村民信奉真武爷、老佛、玉皇大帝、龙王爷、路神、井龙皇等各路神仙,举行求雨、烧香拜佛拜神活动,信奉天主教的教徒参与教会活动。“建国以后,政府提倡科学。1966年,城乡破除迷信,仅少数老年人供神”(22) 。“文化大革命”期间,天主教受到冲击,教堂被破坏,双井村十多位教徒受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团体教产政策。1987年后,双井、唐邱等村的天主教堂陆续修复完成……1995年,双井村的天主教徒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