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震灾难:空间布局变革

地震灾难:空间布局变革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旱荒之年,有的村民逃至外地谋生,收获之年又重新回到双井村生活,村民整体的居住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然而,一场大的地震灾难,改变了村庄的空间格局。 表2-191966年双井公社地震损失情况资料来源: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4页。地震之后,党和政府积极开展救灾援助活动,对灾区的村庄进行了重新规划。引自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60页。

地震灾难:空间布局变革

村民自建村之时就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土地、房屋的买卖时而发生。在旱荒之年,有的村民逃至外地谋生,收获之年又重新回到双井村生活,村民整体的居住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然而,一场大的地震灾难,改变了村庄的空间格局。1966年,当地发生了地震灾害,据《宁晋县志》记载,当时的双井(双井公社)“100多处房屋倒

往山墙、墙角塌落,前后墙裂大缝。震前有刮风样声音,震时南北摆动。”(54)

表2-19 1966年双井公社地震损失情况

  资料来源: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4页。

地震之后,党和政府积极开展救灾援助活动,对灾区的村庄进行了重新规划。按照当时村镇规划与建房标准的要求,“农村新开街道不宜过多、过密、过宽、过窄,以汽车、拖拉机通过为宜,主街宽8~10米,干街宽4~6米,胡同宽3米左右。大村可设‘十’字街、‘丁’字街。房屋样式规划时,沿用传统平房,一般三间一处,间宽不过3米。连间总长不大于20米,即6间左右。每幢房屋,通间不超过两间,即5~6米……集体建房与个人建房同步进行”(55)

图2-13 双井村民居

现如今,村民的居住环境在灾后规划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善。几乎每家每户都安上了大钢门、大铁门(过去,正如张联须、张小考老人所讲,只有几户地主人家的门是铁制的,其余大部分的村民只有能力安木头门),有的人家盖起了二层楼,用砖筑起了高高的围墙,高墙大院式的民居成为双井村普遍的建筑景观。

(1)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8页。

(2)  引自张小考、王丰娟等人的口述。 

(3)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0—91页。

(4)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3页。 

(5)  根据张小考老人的讲述整理所得。 

(6)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4页。

(7)  夏季的降水还对具有不同水利条件的农户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距离水井较远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节约用水,因为大家都知道挑一桶水需要费很大力气,于是碰到下雨的时候,用缸接雨水,洗漱、洗衣服时就用雨水。

(8)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03页。

(9)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61页。

(10)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97页。

(11)  池冲入,男,现年82岁,1949年之前为中农家庭。

(12)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95页。

(13)  道路交通信息引自张联须老人的口述资料。 

(14)  有些土地因其形状得名,比如裤腿子地,有些因地形而得名,比如杨沟地。 

(15)  摘自张联须老人的口述资料,张氏现年81岁。 

(16)  碌碡即碾场农具,“碌碡不翻身”原意指该年用不着碌碡碾谷子。 

(17)  《宁晋县志》,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5页。 

(18)  摘自史永来老人的口述。

(19)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5—96页。

(20)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25页。

(21)  据老人讲述,过去真武庙有10亩左右的庙田。

(22)  在当地,从水井提水称为拔水。

(23)  当地方言,指木桶,用柏木制成,厚度达5厘米左右,大多从本村集市箍桶匠那里购得,一个梢的价格大约是一斗谷(约合30斤)。

(24)  辘轳为民间提水设施,由辘轳头、支架、井绳等部分构成。 

(25)  近门指家族。 (www.daowen.com)

(26)  村庄沿着南北主街道分为东西两个区域,村东居民约占村庄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基本上是天主教徒,村西为本土宗教信众的居住地。

(27)  调研员依据调研实况手工绘制而成。 

(28)  类似于门槛。

(29)  过去的双井村村民洗衣服一般去村外的大坑,洗完后铺在地上晾晒。如果在水坑里洗不干净,则在家里洗,这时需要去水井拔水,拔水是一项体力活(俗称“费劲”),还要花时间,为此农户们都自觉节约用水,节省体力。

(30)  摘自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25页。 

(31)  当地话语,以此形容当时经济相对宽裕的农户。

(32)  方言,意为任意越过土地官背,侵占地邻土地。 

(33)  史增麟老人手工绘制所成。 

(34)  摘自张联须老人的口述,老人现年80岁。

(35)  据张联须老人的讲述,邻村杨扈村的人们以“这一厢、那一厢”来判别村庄内的方位。

(36)  拍摄于2016年10月笔者在双井村开展田野调查途中。

(37)  此图为笔者根据实地调研手工绘制而成。 

(38)  拾粪时,一般早起去街巷、村道拾,不能去别人家的地里拾,拾的粪扛回来倒进粪坑。

(39)  “哈”为语气词。——编者注

(40)  摘自王丰娟老人的口述。 

(41)  方言,意为参加祭祖仪式。

(42)  有人来家里串门,一般不喝水。

(43)  一般是外人从山里拉来本村卖磨磨盘(然后当场安置),3块钱左右。 

(44)  引自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60页。 

(45)  引自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60页。 

(46)  谷场有时用于种笤帚草,主要由地多的好主、大户人家种植,穷人家无地种笤帚草,于是就去好主家的地里割点笤帚草(把草籽留给主人家,自己只把草秆带走)。好主家允许穷人们去割他家的草,不需要付报酬,但在割草之前,得跟主人家打声招呼,不能偷偷摸摸去割。

(47)  方言,意为开玩笑。

(48)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8、667页。

(49)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80页。

(50)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81页。

(51)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96页。

(52)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97页。

(53)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81页。

(54)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1页。

(55)  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