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宁夏农业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如注重数量增长但效益偏低、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市场竞争力下降、部分农产品存在供求结构失衡问题。此外,土地、水等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加剧,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不断积聚。
第一,农业结构不合理。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偏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0%;畜牧水产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林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在种植业中,夏秋比例仍需优化;在畜牧业中,牛羊肉总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55.9%,品牌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区域发展不平衡,引黄灌溉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农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区的65.2%、14.2%、20.6%,中部、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一是农产品供应不能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宁夏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从满足基本的饱腹感向“绿色、安全、营养、健康”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明显增多。而一直以来,宁夏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数量的增长为主,主要供给中低端、单一功能的农产品,而中高端的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不足。二是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库存压力大。近年来,宁夏粮食连年增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供求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2016年,玉米自给率112.4%,出现过剩;优质小麦自给率仅为46.6%,缺口近一半;酿酒葡萄种植约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25%,葡萄酒产量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38%,但销量仅占全国葡萄酒消费总量的2%左右,企业累积库存约6万多吨。由于长期以来农产品的供给都以增产优先为导向,在满足数量供给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优化和效益提升。
第三,产业融合不紧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长期以来,在宁夏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不够紧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脱节严重,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一是宁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滞后,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86:1,明显低于全国2:1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比较小,深加工能力弱且布局分散,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比较少,缺乏知名品牌和优势龙头企业的引领,且大部分企业缺乏明确的高端市场。全区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8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二是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水平比较低。2014年全区耕地规模化经营面积仅占17.9%,养殖规模化也低于50%,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仅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26.7%,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三是农村网络通信、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落后,农村内部以及农村与城镇间互联互通水平还比较低。四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能力,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足。五是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多种功能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之,宁夏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还不够紧密,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多种功能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这必然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资源要素的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效益显著下降。自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20%以上,土地成本年均上涨25%以上,推动粮食生产成本年均增长超过10%。宁夏三种粮食(小麦、水稻、玉米)平均单位面积净利润自2011年以来呈现大幅下降,且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小麦在2011年以后长期亏损,至2017年也没有扭转迹象;玉米自2015年开始也处于亏损状态,至2017年仍然有较大亏损。酿酒葡萄种植仅出土、埋土费用就占到当年生产成本的1/3,效益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且市场价格高于国际价格,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受供求关系影响,宁夏部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玉米、羊肉、牛奶等一度出现结构性低价。2010年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加上中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5%,国外大量享有补贴的低价农产品涌入国内。这些都使得国际农产品比国内农产品更具备价格竞争优势,导致农产品大量进口,挤压了国内农产品市场。如宁夏的牛羊肉、牛奶等生产成本均高于国际市场约50%;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平均生产成本约1万元/千升,而进口的葡萄酒原酒平均价格仅4800元/千升。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持续增加,加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都严重影响着宁夏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外,由于农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加之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农民务工的职业门类也比较少,农民增收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虽然近年以来,宁夏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2014年宁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10元,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82元,并远低于东部发达省份,山川差距、城乡差距虽然在不断缩小,但城乡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距仍然比较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必须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这已成为宁夏农村工作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第五,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一是水资源约束加剧。宁夏年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62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灌溉农田平均占有水量46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且国务院分配宁夏的年均可耗用黄河地表水量逐年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缺水形势日趋严峻,全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个别县区存在超计划指标用水的现象,供用水矛盾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此外,目前宁夏农业用水量占全部用水量的9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的比例),但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农业用水效率相对还是比较低的,亟待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土地资源约束加剧。宁夏农业资源禀赋差,近些年来,宁夏耕地质量出现整体下降趋势。目前,灌溉耕地仅占全区耕地保有量的39%,高标准农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2.8%,远低于全国44%的水平;肥力较高的灌淤土和黑垆土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1.7%。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区建设用地不断占用耕地,虽然占补基本平衡,但补充的耕地中约50%以上的面积相比占用耕地的质量平均低2~3个等级,补充耕地的质量普遍不高。北部引黄灌区由于排灌水不合理,已经有约65%的耕地次生盐渍化,土地资源对农业的约束日趋紧迫。
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全区耕地土壤不同程度受到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残留,水土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畜牧业排泄污染和种植业肥料污染,以及农田种植和畜牧业养殖产生的不可降解垃圾带来的污染。目前宁夏农药、化肥施用效率在35%以下,全区98%的养殖没有固定的排污设施建设,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占农业面源污染的99.11%和88.29%。全区农膜回收率仅为77%,有40%的覆膜农田产生了塑料残留污染,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质量下降。
四是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目前宁夏支撑农产品发展的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储备不足,应用落后,良种工程及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完善,一些农产品品种混杂、品质退化、质量下降,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亟待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末,宁夏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7%,而同期上海、天津分别为70%和60%,北京、黑龙江在2012年就达到了69%和70%。长期以来,宁夏农业资源要素综合配置效率并没有明显提升,甚至总体呈下降趋势,农业增产仍然依靠拼资源、拼消耗,一些地方耕地粗放式经营不断加剧,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难以大幅提高。
总之,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水资源匮乏,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凸显,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下降。以上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供给和需求两侧,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反映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供给侧入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www.daowen.com)
2.推进宁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宁夏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使供给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同时,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
