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及历史背景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及历史背景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春节习俗及关系春节从腊月三十开始,当地过春节,素有“大年三十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之说。(三)清明节习俗及关系清明节俗称“寒食节”,“头寒食,烧十日”,清明节前10天左右,村民们纷纷上坟烧纸,一般家里的晚辈去,长辈参加祭坟仪式。(七)重阳节习俗及关系重阳节俗称“九月九”,农历九月初九,家家户户买豆腐做杂烩菜,在家祭拜家神并上供,不必去庙里上香上供。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及历史背景

(一) 春节习俗及关系

春节从腊月三十开始,当地过春节,素有“大年三十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之说。

1. 节前准备

农历腊月二十以后,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蒸干粮、蒸年糕、蒸花馍馍(用于节日时给诸神上供)、做豆腐、炸油馃子、摊煎饼,都是儿媳妇和婆婆协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吃,不需要等到腊月三十。做好的干粮、油饼等不需要给外人送,亲戚间也不互送。弟兄几个分家后,临近春节,几个妯娌搭伙做馍馍,若公婆与儿子儿媳分家过,儿媳妇这时也会帮婆婆准备。蒸之前,各家都准备发酵面,搭伙做馍馍时,谁家的面先开(酵好),就先做谁家的,油炸食物的用油多用自家棉花籽兑换。此外,村民们还会置办年货,比如买肉、葱、花椒、醋,大多数人家从腊月二十开始置办,有的人家二十四五置办,二十一买糖罐,二十三糖罐粘。置办年货时,一般由当家人去,如果当家人不愿赶集,就派其他人前往。

2. 祭拜灶王爷

腊月二十三晚上,由婆婆给灶王爷上供,供三碗饺子(每碗盛三个),上炷香,烧三张纸,磕个头。

3. 祭祖

腊月三十一大早,父亲带着儿子前去家庙祭拜祖先,若有多个儿子,则都去,女性不参与。去祭祖时,需要带酒、杂碎、水果、香。几弟兄分了家,若住得近,则一起去家庙,若住得远,各自行动。三十后半晌,当家十户的族人自带鞭炮、供品,一同前往祖坟举行祭祀仪式,女性不去祭坟。当天后半晌,婆婆领着儿媳去真武庙上供(点心)、上几炷香、烧3张纸,婆婆负责烧纸、上香,儿媳磕头即可。

4. 贴春联年夜饭

腊月三十的下午,家家户户开始打扫院子,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贴春联(当家人和孩子去贴),在大门上贴门神(富人家与穷人家贴同样的门神)。三十晚上,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团圆饭”),如果弟兄几个分家单过,则各在各家吃。

5. 正月期间的禁忌规矩

一是女性忌讳。“一不扎,二不缝,三寡四绝恨五穷,七钉八瞎九里花,初十扎了老鼠眼。”妇女在初一、初二两天不能缝缝补补,不干针线活,否则就会丧夫守寡。若在初四干针线活,家里就会绝后。到了初五可以做针线活。初七至初九,若做针线活,会磨到手指、刺瞎眼。初十干针线活,就会惹了老鼠。初七这一天,女性不能洗或剪头发,否则,家里会生蚰蜒;初八时,蝎子多,女性不能干活。二是习俗规矩。初十捏饺子,如捏住了老鼠嘴,防止其祸害庄稼;二十五,女性不能干活,“二十五,老天堂,老马老骡歇一晌(天)”。

6. 乡亲间拜年规则

每年大年初一早晨,村里的晚辈们三五成群做伴去给长辈拜年,只磕头不送礼,磕头的主要规则有以下几点(见下表):

表5-14 双井村村民春节期间的拜年规则概况

7. 过年唱大戏(www.daowen.com)

正月十二、十三,玄天大会的会首负责将装有飞蛾的盒子放至真武庙里,十五过庙会,十六时开始送神,会首负责把蛾拿到村南的大道上烧掉,意为“神蛾归天”。正月十五,玄天大会组织村民前往真武庙参加一年一度的庙会,届时需要请戏班子搭台唱戏,邻村行好的人也被邀请参加,庙会管饭。十五的晚上,庙会买鞭炮,在村外空闲地方放炮,还要从外村请人表演节目如骑小驴、划船、舞狮子等,庙会管参演者饭,不需要支付报酬,他们来表演是为了吃一顿斋饭。

