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利设施
双井村的水利设施主要是水井、水坑。不同的水利设施有不同的产权归属,也有不同的使用性质。饮水井、水坑均是村落公共的水利设施,田井基本上属家庭私有。
1. 大眼井、辘轳
当地人习惯于把饮水井称“大眼井”。双井村共有4口饮水井,其中,“双井”在村庄南边(民国时期已经干枯),另外3口井分别位于村落西北方(靠近真武庙(21) ,该水井大概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凿成的)、东南方(靠近武道庙)及好主张氏家附近。每一眼井由该户落的村民“连钱”(筹款)凿成,井深4丈左右。只要是本村村民,都可以饮用村内任何一眼井的水,饮水井没有锁。如果A井需要维护,暂时不能拔水(22) ,当户落的村民们就去其他水井拔水。外村村民不会来双井村讨水,据悉,当地每个村庄都有吃水井。
村民们每天的拔水高峰出现在早晨五六点、晚上六七点两个时段,白天都忙于农活,无空拔水。拔水时,需要使用不同产权类型的器具,起初,水井没有公共的拔水设施,村民需自带绳子、扁担和梢(23) 。后来,水井周围一户落的人共同出资,在水井上安装了公共的拔水设施,即辘轳(24) 、公梢,村民们只要绞动辘轳,便可轻松拔水。
2. 旱井(田井)
双井村境内无河流,村民们要想实现农业灌溉,就不得不花钱打田井,在田地打井也称“打旱井”。村落共有3种不同产权的旱井,详见下表。
表2-13 民国时期旱井产权关系概况
村民打井一般请当村(指本村)或外村的专业打井班,打一口田井大约需要3天时间,主要工序为挖井、砌井墙、做井口。田井一般位于整块土地的中心位置(连片成块的好几亩土地都归一户好主所有),若整片土地中既有地形高的田块又有低田块,则井在高田,以便从高田浇低田,通常情况下,一口井可浇灌15亩左右的土地。村落里一般不会发生偷井水的现象,其因有三:一是井口都采取了防护措施,井的主人浇完地便把井口锁住,不让外人接触;二是从田井偷水需要使用牲口来车水,成本太大;三是对于需要大面积灌溉的农田,偷得的几分水无济于事。
3. 旱坑(www.daowen.com)
1949年之前,村庄有四五处水坑,水坑也称“大坑”或“旱坑”。旱坑的形成与村民建房事务有关,过去人们建房主要用土坯,脱土坯时一般选择从土质好的空地取土,久而久之,这些地方就形成了旱坑,下雨的时候,旱坑变水坑。天干时节,坑水或蒸发或渗入地下,水坑复原为旱坑。每个旱坑的面积大约为百八十平方米,它的产权属于某农户私有。别人在自家坑中取土脱坯,需要付费,一般是按脱的土坯数量计算。坑水的使用权不固定,本村人随意使用。坑水主要被就近的农户用于淘洗衣服(人畜不饮坑水),也很少用于灌溉(过去,水坑的水量有限,旱年无水,且水坑距离田地较远,不便灌溉)。
4. 淋口
水渠在当地也叫淋口,浇地时,需要从淋口引水。每块土地的地头都有淋口,淋口所有权取决于土地所有权(淋口所有权归农户私有),地邻间共同使用一处淋口,从地邻的淋口过水,不用支付费用,地邻间不存在互相阻碍、不让对方从自家淋口过水的现象,地邻间即便因为它事有了隔阂,也不能拿淋口说事,这是“乡俗”(老人如是讲述)。
(二) 水利管理
村庄的公共水井由具备一定资格和责任心的人管理。看井人是有名望、爱管事、热衷于打抱不平的老人,比如闫老生、池老居等“庄稼人”,他们的家基本在水井的附近,距离水井10米左右(闫老生家住水井的西边,池老居住在井的东边)。看井人由村民自愿担任,无须村落选举产生,其具体职责详见表2-14。
表2-14 传统时期双井村看井人职责
*也称“捧钱”。
看井人为村庄服务,不需要报酬,正所谓“白点油”(当地方言,意为没有报酬),一户落的人们信任他们,他们也甘愿为村民做贡献。到了冬季天冷的时候,井台结了冰,看井人就会提醒拔水的人们多加小心以防滑倒,但一般不会将冰处理掉(今天处理了,明天又会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