第一,优化农业产品结构。适当减少库存多、滞销的农产品生产,减少无效、低端供给,增加销路好、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尤其是中高端、绿色、优质、安全的特色农产品供给,以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高质量、个性化需求,积极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目前,宁夏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86.5%,要大力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计划和品牌化发展战略,以产品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鼓励附加值高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快生产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打造绿色、高端、安全的食品基地,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品质、品相,加快推进绿色化、品牌化效应。同时,加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监测评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第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合理开发各类农业资源,以积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为消费者提供多样的农产品供给。要按照国家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在保证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稳定水稻、小麦生产;适当减少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稳步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因地制宜推广种植糯玉米、甜玉米等鲜食玉米;增加杂粮杂豆和马铃薯生产。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合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第三,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运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推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循环农业。尤其是对重点特色产业,要大力培育其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化企业布局,引导龙头企业向沿黄城市带等优势区域集中,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研发中心和技术集成基地,促进产业聚集融合;推动农业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服务环节相衔接,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深度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冷链运输等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促进多元服务融合。二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丰富农业产业业态,满足与农业多功能性相伴而生的服务性需求的有效供给。当前,在全国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应充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依托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农业文化主体公园、农家乐、特色旅游村镇。引入历史、文化、民族以及现代元素,对传统农业种养殖方式、村庄生活设施面貌等进行特色化改造,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路线,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
第四,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也就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以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要求。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包括制定规范的农业技术规程和加工生产标准,使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销售,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加快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打造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绿色农作物种植标准化基地、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加快规模种、养殖场的疾病防治、生物安全隔离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加强物联网应用,强化病虫害预警防御、气象灾害、耕地质量及墒情监测,减少农民损失。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对优势特色农业要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开发新技术、新农业装备,积极培育新品种;实施重点专项工程,力争在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如节本增效技术,集成节肥、节药、节水、节种等实用技术,提高农业投入的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对各类经营主体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科技应用水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总之,要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使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投入品、标准验证、关键生产技术、病虫防治、质量监控等方面得到切实的保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走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
第五,优化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内生动力。一是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包括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和机制,推进农村土地实现规范有序流转,积极推广股份合作试点,推广土地转包、出租、托管、联耕联种等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各类支持政策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倾斜,鼓励开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金融机构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完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对适度规模经营的保障水平。二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如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政府应在基础设施保障、工商登记、品牌认证、融资租赁、税费政策等方面给予新型经营主体优惠政策。
第六,优化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从根本上破解当前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的困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首先要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模,积极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保证耕地数量;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一方面加大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沿黄灌区配套续建、中低产田的改造、盐碱地的改良等的建设力度,一方面增加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积极推进耕地在数量、质量、生态三个方面得到有效保护。二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农业用水方式转变和水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和旱作节水型农业,大力推广立体种养模式,积极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改造落后的机电排灌设施,积极发展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积极推广应用滴灌、喷灌、沟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进农作物品种节水、农艺节水、设施节水、管理节水,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如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畜禽粪便的利用等,降低农业资源的消耗和面源污染的风险,推动农业向高效循环发展,提高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积极探索绿肥秸秆替代化肥,用天敌、轮作替代化学防治,大力推广生物、物理和农业综合防治病虫技术,研究生产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塑料薄膜,促成化肥、农药、覆膜的减量和替代,同时加大化肥、农药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一次性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三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处于西部地区的宁夏一直以来农业基础设施都较为落后,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
第七,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不能只动结构,不动机制,必须牢牢把握体制机制创新这个主要着力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一是改革土地制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土地制度,要切实保障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要防止在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权力、资本、宗族势力甚至黑恶势力巧取豪夺;让农民积极参与土地综合整治过程,分享土地级差收益;逐步建立农民宅基地退出补偿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利益递增机制,保障农民对新增建设用地及农村集体留用地收益的分成权利。同时要防止大量农村土地流向城市。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村产权结构,更好地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增强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实力。如总结并借鉴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试点经验,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改革户籍制度。农民户籍改革不能异化为城镇的扩张、对农村资源的侵占和对农民权益的侵害。农民户籍改革不仅仅是一个城镇居民身份问题,其核心在于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并依法赋予农民城镇居民的所有权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理应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同时在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农民进城的风险和成本,促进农村人口的有序自由流动。如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多渠道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培训制度,增加农民的城镇就业率。总之,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三是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创新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建立担保机制,不断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探索以市场化的方式筹集农业农村发展建设资金,鼓励各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鼓励并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加大服务“三农”力度,确保“三农”贷款投放量的持续增长,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四是完善各类社会保障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实现城乡居民一体化发展的和谐场面。
总的来说,农业供给侧改革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以政府投入调动社会投资;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多种形式鼓励和吸引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参与投资公用设施;三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开发;四是国家通过政策扶持,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力度。同时,要坚持走现代科技农业发展道路,积极发挥“生态+”优势,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科技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维护中国粮食产能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