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族祭祀与交往活动:村庄内外的分工协作与交换关系

家族祭祀与交往活动:村庄内外的分工协作与交换关系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族的祭祀、续谱之事中,成员之间通过分工协作发生交往行为,有的家族仅限于村庄内的交往,有的大家族,比如王氏家族,在举行家庙祭祀活动时,周围村庄的族人也需要参与,共同祭拜祖先、吃大锅菜。交换关系的主体不分男女,头户市场的交往主体一般为汉们,娘们主要与销售针线、鞋袜、布匹的流动商贩交往。此外,借钱、借粮也是生活交往的主要内容。交换物品时,村庄内外的集市、摊子、交易双方家就成为主要的交往空间。

家族祭祀与交往活动:村庄内外的分工协作与交换关系

(一) 交往主体

村民之间普遍存在相互走哒的情况,交往的范围主要在户落之内,当户落与自家交往的人大多是家境相当的人,好主与好主交往(他们都是有饭的人家),穷主与穷主交往(均属于没饭的农户)。在生活中,交往最多的人是近门或当家十户的兄弟、妯娌、叔叔大伯等,在村民看来,近门的人是“亲的、热的、亲乎乎的”;其次是四邻八家。交往对象主要是农业劳动者、技艺工匠、小商贩等,如果穷主与好主是近门的兄弟或叔伯(前者有四五亩土地,而后者有几顷地),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会比较频繁,这种交往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此类情况下,穷主主动找好主的时候比较多,前者找后者有时是为了串门、闲拉关,有时为了借钱、借粮、借农具等。

(二) 交往缘由

村民在交往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交往内容、需求,选择不同的交往对象(如下表所示)。

表4-8 双井村不同交往对象间交往关系

(三) 交往内容

1. 闲拉关(聊天)

双井村民集中居住,农闲时间或下雨天无法下地干农活之时,家中汉们主要去四邻八家、知己不赖的农户家串门闲拉关,聊天内容一般是家中农业生产事务、家庭生计与出路、儿女情长、集市交换,比如一年的农业收成、家里的牲口及其价格、粮食价格、务工情况等等。娘们主要与当户落知己不赖的女性闲聊,老的与老的交往、年轻的与年轻的交际,婆婆与其他女性聊天,一般谈论自家的儿媳的好坏,儿媳与其他女性聊天,一般谈论自家公公婆婆的是是非非,也会谈论妯娌、哥哥、小姑子。闲拉关过程中,很少谈论国家大事、村庄公共事务。

2. 打牌娱乐

过去,打牌是村民主要的娱乐活动,也是村民间相互交往的主要内容。一起打牌的人多是当户落居住的人,村东户落和村西户落的人也会一起打牌,好主和穷人也会一起玩牌,参与者不分贫富。父子、弟兄们可以一起打牌,打牌时,谁也不让谁,即便是亲兄弟、父子,也不会相互谦让。天主教徒也参与(打牌交往的具体内容将在双井村文化形态章节中予以讲述)。

3. 撺掇(帮忙)

撺掇是交往的主要方式,当户落村民之间在农业生产、脱坯打墙、修房过程中普遍存在撺掇现象,一般是盖房前一天,主家去跟对方打声招呼。比如村民王栓堂盖房时,找村西的张忠明、村东的周光录等人来撺掇脱坯,之所以请他们,一是他们和王栓堂知己不赖、走哒得比较近,二是他们会脱坯。

4. 过事

举办婚丧之事、生育仪式(“十二晌”)时,近门的爷爷奶奶、叔伯兄弟、嫂子、婶婶等“亲的、热的人”参与,其他亲朋好友也参加,当户落的人也帮忙,过事的过程体现出农户与家族、与亲朋好友、与党乡人之间的人情交往、帮忙关系。在双井村民眼中,两个不论是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还是当户落居住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之间,相互断绝往来、不再交往的主要表现就是“事情都断了”(当地话语,特指婚丧之事中,相互不上人情、不帮忙、不交往)。如果一个家庭的某一个成员与另一个家庭的某成员有了矛盾,则一般会导致两个家庭的矛盾,两个家庭的所有成员之间就会有隔阂,大人之间见面不说话,孩子们也不会一起玩耍。(www.daowen.com)

5. 家族事务

每个农户都是某一个家族的成员,有的属于大家族,有的属于小家族。家族的祭祀(祭祖、祭坟)、续谱之事中,成员之间通过分工协作发生交往行为,有的家族仅限于村庄内的交往,有的大家族,比如王氏家族,在举行家庙祭祀活动时,周围村庄的族人也需要参与,共同祭拜祖先、吃大锅菜。

6. 拜神事务

村民们逢年过节去真武庙祭拜真武爷、玉皇大帝时,或是一家一户前往或是与他人结伴前往。在举行真武爷庙会过程中,村民们更是熙熙攘攘地参与、集体祭拜、吃大锅菜,在祭拜、搭帐篷、置锅灶、吃饭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分工协作。村东的天主教徒每天差不多固定的时间,去教堂集体念经,从教堂出来,一般结伴回家。村庄拜神组织——老母会,更是将时常行好的人组织起来,大家在统一的组织内拜神、交往, 各个老母会之间也会相互交往。

7. 交换活动

日常的交换活动包括商铺中的交换、开市之日赶集、平时与流动商贩的交换以及买卖土地、房产、牲口、粮食事务,在这些交换事务中,买卖双方、国家税务人员与村民、中间人(包括粮食经纪、头户经纪、地方等)与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均属于普遍的社会交往关系,进行交换活动的地域范围就是村民发生交往行为的范围。交换关系的主体不分男女,头户市场的交往主体一般为汉们,娘们主要与销售针线、鞋袜、布匹的流动商贩(如货郎、染布小贩)交往。

8. 村庄公共事务

村庄的公共事务包括求雨、治理蝗灾、挖道沟等,村民参与公共事务,一般在会首、村长、好管事的人的率领下进行。村庄防卫组织中也体现着丰富的社会交往关系,如好主人家组成的大刀会、联庄会,穷人组成的民兵组织等,在日常的防卫事务开展中(比如打击黑军组织、农闲时间的训练),成员之间频繁交往。

9. 其他生活事务

比如邻居或当户落的人们在磨面时产生的交往关系,有的人家没有磨,就借用邻居或当户落知己不赖的农户的磨。还如在水井拔水时产生的交往关系,村庄公共水井的使用中,青壮年帮助老人或小孩拔水。此外,借钱、借粮也是生活交往的主要内容。

(四) 交往空间

村民之间发生交往关系的空间与一定的交往内容息息相关。当人们种地耕作时,交往行为发生在田间地头。闲拉关的空间一般在家门口、户落过道、大街上、农户家中。过事时的交往行为发生在主人家中、小鬼庙、女方娘家家中、道路等空间。交换物品时,村庄内外的集市、摊子、交易双方家就成为主要的交往空间。拜神时的交往空间主要为教堂、庙宇。祭祖时的交往空间主要为家庙、祖坟地。当交公粮、取信件、找村庄权威主体时,交往空间一般为村公所。

不同主体间交往的空间往往呈现差异。比如和家族的人交往,一般在家庙、家中、祖坟地、田间地头,和邻居交往的空间多是相互的家中、大门口、过道,和亲戚的交往主要在相互的家中,和党乡人的交往空间则显得更加多元且广阔:有时在家中,有时在酒馆,有时在磨道、田间地头、看戏的地方、庙宇、教堂、十字街、集市、油坊、肉铺、 杂货铺、药店、粮食摊子、村公所、井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