(二) 二月二习俗及关系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一大早不能去水井拔水,如果不遵守此规则,据说会碰到龙头。到了中午,就可以去拔水。这一天,女性不能干家务活,据说有蝎子缠着。行好的家庭,此时会给家神上香、上供,但不必去庙里上供。不需要走亲访友。

(三) 清明节习俗及关系

清明节俗称“寒食节”,“头寒食,烧十日”,清明节前10天左右,村民们纷纷上坟烧纸,一般家里的晚辈去,长辈(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参加祭坟仪式。外嫁女需要赶回娘家烧“寒食纸”,她们来烧纸,需要自带烧纸,另外带一篮子糖包,她们与兄弟姐妹一起上坟,儿媳妇有时也会去烧纸。祭坟完毕后,外嫁女在娘家吃顿饭,如果有几个弟兄且已分家,则每个兄弟主动到父母居住的院内请外嫁的姐妹吃饭(或是哥哥弟弟亲自来请,或是派其孩子来请)。通常是轮流招待,比如今年在哥哥家吃,明年在弟弟家吃。如果父母在世,外嫁女就与父母待一晚,如果父母已逝,则去哥哥或弟弟家过夜;外甥有时也会来祭坟。清明时节,不必去拜祖(“吃会”)。

(四) 端午节习俗及关系

端午节据说是从海瑞那里流传下来的,当地素有“海瑞祭江”的典故,称海瑞为人熊所养育,有一次,人熊回家后发现海瑞丢失了,于是投江自尽。节日期间,大门上不必插艾草,亲戚间不必相互走动。好主人家包粽子过节(乡亲、亲戚间不必相互赠送粽子),穷家小户不包粽子,家家户户熬烩菜、做顿饺子,吃的比平时较好。行好的农户届时需要在家拜神,去庙里上供(端几个饺子,烧两张纸)。

(五) 六月一习俗及关系

农历六月初一,家家户户需要做饺子,在家祭拜家神并上供,不必去庙里上香上供。届时,亲戚间不必相互走动,乡亲之间不必相互拜访,学生不去给老师送礼。真武庙和其他庙宇均不需要举行活动,村民们也不需要去祭祖。

(六) 中秋节习俗及关系

中秋节俗称“八月十五”,届时需要吃顿饺子(晌午)、蒸馍馍,穷家小户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过节,晚上全家人吃团圆饭,大户人家在八月十六过节(包顿饺子、熬顿杂烩菜)。家家户户祭拜家神,外嫁女不必来娘家过节,其他亲戚间不必相互串门,行好的农户去真武庙上供,村民们不必去祖坟、家庙祭祀。

(七) 重阳节习俗及关系

重阳节俗称“九月九”,农历九月初九,家家户户买豆腐做杂烩菜,在家祭拜家神并上供,不必去庙里上香上供。这一天,亲戚间不必相互走动,乡亲之间不必相互拜访,村民们也不需要去祭祖。

(八) 十月一习俗及关系

到了农历十月,阎王爷把鬼都放出来了(清明节时收鬼),家家户户都去祖坟烧纸祭拜。一般是在九月二十以后就开始去烧,赶早不赶晚。给自家父母、爷爷奶奶的坟墓烧纸时,也会顺便给附近的叔伯亡人烧两张纸。外嫁女也要回娘家过节,如果不来烧纸祭拜,就被认为是不孝之女(但是娘家人不会惩罚)。她们来的时候一般会带鸡蛋、烧纸和两包点心,如果村里没有唱戏的活动,烧完纸就在娘家吃顿饭,一般是在当年轮种坟地的弟兄家吃饭。相应地,外嫁女及其婆家人若到娘家来看戏(一般在正月十五过庙会期间搭台唱戏),看完戏也是去当年轮种坟地的弟兄家吃饭。有的弟兄和姐妹的关系较好,外嫁的姊妹们来娘家串门、上坟、看戏,几个兄弟纷纷邀请姊妹们去自家吃饭,如果外嫁女自家有事需要尽早赶回去,就不在娘家吃饭。十月一的饭菜,一般比较好,主要包括饺子、杂烩菜。这天,当家十户的叔叔大伯、兄弟之间不会互相请吃饭,也不会聚餐。此外,立冬冬至等节日时,不必举行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