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问题主要指三大产业结构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合理,产业结构协调度不高。
第一,第三大产业结构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合理,而且这一不合理的状况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在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问题的第一位的重要关系,三大产业结构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合理也是中国产业结构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第一产业占比从改革开放之初的30%不断下降到2014年的9.1%。从这一指标看,中国30年完成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才能完成的任务。第二产业占比基本稳定,保持在42.6%左右。第三产业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其占比从1982年的22%提高到2014年的48.2%,占比近半,但同期的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已分别超过50%和70%,差距仍然很大。由此可见,中国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支撑的“二三一”模式,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2007年三大产业产值结构的世界平均值是3∶28∶69,低收入经济体为25∶28∶47,中低收入经济体为13∶41∶46,中高收入经济体为5∶31∶64,高收入经济体为2∶26∶72。由此可以看出,就第三产业占比来看,中国产业结构在世界水平上还处于中低收入经济体水平,与高收入经济体还差两个级别。这也说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巨大空间。或者说,经济结构服务化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的重要结构潜力之一。(www.daowen.com)
第二,产业结构协调度不高,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是从产业结构形态来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第二产业占比应该明显下降,但由于制造业的全球性转移,2000年至今,中国第二产业占比仅下降了2.8个百分点。二是中国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简称“三高”行业)、低附加值产业比重偏高,而高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国际比较优势强的新兴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偏低,中低端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因此,在产业结构上,应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带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升级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全方位的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如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动力;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淘汰落后产能和“三高”产业等。三是中国很多地区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农业、工业、建筑业等领域产业效率低下。因此,未来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化解产能过剩,提高产业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